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休閑 >>正文
2023智能家居行业回顾:在大步向前,也在稳中求变
休閑5人已圍觀
簡介2023年即將結束,回顧這一年智能家居行業,用一句“穩中求變”來形容最為合適不過。“穩”是指智能家居行業穩步發展,而“求變”則是指隨著物聯網、生成式AI、Matter等技術的發展,智能家居也有了新的發 ...
2023年即將結束,回顧這一年智能家居行業,用一句“穩中求變”來形容最為合適不過。“穩”是指智能家居行業穩步發展,而“求變”則是指隨著物聯網、生成式AI、Matter等技術的發展,智能家居也有了新的發展方向。
在市場格局上,國內智能家居行業發展依然基本被四大傳統家電廠商——海信、美的、海爾、格力,以及兩大新貴——華為、小米所引領。
智能家居行業總體規模持續增長
2023年國內市場環境轉好,此前的疫情環境也讓更多人意識到家庭環境的重要性,智能家居作為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特別是年輕一代的消費群體。
根據中國智能家居產業聯盟的數據,2023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預計可以達到7157.1億元(2022年為6515.6億元),而今年我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出貨量則是預計可達到3.3億臺(2022年為2.6億臺)。
今年智能家居行業這兩項數據不僅保持了此前的增長態勢。根據專業機構預測,2027年智能家居市場規模或可超過1.1萬億元。這樣一個萬億級別的超大市場,不僅產品種類眾多,原本就有許多玩家,而且隨著智能技術的擴展,許多眾多廠商以及互聯網廠商玩家也先后涌入。
智能家居所包含的產品種類眾多,只要是可通過物聯網技術進行連接的家居設備都算是智能家居的范疇之內。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許多傳統的家電設備也轉型成為智能家居,比如電視、空調、洗衣機、冰箱等。
而一些智能家居設備在興起發展的階段,就趕上了智能家居發展的風潮,屬于智能家居中的“新勢力”,比如掃地機器人、智能門鎖、投影儀、智能攝像頭等。下面我們就挑選部分“傳統”家電與“新勢力”智能家居的代表,來以小見大了解一下今年的智能家居行業發展。
電視
根據第三方機構的調研數據,今年第三季度中國彩電市場的零售量規模為695萬臺,同比下降達到了14.7%,不過有意思的是零售額規模達到了240億元,同比實現了1.2%的增長。
這也就意味著彩電市場雖然出貨量在下滑,但是消費者也更愿意為了體驗而去買單。
其實從小米、TCL、海信、創維這幾家頭部電視廠商推出的產品就可以看出,今年電視市場依然是在朝著大屏發展,75英寸、98英寸的電視不斷更新,而且價格越來越回歸到正常價位。
另一方面,高端顯示技術也逐漸普及,比如百級分區的Mini LED、千級分區的Mini LED在今年下半年的彩電市場里層出不窮。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索尼,外資品牌三星、飛利浦雖然名氣還在,但市場份額已經早淪為Others。而國內領軍品牌,TCL與海信則一直努力在高端市場有所突破,小米雖然也有朝著高端市場進軍的信號,但市場還是依然靠著性價比撐起。
投影儀
在前兩年,隨著露營風潮興起,投影儀這一產品品類也被帶動起來,2022年投影儀出貨量仍是在增長狀態,超過了600萬臺。
然而根據2023年上半年的統計,智能投影出貨量為340.1萬,同比下降了7.5%;下半年的雙十一促銷節,智能投影線上零售渠道也超過了10%的下滑。因此國內智能投影下滑基本成定局。
市場大盤增長乏力,造成的結果就是智能投影廠商不斷內卷技術與產品。比如今年的智能投影市場,極米和堅果直播辯論技術路線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只不過雙方的直播對話事件多少背離了初衷,雖然吸引到更多人關注,但雙方卻都不光彩。
