您現在的位置是:百科 >>正文
提升大屏观影体验,三星Neo QLED 8K电视做了哪些技术创新
百科1765人已圍觀
簡介在今年的AWE上,三星電視帶來了包括Neo QLED 8K電視、OLED電視、The Frame畫壁電視在內的一系列電視新品,為了能夠讓大家近距離感受三星電視的魅力,了解其背后的核心技術,6月9日,三 ...
在今年的AWE上,三星電視帶來了包括Neo QLED 8K電視、OLED電視、The Frame畫壁電視在內的一系列電視新品,為了能夠讓大家近距離感受三星電視的魅力,了解其背后的核心技術,6月9日,三星在北京舉行了一場三星電視技術品鑒會,為現場媒體詳細介紹了三星電視背后的技術支撐。
在活動現場,最引人關注的當屬Neo QLED 8K電視了。相關數據顯示,隨著電視技術的發展,以及消費需求的不斷增長,用戶對大尺寸電視的關注度持續提升,2023年,全球80英寸以上電視銷量,預計將由2022年的280萬臺增長至350萬臺,并且國內市場同樣也有相同的趨勢。同時調查顯示,電視平均尺寸近年來也是不斷提升,并將持續下去。
那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電視尺寸的不斷增大的同時,勢必對畫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大的屏幕自然需要有更多的像素去填充,從1080、2K,再到4K,一直到現在越來越被關注的8K。三星所推出的以Neo QLED 8K電視為代表的大屏電視,就是在當下市場需求應運而生的。除了8K分辨率之外,為了能夠在如此大的尺寸下,為用戶營造更好的觀影體驗,三星也是為電視注入了相應的技術支撐。
首先是神經元量子點處理器,這是能夠為三星Neo QLED 8K電視完美呈現大屏畫質的關鍵之一。三星神經元量子點處理器升級了AI影像增強技術,從多個方面來提升電視的畫質表現。比如通過20個不停的神經元網絡,電視可以對視頻內容進行智能分析,并進行圖像質量的優化,如此一來就可以提升低分辨率的內容質量,在8K電視上也能實現具有沉浸感的畫面。而且據三星介紹,為了盡可能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畫質,三星也是針對HD、FHD、4K等不同畫質的大量素材進行深度學習,以提升畫質優化的功能表現。
此外,結合AI深度學習能力,神經元量子點處理器還能實時地識別畫面中的主體,將主體與背景進行分離并進行相應的運算處理,讓觀眾的視覺焦點可以盡可能地落在主體上,并與背景有所區隔,這就可以在8K的大畫幅上,帶來更有層次、更為立體的觀影體驗。
另一項技術就是量子點矩陣技術Pro,這一技術旨在通過背光源調光技術精確控制三星量子點Mini LED,從而帶來更加深邃的黑場,提升畫面對比度。據三星介紹,三星沒有采用透鏡散光與封裝技術,而是轉而采用了超薄微型層結構,加上三星設計的更小的量子點Mini LED,從而在屏幕上可以配置更多的LED晶粒,可以顯著提升圖像質量,畫面色彩更鮮艷。
量子點矩陣技術Pro還提供了形狀自適應光控制技術,能夠精確調節背光來適應屏幕上的內容,緩解電視屏幕光反射現象,亮的更亮、暗的更暗,確保呈現出更為豐富的細節。
而除了Neo QLED 8K電視之外,三星也推出了OLED電視新品,現場三星工程師也通過影像比較,重點展示了全新OLED電視在色彩表現上的不俗實力?,F場的樣片展示可以看到,三星OLED電視新品畫面有著更加豐富的細節,而在色彩上,表現得也更為自然,無論是人物膚色、花朵的色彩等,都更加艷麗而又不失真實。得益于對色彩出色的還原能力,三星OLED電視獲得了潘通認證。
