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知識 >>正文
烽火砺肝胆 杀敌无所惧(时空对话)
知識833人已圍觀
簡介
東江縱隊抗戰老兵黎洪不到18歲參軍抗日,多次負傷
烽火礪肝膽 殺敵無所懼(時空對話)
夏日上午,記者來到廣東省東莞市莞城街道,登門采訪抗戰老兵黎洪,正在看新聞的他立馬起身,迎上前來。即將滿101歲的黎洪,雖已白發蒼蒼,但精神矍鑠、思維敏捷,說起話來中氣十足。親歷日軍侵略,飽受戰火蹂躪,黎洪更懂和平的珍貴。
黎洪,1924年10月出生于香港。1942年,不到18歲的他在香港加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港九大隊,開始了不平凡的抗戰生涯。
為什么參加抗戰?
“國難當頭,怎能不站起來反抗”
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林立的高樓中,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靜靜矗立。80多年前的那場大營救,黎洪便是參與者之一。
1941年12月,日軍攻陷香港。黎洪一家也突遭劫難:妹妹被賣,弟弟被日軍抓到新加坡做苦力。當時在九龍一家船廠務工的黎洪,突然體會到家破人亡的痛苦。抗日的熊熊烈火,在他心中燃起。
“國難當頭,怎能不站起來反抗!把悲傷放在心底,化為在戰場上殺敵的動力。”黎洪回憶,1942年,他先后加入九龍西貢自衛隊、九龍西貢港九大隊(后編入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港九大隊),投身抗日救亡。
當時,包括宋慶齡、田漢、茅盾、鄒韜奮等人在內,不少知名文化人士和愛國民主人士在香港開展抗日救亡工作。香港淪陷后,侵華日軍對他們展開搜捕。
關鍵時刻,中國共產黨站了出來。1941年12月,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組織隊伍,挺進九龍、新界地區。1942年2月,港九大隊正式成立。
“1942年初,我們接到通知,要護送一些‘水客’回內地。”黎洪說,護送過程中,港九大隊選擇在日軍防守薄弱地區開辟交通線,盡量避開日偽軍。黎洪所在的小分隊充當其中一段路線的哨兵,日夜堅守在西貢的一座山頭。
“我一共護送了兩批‘水客’。他們經過時,我們就在山頭瞭望,關注是否有鬼子和漢奸過來。”黎洪說,護送過程很順利,只在當年2月與日軍交手過一次。
據記載,這場大營救共撤離800余名進步文化界人士、愛國民主人士及其家屬。其間無一人被捕,無一人犧牲。
直到新中國成立后,翻看史料,黎洪才知道,當年護送的“水客”是重要的文化名人,“回想起來,有幸參與文化名人大營救,我感到非常光榮。”黎洪說。
打仗怕不怕死?
“怕死就不革命,革命就不怕死”
時至今日,“東江縱隊戰士”仍是黎洪一生最引以為傲的頭銜。
1942年1月,根據中共南方工委決定,廣東軍政委員會成立,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改稱廣東人民抗日游擊總隊。1943年12月2日,廣東人民抗日游擊總隊改編為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由于表現優異,1943年黎洪被調到東江縱隊司令隊,負責司令部保衛工作。
一次,司令隊護送司令部前往博羅縣,在東江邊與日軍騎兵狹路相逢。司令部帶著電臺等重要設備和技術人員,一般不參與戰斗。但事發突然,司令部果斷下令:準備戰斗,打個伏擊戰!