目前智能投影行業主要還是分為DLP與LCD兩種技術路線。但對于消費者來說,投影儀走怎樣的技術路線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購買投影儀的理由到底有哪些。
投影儀雖然使用場景更加豐富,但是目前千元出頭價位的投影儀基本是1080P分辨率,消費者們迫切需要更多4K投影儀來滿足更高質量的投影娛樂生活。預計接下來投影儀市場會隨著技術成熟,迎來新一波的技術迭代,普及更多4K投影儀。
家庭地面清潔
家庭清潔部分大致可以分為掃地機器人以及洗地機這兩個主要品類來說。
首先掃地機器人行業經過了幾次的技術升級,如今掃地機器人功能越來越趨同,都是主打一個無需動手,自動掃地、拖地、烘干拖布、自動集塵,甚至提供自動上下水。不過隨著技術的升級,如今掃地機器人的售價也已經來到了一個較高的水準,通常一款旗艦掃地機的價格已經來到了4000元價位以上。
掃地機器人廠商之所以在高端市場你爭我奪,主要還是因為掃地機器人市場也處在增長乏力的狀態。根據奧維云網的數據,2023上半年掃地機器人銷量達到了145萬臺,同比下滑了5.39%,銷售額約為47億元,同比下降了3.66%。
在市場競爭格局方面,科沃斯、石頭科技、小米依然是掃地機器人行業的領導品牌,但是新興的廠商,追覓以及云鯨緊隨其后,隨時可以接下頭部廠商流失的用戶。
掃地機器人市場的不景氣,也逼著廠商開辟新的賽道,那就是洗地機。
根據奧維云網的數據顯示,2023上半年洗地機同比增速達到了30.9%,零售額達到了約54.5億元,雖然相較于去年同期增速放緩,但仍然持續在高速增長中。洗地機目前的市場格局主要分為追覓、科沃斯、石頭等掃地機器人廠商、專注洗地機的品牌馬赫以及一些老牌家電企業。
從產品品類來看,洗地機的發展空間還有很大,并且它與掃地機器人這類產品并不沖突,它更注重解決深度污漬與垃圾,反而與掃地機器人是更偏互補的狀態。有意思的是,洗地機與掃地機器人的市場變化也是反著過來,從最初的五六千元到現在的兩千多元,洗地機的價格一路走低,也帶動了市場擴大。
智能音箱
智能家居快速發展的那幾年,智能音箱一度被看作智能家居的入口,阿里巴巴的天貓精靈、百度的小度音箱以及小米的小愛同學都曾依靠補貼殺入市場,快速普及占領了許多家庭。
如今智能音箱已經不算是控制智能家居的必備品,而智能音箱也一直沒能在控制智能家居方面展現絕對的優勢。根據奧維云網的數據,自2020年以來,智能音箱的出貨量已經每況愈下,2022年時智能音箱的出貨量已經回落到約2400萬臺。
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音箱市場需求仍然處于下降狀態,其銷售量為524萬臺,同比下降約25.2%。
智能音箱的銷量下滑,其實也是預示著以百度、阿里巴巴為代表,期望從智能音箱切入智能家居市場的互聯網陣營實力在逐漸削弱。
智能家居群雄割據
雖然說以百度、阿里巴巴等為代表的互聯網廠商在智能家居行業的影響力漸弱,但智能家居所涉及的行業范圍眾多,目前市面上還是有四大傳統家電廠商——海信、美的、海爾、格力,以及兩大新貴——華為、小米。
海信
海信在智能家居行業的布局,基本還是延續著“一屏、三域、全業態”的智慧新生活戰略,在產品方面越來越依靠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打造智慧家庭解決方案,比如門廳、客廳、廚房、臥室、陽臺等智慧場景。
在消費者用戶端,海信愛家App今年得到了多次升級,已經實現了電視、空調等全屋智能家電的互聯,覆蓋了更多品牌以及生態圈內的智能設備。
此外支撐海信智慧家庭戰略的高端化璀璨套系,在今年上半年銷售額同比增長達到310%,已經累計進入超過25萬個家庭。
美的
美的在智能家居領域其實是秉持著“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敵人搞得少少的”戰略。
從最初與小米合作,再到華為、阿里巴巴等諸多的合作伙伴,美的此前并沒有急于打造自己的生態圈,反而更愿意依附大的平臺去更專注于產品。