在技術層面,三星OLED電視采用了量子點顯色技術,能夠以像素級單位進行精準控光,為用戶展現繽紛的色彩。當然,它同樣也采用了神經元量子點處理器,結合AI能力,為用戶帶來栩栩如生的細節。
同時,為了滿足用戶多元化的需求,三星OLED電視還針對游戲場景做了專屬的優化,搭載了4K 144Hz動態加速引擎Pro,支持了AMD FreeSync Premium Pro技術,可以進一步減少電視畫面卡頓和屏幕撕裂,為玩家帶來暢快的游戲體驗。
除了對Neo QLED 8K電視和OLED電視的技術解讀之外,三星還在現場展示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技術和產品。比如三星智能校準,這是三星針對三星電視的一個畫質校準方案,用戶僅需在手機上安裝Samsung Connect APP,在與電視連接之后,就能夠對電視色溫等參數進行校準,提供了基本模式和專業模式兩種方式,除了三星手機之外,其他安卓和iOS手機也能安裝使用。
通過三星對他們技術的解讀,我們可以看到,不同于市面上其他的電視廠商,依托三星自身在電視面板、芯片、軟件等方面的研發能力,三星對電視產品做到了全棧自研,那這樣的好處就在于,它能夠從電視面板、到電視芯片,以及系統、系統背后的AI算法等所有方面,去為電視畫質這一個目標去服務,從而為用戶提供更為出色的家庭觀影體驗。特別是在大屏電視更為普及的當下,通過AI能力的加持,輔以8K分辨率,讓用戶在大尺寸電視上也能輕松獲得更為沉浸、更具細節的觀影體驗。
Tags:
上一篇:港澳學者杰青考察吉林謀多領域合作
下一篇:廣州國際生物島試點園區揭牌
相關文章
這種綠葉膳食纖維是芹菜4倍,鈣是牛奶2倍!吃一口嘴里像是“開了空調”
百科如果說夏天有屬于自己的味道,那一定是薄荷味的。炎熱的天氣里,一杯冰鎮的薄荷檸檬水,或是一塊清涼的薄荷糖,都能瞬間趕走悶熱,帶來一絲沁人心脾的涼意。
社交平臺上各種薄荷系列的飲品,比如薄荷拿鐵、輕椰薄荷冰奶、薄荷奶綠、薄荷冰沙等,都很受歡迎,每一款光聽名字就很清涼。薄荷為啥吃上就感覺涼涼的,營養價值又怎么樣呢?
口腔里的“清涼魔法”
源于這種成分
薄荷也叫番荷菜、升陽菜,為唇形科薄荷屬的植物,平時在冷飲、菜肴、口香糖中,時常會看到薄荷的身影,甚至它還是牙膏的“最佳配角”。只要是有薄荷的東西,入口后都會感到一陣明顯的清涼,就好像在嘴里“開了空調”。
薄荷的特殊味道和滋味主要來自它含有的薄荷醇、薄荷酮、百里香酚、香芹酚等揮發性成分,其中“薄荷醇”與我們感受到的清涼感關系密切。
薄荷醇也叫薄荷腦,是一種單萜類有機化合物,分布于薄荷的莖和葉中,約占62%~87%。它能通過“控制”神經系統,讓我們感覺到涼爽。
“涼”是對溫度的一種感覺,在我們的皮膚和黏膜上,分布著一類特殊的蛋白質,它們像是身體的“溫度傳感器”,負責感知外界的冷熱變化。其中,有一種名為“瞬時受體電位(TRP)通道亞家族M成員8(TRPM8)”的受體,它就像一個對“冷”特別敏感的警報器。在生理條件下,當溫度下降到約25~28℃以下時,TRPM8受體就會被激活,產生構象變化,形成一個允許鈣離子等陽離子內流的通道,從而使神經元去極化,向大腦發送“冷”的信號,于是我們便感覺到了涼意。
而薄荷中的薄荷醇,同樣具有激活TRPM8受體的作用,也可讓我們感受到涼意。低濃度的薄荷醇可通過作用于TRPM8,快速增加細胞內鈣離子濃度,誘導接觸部位產生冷感。