“伏擊戰很成功。”回憶起來,黎洪依舊心潮澎湃,“鬼子逃進山洞據守不出,我們用手榴彈進攻。‘嘭’的一聲巨響,手榴彈在山洞內炸開,把他們成功消滅。”
在黎洪的抗戰生涯中,東江縱隊與日軍交手最激烈的一次戰斗,是發生在東莞市黃江鎮的梅塘戰斗。
1944年5月7日,東江縱隊在東莞梅塘鄉龍見田村整訓。當天夜里,約500名日軍從東莞樟木頭出發,打算抄小路偷襲東江縱隊。5月8日拂曉,日軍到達龍見田村右側,準備向左迂回包圍,毫無防備的東江縱隊迅速迎敵。“一直血戰到5月8日下午2點,成功將日軍壓制在山谷里。直到黃昏,日軍才從山間小路撤走。”黎洪回憶,第五大隊和民兵勇猛追擊,又擊斃、打傷40多名日本兵,“雖然戰斗勝利了,但有不少戰友犧牲在戰場上,這就是戰爭的殘酷。”
抗戰期間,黎洪打過不少突擊戰。“您打仗怕不怕死?”記者問道。
“不怕!戰死就算完成任務了。只要還活著,就要繼續革命。怕死就不革命,革命就不怕死。”說出這番話,黎老眼神堅定。
為什么入黨?
“黨和人民相互依存、不可分離,我要為老百姓而戰”
家中的一枚“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是黎洪珍藏的寶貝。如今,他已是一名擁有81年黨齡的老黨員。
“我的入黨介紹人,是華南抗戰將領梁鴻鈞。”黎洪自豪地告訴記者。
“梁鴻鈞對戰士很好。有一天,他問我,你愿意加入共產黨嗎?我說,好好好。”1944年3月的一幕,黎洪記憶猶新,“后來,在梁鴻鈞的指導下,我寫下入黨申請書。兩個月后,我通過考察,成為一名共產黨員,激動得不得了!”
入黨后,依靠群眾、發動群眾,成為黎洪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1944年5月到年底,黎洪帶領第五大隊南虎隊第二中隊沿著東江打游擊。“得益于群眾幫助,我們一次次化險為夷。”他回憶道。
1944年夏天,在深圳龍崗突襲偽軍后,隊員們十分疲憊,隱藏到當地農村休整。天剛蒙蒙亮,有哨兵發現一大隊裝備齊全的日軍襲來。敵我力量懸殊,十分危急。
“關鍵時刻,老鄉們把通向二樓的鐵門由外上鎖,假裝樓上沒人居住,沒有引起鬼子懷疑。”黎洪說。在老鄉的幫助下,第二中隊順利回到大本營。“黨和人民相互依存、不可分離,我要為老百姓而戰。”黎洪動情地說。
這樣的信念,支撐著黎洪一路走來。
抗戰勝利后,東江縱隊主力奉命撤往山東,在解放區整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兩廣縱隊,編入華東野戰軍戰斗序列,并參加了豫東戰役、濟南戰役和淮海戰役。為民而戰,黎洪義無反顧上前線,多次負傷。1958年,黎洪轉業到廣東省水電廳工作,他不辭辛苦、大膽創新,出色地完成了很多任務。
革命精神代代相傳,是黎洪最大的心愿。近年來,他常參加宣講,向學生們講述自己抗日殺敵的故事。“年輕人要永遠跟黨走,努力工作,貢獻力量,讓國家和社會變得越來越好。”黎洪說。
人民日報
本報記者 王云娜 【編輯:惠小東】 ...