不過在今年10月份舉辦的首屆美的“遠見者大會”上,美的首次公布了“美的家居大腦”,搭載了AI大模型“美言”。雖然說這一定程度上是有跟風AI大模型概念的嫌疑,但這確實是國內首個智能家居領域的AI大模型,而且具備智能感知、自然交互、自主決策等能力。
雖然美的總是被歸類為傳統家電廠商,但其在產品與戰略上卻總是能夠跟上家居發展的風口。
海爾
在智能家居概念興起之后,海爾很快推出了智慧家庭場景品牌三翼鳥。今年年初,海爾開設了三翼鳥廣州體驗中心001號店,這是海爾全國首家4.0智慧家庭體驗中心。
4.0版本的智慧家庭體驗中心構建了“1+3+5+N”場景解決方案。其中以“1”個智家大腦為核心,打造包括全屋智能系統、全屋用水系統和全屋空氣系統的3大專業系統解決方案和5大智慧空間,實現N種智慧場景定制。
在三翼鳥的智慧家庭解決方案中,通過智家大腦,各類單品可以主動感知到用戶狀態,主動理解用戶需求。2023年,海爾三翼鳥預計覆蓋304座城市,布局3300+智慧生活體驗館,在線下直觀地讓用戶感受到三翼鳥的智慧生活體驗。
格力
格力算是傳統家電廠商之中最有關注度的品牌,不過這往往并不是因為其產品多么出色,而是因為“董明珠”“孟羽童”以及“王自如”等網紅IP人物帶來的爭議。
在智能家居領域,格力也做過很多努力,比如推出IoT平臺、智慧決策系統、G-Voice語音交互系統、智慧視覺系統、G-OS物聯操作系統、G-Learning舒適節能算法等智能物聯技術。甚至格力還推出過自家品牌的智能手機,來接入格力+智慧家居生態,可便捷聯動格力智能家居設備,實現一些個性定制化的智慧場景。
目前格力主推格力零碳健康家,通過能源、空氣、健康、安防以及光照五大管理系統,實現智能減排,打造節能環保舒適健康的生活體驗。
從業績上來看,今年上半年格力電器的空調業務占營收比超過了七成,空調行業格力依然是非常強勢,但除了空調其他業務似乎表現都一般。不過好在格力在今年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了5%,凈利潤也同比增長了9.8%。
華為
今年5月份,華為發布了全屋智能4.0,而在僅僅半年之后,華為又帶來了全新的全屋智能5.0。而華為全屋智能5.0則是帶來了智能開關蒙德里安、智能Mini Pro、HarmonyOS全新UX界面、天空之聲音樂燈、萬能智點等產品。
穩定連接是全屋智能的關鍵,華為全屋智能解決方案首創了PLC家庭連接,電力與信號共用一根電力線,有電即有網,連接穩定率高達99.99%。此外華為全屋智能還首創了PLC智能主機,作為家庭可靠的中樞大腦,可實現全家設備調度的本地化計算,即使斷網、全家依然穩定可控。
華為全屋智能還可以通過智慧生活App為用戶提供全屋設備自診斷、自修復,而線下華為也已經建成授權體驗店190家,華為智能生活館138家。
目前經過幾年的發展,華為依靠豐富的鴻蒙智聯生態,也完善了全屋智能子系統的體驗,已經成為眾多一線消費者裝修的選擇。
小米
米家生態可謂是小米的護城河之一,在智能家居發展早期,通過投資入股,小米帶動了許多智能家居設備廠商。借助小米手機廣大的用戶群體,小米也扶持許多廠商成為垂直行業的巨頭,而米家生態已成為目前市面上最完善的智能家居生態。
小米2023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米家生態依然勢頭很猛,AIoT平臺已連接的IoT設備數達到了6.99億,同比增長25.2%,米家App的月活躍用戶數達到了8400萬,而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收入達到了207億元,毛利率創歷史新高達到了17.8%。
不過對于米家生態來說,2023年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小米澎湃OS的發布。
澎湃OS是小米打造人車家全生態的操作系統,將會進一步加強小米手機、小米汽車以及米家生態產品之間的連接,可實現跨端智聯,主動智能等體驗。首批AIoT設備目前已經開始陸續推送正式版小米澎湃OS,隨著對老機型的普及以及新產品的加入,以澎湃OS為核心的米家生態在智能體驗上相信會再上一個門檻。