因此薄荷給我們帶來的涼意,并不是它真的具有帶走熱量、降低溫度的功效,而是薄荷醇帶來的感官上的“欺騙”,即便周圍環境溫度并未改變,也能讓我們感受到一股清涼之感。
并且,有研究發現,薄荷醇無論是內用還是外用,都能讓人“涼快”!但如果使用過多可能會產生刺激或灼熱感,還可能會出現過敏反應。
被忽視的“營養尖子生”
多種營養超越常見蔬菜
在餐桌上,薄荷葉很少會納入常規菜肴食譜中,大多用作點綴或調味。其實,薄荷對菜肴的貢獻不僅在于增色、增香,營養上更是“碾壓”了許多常見蔬菜。
薄荷的品種很多,我們日常食用和烹飪中最常見的主要有兩個品種:胡椒薄荷(Peppermint,也叫辣薄荷、椒樣薄荷)和綠薄荷(Spearmint,也叫留蘭香、香薄荷)。前者薄荷醇含量較高,有胡椒風味、香氣濃而不烈、涼感更強;后者味道更清甜、柔和,常用于菜肴和口香糖。
1蔬菜中“高膳食纖維”的榜樣
膳食纖維是腸道健康的“守護神”,提到補膳食纖維,很多人會傾向于選擇芹菜、韭菜、羽衣甘藍這類口感略糙的蔬菜,它們的總膳食纖維含量分別為1.6克/100克、2.5 克/100克、4.1克/100克。
而新鮮綠薄荷的總膳食纖維含量高達6.8克/100克,是芹菜的近4倍,胡椒薄荷的膳食纖維含量更高,為8克/100克。充足的膳食纖維有助于促進腸道蠕動,增強飽腹感,并對維持血糖穩定有積極作用。
2“高鉀食物”隱藏王者
說到補鉀的食物,香蕉是大家的心頭好,而薄荷的鉀含量一點也不遜色于香蕉,也是補鉀的推薦選擇。每100克新鮮綠薄荷和胡椒薄荷分別含有高達458毫克、569毫克的鉀,而同等重量的香蕉鉀含量為256毫克,薄荷的鉀含量幾乎是香蕉的近2倍。
飲食中多補鉀對于維持人體體液平衡、神經傳導和正常的血壓水平至關重要。
3高鈣食物,遠超牛奶
提到補鈣,牛奶是大家公認的標桿,市面上的牛奶鈣含量多為100~120毫克/100克。然而,新鮮綠薄荷的鈣含量高達199毫克/100克,胡椒薄荷的鈣含量更是優秀,為243毫克/100克。
由此可見,同等重量下薄荷的鈣含量幾乎是牛奶的兩倍。雖然在吸收率上薄荷比不上牛奶,但勝在含量高,也是補鈣的極佳選擇。
4葉酸含量豐富
葉酸在細胞的生長和分裂方面至關重要,特別是對孕期女性尤其關鍵,如果備孕和孕期缺葉酸,會增加胎盤發育不良、胎兒畸形以及流產的風險;不僅如此,對于一般人群而言,葉酸也同樣重要,能降低同型半脫氨酸水平,進而減少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
胡椒薄荷和綠薄荷都是葉酸的良好來源,每100克含有105~114微克的葉酸。這個含量比小白菜、生菜、韭菜、蒜苗、圓白菜等都要高,是它們的2~5倍,也比很多常見水果都高。
5豐富的維生素C
每100克新鮮綠薄荷含有13.3毫克維生素C,這比很多常見綠葉菜都高,比如油麥菜、穿心蓮、大白菜;胡椒薄荷的維生素C更高一些,為31.8毫克/100克,雖然這個含量不如獼猴桃,但也相當可觀,與柑橘類水果相當。
維生素C是強大的抗氧化劑,能維持身體抵抗力、利于骨骼健康、保護皮膚健康、促進膠原蛋白的合成,還能改善鈣、鐵、葉酸等營養的吸收利用率。
除了以上營養,薄荷中的薄荷多糖、黃酮類、黃酮烷類以及多酚類可發揮抗氧化作用。作為深色綠葉菜,薄荷的β-胡蘿卜素含量也很豐富,比如每100克胡椒薄荷的β-胡蘿卜素含量高達6290微克,比胡蘿卜還高。這種成分不僅能對眼部健康有益,也能預防很多疾病。有一些流行病學研究表明,食物中的 β-胡蘿卜素與心血管疾病和一些癌癥風險之間存在負相關關系。
由此可見,薄荷在鉀、鈣、膳食纖維、葉酸、β-胡蘿卜素等關鍵營養上,其含量不僅豐富,甚至遠超很多常見蔬菜,真是日常被忽視的“營養尖子生”啊!