相關文章
廣州地鐵赤崗站:創新工法 安全上跨下穿既有地鐵線
知識中新網廣州7月3日電 (程景偉 王樹盛 劉洋)由中國交建承建的廣州地鐵12號線東、西段近日建成開通。記者3日從中交一航局獲悉,赤崗站作為廣州地鐵12號線全線最深的車站,在施工過程中,采用全國首創的“半洞柱法密貼下穿既有線施工技術”,安全實現零距離上跨下穿既有運營地鐵線。
廣州地鐵12號線全長37.6公里,設站25座,其中換乘站17座。其中,中交一航局承建廣州地鐵12號線赤沙北站、赤崗站以及嶺南廣場站-赤崗站等2個車站3個區間的土建施工任務。
項目施工現場。中交一航局 供圖
其中,赤崗站為地下六層車站,深達41米,基坑占地面積約14000平方米,是三線換乘樞紐車站。車站因周邊環境極復雜、分期征拆、上跨下穿既有線等問題,導致整個車站與附屬基坑被分割為8個大小不一的異形基坑。
在既有線兩側非對稱開挖、既有結構在水平受力偏載的情況下,項目建設團隊通過優化支撐體系、合理受力轉換,實現既有線變形毫米級控制。面對基坑開挖作業場地受限、垂直提升大等問題,項目團隊通過明挖、蓋挖聯合應用,實現了復雜環境條件下的深大基坑群統籌施工。
赤崗站采用全國首創的“半洞柱法密貼下穿既有線施工技術”,該技術融合蓋挖、暗挖的工程理念,以新建6根支墩立柱為豎向支撐、既有區間結構為蓋體,剛性鎖定既有區間的空間形位,在蓋體的保護下進行暗挖施工。
地鐵隧道。中交一航局 供圖
在赤崗站建設過程中,WSS注漿施工采用“雙液變量注漿泵+注漿智能監測防護系統”,有效減少開挖過程既有結構沉降。為確保暗挖二襯頂板與既有線底板密貼,項目建設團隊采用自密實、超緩凝、微膨脹混凝土加橋梁支座注漿工藝,有效減少既有結構后期沉降,提高既有結構全生命周期安全性。
項目采用了自主研發的裝配式隔音罩。中交一航局 供圖
在赤崗塔至赤崗區間的142米暗挖隧道施工中,項目建設團隊創新采用“上臺階機械掘進+下臺階控制爆破”混合工法,有效控制巖體擾動。項目構建“揚塵-噪聲-排放”立體防控體系,自主研發裝配式隔音罩,通過隔音棉和分流風口設計,解決了除塵設備噪音問題,為城市敏感區地下工程施工提供了示范。
項目建設團隊還建立三維模擬體系,對各種不利工況進行數值分析,多次方案論證與風險評估,最終實現近萬米盾構區間的順利貫通。(完)
【編輯:王琴】 ...【知識】
閱讀更多ChinaJoy 2023丨松下展示黑膠唱機SL
知識在第二十屆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ChinaJoy 2023)上,一般是展示ACG以及相關產品,比如說游戲手機、游戲PC,不過我們卻看到了松下展示了一款特別產品——黑膠唱機SL-1200MK7,同時 ...
【知識】
閱讀更多百萬定價,一年計劃賣5萬臺,是誰給余承東的勇氣?
知識科技產業分析師郭明錤今日凌晨發布了一條消息:華為與江淮汽車正合作開發售價約100萬人民幣的問界MPV,預計在2024年第二季度量產,銷量目標為預計一年后達到約5萬臺。在爆料中,郭明錤還提到問界MPV在 ...
【知識】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以軍向加沙北部發出撤離警告:即將采取軍事行動
- 日本新燃岳火山噴發 一周內發生超2000次地震
- 第六屆僑交會(吉隆坡)智能科技展舉行
- 澳門文化局局長:冀利用橫琴平臺將澳門文化推廣至中國內地
- 2025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冰雪體育示范區國際冰壺邀請賽在伊春開幕
- “寧電入湘”工程完成168小時試運行
- 伊萬科維奇“下課”,誰能讓國足圓夢百年世界杯?
-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亞洲經濟展現韌性 為香港帶來新機遇
- “南瓜尖”被網友“封神”,到底神不神? 來聽聽營養科專家怎么說
- 江南園林旅游升溫
- 余承東宣布問界新M7大定突破10萬輛,智選車業務升級為鴻蒙智行
- 除華為以外,國產芯片再度發力!紫光展銳推出首款5G衛星通信SoC芯片
- 搭載1.5T插混系統 BJ60e諜照曝光,對標坦克300 Hi4T
- 智界S7無人代客泊車視頻曝光 能泊車還能接駕
- 跨越時空再現經典音樂 杰士The Three Plus音箱帶你品味復古黑膠的魅力
- 蘋果AirPods Max 2或明年推出 USB
- OpenAI內斗還沒結束,ChatGPT專屬功能已免費開放!
- 比亞迪又發新車了 但這次是電動大巴
- 2023廣州車展丨2024年正式上市并量產交付,地平線攜征程6亮相
- 基于TN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