Matter標準搭建無形橋梁,生成式AI顛覆智能家居
2022年年底,Matter 1.0標準正式發布,產品認證服務也同步開放,這算是對于整個智能家居行業生態最為重要的一件事。Mateer的出現,讓整個智能家居生態系統有了走向統一、開放的希望。
今年5月,Matter 1.1版本發布,主要涉及對電池供電設備的支持,以及升級了測試自動化,讓設備制造商更容易對產品進行預審、更快通過認證。
今年10月,Matter 1.2版本發布,進一步擴展了支持的設備類型,包括洗衣機、冰箱、掃地機器人、空氣質量傳感器、空調等設備。
如今Matter協議標準已經被諸多終端設備廠商所接受,包括亞馬遜、蘋果、谷歌三星等國際巨頭,同時也有國內眾多的智能家居廠商。根據此前CSA聯盟董事會主席Musa的分享,中國已經是Matter生態系統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1800多個認證產品和軟件組件中,有60%是來自中國成員。
智能家居需要設備和生態系統協同工作,Matter協議標準的推廣發展,相信會成為無形橋梁,逐漸成為更多智能家居企業的選擇,Matter將會成為智能家居市場最大的生態底座。
今年以ChatGPT為代表的生成式AI可謂是火遍全球,國內也有不少企業開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打造生成式AI。那除了我們通常能夠體驗到的,生成式AI帶來繪圖、查詢信息數據等功能,其實生成式AI技術在智能家居的應用也是非常值得令人期待。
當前階段,智能家居的交互主要還是需要用戶主動去發出命令,比如通過語音對話或者是手機App進行操作,而智能家居往往也只有單品設備的回應。
那生成式AI技術的加入,將會讓智能家居設備具備學習能力,學習用戶的習慣,主動去感知用戶狀態,減少了用戶主動發送指令的過程,設備還可以做到聯動體驗。
比如小米最新發布的澎湃OS便是帶來了HyperMind來負責主動智能版塊,它可以通過設備獲取環境、視覺、聽覺、行為等感知能力,逐漸學習用戶的習慣和偏好,然后實現主動智能,自動執行智能家居設備功能。
相信不只是小米,國內其他智能家居設備廠商也會大力投入生成式AI技術,將智能家居傳統的命令式交互朝著主動理解式交互推動。
總結
縱然過去幾年大環境并不算好,但智能家居仍然處在蓬勃發展之中。如今隨著通信技術、AI、芯片算力及行業協議標準的發展,行業發展越來越規范,越來越智慧。
未來的智能家居必然會走向更加統一的生態,相信隨著單品朝著多場景自主聯動的體驗升級,智能家居市場會被進一步打開。2024年,讓我們拭目以待。
Tags:
相關文章
“租機貸”變“高利貸”!手機租賃藏了這些陷阱
休閑租機貸:披著科技外衣的高利貸
租機貸款
聽起來好像是一種便捷獲取設備的方式
但它真的可靠嗎?
案例故事
2024年1月,市民姜女士因急需用錢,被貸款中介忽悠去非法租機App套現,按中介教的先后從十余個類似平臺租了十余臺新手機,對方墊了首期租金,并以較低的價格回收手機,姜女士以此套現14余萬元,還覺得撿了便宜。
結果三個月后晴天霹靂:要還42萬!利息算下來一年400%,借5萬三個月滾出8倍債。翻合同才發現全是“正常租金”的坑,催債電話已經打爆通訊錄,親戚朋友全被騷擾。
這時候她才明白,租手機套現就是個披著科技外衣的高利貸。看著手機上999+的未接來電,姜女士腸子都悔青了:本想救急的十幾萬塊,轉眼成了吃人的無底洞。
一、揭秘租機貸:
租賃外衣下的高利貸
租機貸,這一看似創新的“科技租賃”模式,并非合法合規的租賃行為,實則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高利貸騙局。其慣用手法包括:
1 合同欺詐
詐騙分子假借租機的名義,以復雜的租賃協議掩蓋真實借貸關系,巧妙規避36%的年利率法定紅線。合同中暗藏的“服務費”“違約金”等條款,實為變相利息,令實際利率遠超法定上限。
2 暗箱操作
詐騙中介制作虛假租機平臺App,通過“套現-轉賣”模式盤剝用戶資金。用戶在誘導下租借手機,卻并不收貨,而是直接通過手機商戶以低價回收,所得現金遠不及手機實際價值,反而背負高額租金和“手續費”。