至于薄荷的熱量,味道清香的綠薄荷為44千卡/100克,在綠葉菜中屬于中上等水平,比大白菜、小白菜、芹菜、菠菜等常見蔬菜都高一些,胡椒薄荷的熱量更高,為70千卡/100 克。即便如此,薄荷通常是作為香料或配菜使用,一次的攝入量有限,不用擔心會影響體重。
薄荷的常見“絕美”吃法
1炒菜做湯
薄荷也能像很多常見綠葉菜一樣炒菜、做湯,比如炒雞蛋、酥炸薄荷葉、薄荷綠豆粥、薄荷炒牛肉等,不過得選對品種。
目前普遍認為中國薄荷屬植物有12種,品種以胡椒薄荷、留蘭香薄荷(綠薄荷)、野薄荷、普列薄荷、水薄荷、巧克力薄荷等為主。其中普列薄荷不能食用,常用于工業薄荷醇的提取及果園驅蟲;野薄荷全株可提制薄荷油、薄荷腦,廣泛用于醫藥、食品及化妝品的芳香劑和調味劑;巧克力薄荷常用于西餐和燒烤,也可用于甜點糖果,奶昔飲料也可適量加入;留蘭香薄荷適合用來做菜;胡椒薄荷或水薄荷適合調味、做湯。需要注意的是,薄荷的部分風味成分受熱易揮發,在烹調過程中建議后期再放薄荷。
2涼拌薄荷
直接涼拌是最能保留薄荷營養和原始風味的吃法。將新鮮的留蘭香薄荷葉洗凈,與黃瓜絲、小番茄、雞絲或蝦仁等食材混合,再配以簡單的油醋汁(橄欖油、檸檬汁、少許鹽和黑胡椒),就是一道完美的夏日沙拉。
3薄荷水
將幾片新鮮薄荷葉和檸檬片一同放入涼白開中,可稍微用勺子背擠壓一下薄荷葉,讓香氣更好地釋放。無需加糖,就能獲得一杯清爽提神的夏季飲品,在補水的同時還有絲絲清涼。
3薄荷綠茶
泡好的綠茶放涼后,加入新鮮薄荷葉浸泡。既能感受薄荷的清涼,又能攝入茶多酚,還能補水,一舉三得!
總結:
綠油油的薄荷是獨屬于夏天的味道,薄荷葉能帶給我們的不只是那一抹清涼,還有豐富的營養。做菜、泡茶、飲水時加上一把,便可瞬間打開味蕾,清爽宜人。
大家還有啥薄荷的“神仙吃法”,歡迎來評論區分享。
策劃制作
作者丨薛慶鑫 注冊營養師 中國營養學會會員
(來源:科普中國微信公眾號) 【編輯:惠小東】 ...
【百科】
閱讀更多一加Ace 3V外觀配置曝光,首發第三代驍龍7+,性能比肩天璣9200+
百科高通前不久官宣將會在3月18日舉辦新品發布會,不出意外第三代驍龍7+便會正式發布。而目前Geekbench平臺也出現了一款新機的跑分,大概率是搭載第三代驍龍7+的一加Ace 3V。通過Geekbenc ...
【百科】
閱讀更多英特爾酷睿i9
百科對于英特爾來說,英特爾酷睿i9-14900K顯然不是Raptor Lake Refresh的巔峰之作,畢竟這顆處理器算起來是量產型號,一般來說英特爾會在CES上公布英特爾酷睿i9-14900KS這款限 ...
【百科】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蘋果2月國內出貨量暴跌33%不到240萬臺,庫克來了會有用嗎?
- 無人駕駛還能漂移?吉利展示AI底盤新技術 有望明年量產
- 無線悅耳,音界探索——杰士藍牙音箱臻享試聽會
- 局部峰值亮度6000尼特,真我realme推出新一代無雙屏
- 三星賣太貴?傳蘋果選擇京東方為iPhone SE4屏幕供應商
- SU7發布僅定金就超1億,雷軍稱虧了原定價35萬,被迫降價
- 臺積電今年3nm營收將大幅增加:三位大佬爭著要
- 熱浪還是泡沫?造車“紅海”之下,小米SU7勝算有多少
- 理光想要干翻富士 ?GR III HDF相機竟內置法式復古濾鏡
- 十一代索納塔正式上市,售價13.98
- 2024 P&E展上,老蛙12mm f2.8、180mm F4.5兩款AF鏡頭亮相
- iPhone 17 Air電池容量曝光,可能連3000mAh都不到
- 純視覺與激光雷達,誰更厲害?
- 聯想自研SS1101處理器跑分曝光:性能比肩驍龍8 Gen2
- 特朗普要求蘋果停止在印度建廠,庫克8年苦心布局被一句話干碎
- 加速不到5秒,內外設計大改,豐田新款純電SUV官圖發布
- 微軟計劃為Xbox商店帶來Steam應用:或實現游戲跨平臺服務
- 華為排名第三,小米未上榜,2025年Q1國內筆記本線上市場份額公布
- 尚未交付,小米YU7驚現質量問題?
- 雙芯核彈?英特爾或推出B580顯卡雙核心版,顯存高達48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