案例說明:姜女士租借了1萬元的手機,相當于變相貸款了1萬元,砍去各種手續費、中介費和折舊費后,到手僅有5900元。而平臺要求3個月內付清12期,共計2萬元的租金和利息,年利率甚至超過500%!這就是租機貸的可怕數字陷阱。
3 暴力催收
最后,受害人無法面對巨大的還款壓力,不得不陷入“以租養租”的惡性循環,猶如陷入曾經的“套路貸”陷阱,還會面臨非法催收的威脅。電話轟炸等手段輪番上陣,擾亂用戶生活。
二、租機貸:
致命的高利貸威脅
租機貸對消費者而言,不僅是金錢的損失,更是全方位的威脅:
1 資金黑洞
利息年利率高達400%甚至更高,遠超合法利率標準。用戶短期內即背負巨額債務,陷入經濟困境難以自拔。
2 隱私裸奔
部分租機平臺非法采集用戶通訊錄,逾期用戶遭遇電話轟炸。個人隱私暴露于不法分子之手,隨時面臨騷擾和詐騙風險。
3 治安隱患
租機貸引發的暴力催收問題日益嚴重。不僅擾亂社會秩序,更威脅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三、防騙指南
為保護自身權益,消費者需提高警惕,掌握以下防騙技巧:
1 驗明正身
優先選擇官方小程序的租機服務,警惕掃碼下載的“李鬼”App,避免個人信息泄露。
2 合同三查
簽訂任何合同前,都要仔細審查每項條款,特別留意“服務費”“違約金”等變相利息。如有疑問,及時咨詢專業人士。
3 及時止損
遭遇非法騷擾時,立即錄音取證,并撥打“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舉報投訴熱線。同時,向公安機關報案,尋求法律援助。
萬變不離其宗
租機貸其實就是
“套路貸”的數字化變種! 【編輯:劉湃】 ...
【休閑】
閱讀更多AI時代不甘落后:英特爾全新軟硬件平臺助力企業加速創新
休閑毫無疑問我們正處于AI蓬勃發展的時代,特別是從OpenAI推出GPT模型開始,AI已經從過去的娛樂工具快速地變成了生產力工具,基本上各大廠商都開始將精力投入到AI模型的研發之中,市面上也出現了大量的A ...
【休閑】
閱讀更多買小米汽車不如買小米股票?小米集團暴漲15%
休閑可能所有人都預料到了小米汽車SU7會火,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小米汽車SU7會這么火,包括雷軍!上市4分鐘大定破萬臺,7分鐘大定破2萬臺,27分鐘大定破50000臺,上市24小時大定88898臺,雷軍原計劃 ...
【休閑】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經濟觀察)按需定制,中國跨境電商迎新風口
- 海南省政協原常委王兆民接受審查調查
- 國安部:連續破獲臺灣間諜竊密案件,打掉一批間諜情報網絡
- 收藏!牢記這20個防詐關鍵詞 讓詐騙電話秒變笑話
- 天天學習|習近平心中的“大學之道”
- 中國優秀電影鑒賞會開幕式在東京舉行
-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美與有關國家關稅談判情況答記者問
- 貴州多地發布暴雨紅色預警信號 榕江又將有洪峰過境需注意防范
- 錫林郭勒草原牧民盛夏決賽“馬超”
- 湖北宜昌新建兩座跨江通道
- 一年未出險,保費9000元?車主質疑小米SU7第二年保費
- 小米手機徠卡水印消失?小米回應:因配合徠卡持續更新視覺標準
- 黑公關盯上比亞迪?多賬號發文稱比亞迪換擋設計反常規
- 穩坐萬元洗烘機皇寶座:石頭熱泵洗烘套裝 Z1 Max生活充滿精致感
- 蘋果也要接入DeepSeek?高管表示:AI搜索將取代傳統搜索引擎
- 五菱宏光出增程?8.5度電池,擺攤神器!
- 薄至5.8mm,2億像素主攝,輕薄的三星Galaxy S25 Edge更多消息曝光
- 英特爾表示超200款游戲支持XeSS:幀率最高提升4倍
- 車企高管收入曝光,李想6.39億“稱霸”!小鵬不到前者3%
- 疑似華為Pura80工程機鏡頭膜曝光:5000萬像素大底三攝,呈三角布局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