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焦點 >>正文
英特尔计划2028年冲击10A工艺:未来五年投资1000亿美元
焦點293人已圍觀
簡介作為半導體領域的老大,英特爾這幾年在晶圓制造方面已經落后于臺積電和三星,尤其是臺積電,幾乎壟斷了先進制程的代工份額,這對于英特爾來說心是癢癢的。而在MWC上,英特爾就已經宣布將會在未來從事Intel ...
作為半導體領域的老大,英特爾這幾年在晶圓制造方面已經落后于臺積電和三星,尤其是臺積電,幾乎壟斷了先進制程的代工份額,這對于英特爾來說心是癢癢的。而在MWC上,英特爾就已經宣布將會在未來從事Intel 14A工藝的研發與量產,并且徹底開放代工業務。不過英特爾的野心似乎并非止步于Intel 14A工藝,根據外媒的報道,在最新的一次閉門會議中,英特爾更是展示了Intel 10A工藝,希望借助此項工藝實現晶圓代工領域的超車。
根據這張內部的泄露路線圖,英特爾對外公布的Intel 14A節點將會在2026年左右正式量產,而到了2027年底或者2028年初,便是尚未公布的Intel 10A工藝,在性能上相當于友商1nm的工藝制程,而為了完成Intel 10A工藝的研發,英特爾也將投入巨資來采購最新的光刻機。比如說英特爾已經成功從ASML手中購得了High-NA光刻機,從而為未來的Intel 10A工藝提供硬件基礎。預計借助Intel 10A工藝,客戶可以取得大約10%的每瓦性能提升。
同時隨著英特爾對于Intel 18A、Intel 3等制程工藝的掌握,未來英特爾也將晶圓產量大量地分配到這些先進的制程之中,例如Intel 4、Intel 3乃至于下半年將會投產的Intel 20A工藝,而Intel 7、10nm工藝則將逐漸減少產能。至于晶圓封裝業務,英特爾更是采用了外包的形式來退出傳統的封裝領域,至于為Intel 20A等制程準備的先進外包服務預計將會在未來幾年得到快速地提升。
當然晶圓代工領域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英特爾也稱未來5年間將會投入大約1000億美元從事晶圓制造工廠的擴建與研發,再考慮到之前英特爾將IC設計與晶圓代工業務獨立開,看起來晶圓代工市場即將迎來一位極具競爭力的玩家。
Tags:
相關文章
學科交叉賦能發展 浙大管院做對了什么?
焦點中新網杭州7月3日電(曹丹)高等教育是人才培養的主陣地、科技創新的原始策源地。在全球科技與經濟格局加速變革的當下,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正朝著多元化、復合型方向轉變。
作為培養、孵化創新企業和科技創業者的“搖籃”,浙江大學管理學院(下稱浙大管院)院長謝小云認為,未來人才應具備跨學科知識結構與綜合能力,“我們推行‘學科交叉BEST戰略’,打破學科壁壘,融合不同領域知識,以應對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挑戰”。
時代所需 學科交叉回應發展需求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提出,要“建立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牽引的學科設置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
這一要求直指當下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如何讓學科建設與產業需求同頻共振。
“跨越學科、學院邊界,培養兼具科學家與企業家精神的管理人才,是商學教育的必由之路。”謝小云介紹,近年來,學院一直在探索管理學科與工程、科學、技術的交叉融合,以解決產業發展難題,為現代化產業體系輸送人才。
事實上,浙大管院在“學科交叉”探索商學教育新路徑上從未止步:建立“數智創新與管理”交叉學科,開設“求是科創星辰”研究生跨學科微輔修項目,與兄弟院系攜手開設商務大數據分析雙學士學位項目、醫療健康產業MBA項目、數智創新與管理工程博士項目,與來自集成電路、能源、醫學等領域的教師聯合開設“學科交叉創新產業課程”等。
2024年3月,浙大管院發布“學科交叉BEST戰略”。(浙大管院供圖)
2024年3月,浙大管院正式推出“學科交叉BEST戰略”。BEST分別代表商業(Business)、工程(Engineering)、科學(Science)和技術(Technology)。該戰略依托浙江大學的多學科優勢,以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推進為基本原則,通過九大學科交叉戰略性行動,開展了一系列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與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開創性舉措,為高水平服務國家、區域和產業需求提供“浙大方案”。
實踐探索 BEST融合驅動創新
謝小云表示,學科交叉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驅動力,能為國家科技創新提供人才支撐。
四年前,浙大管院推出“求是科創星辰班”,每年從全校理工農醫研究生中招收30人,與工商管理專業研究生同堂上課。學科交叉戰略下的人才培養以“學生成長為中心”,提供涵蓋商業管理、工程技術、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等領域的跨學科教育方案,培養學生在戰略性產業與未來產業中的創新創業能力。
在謝小云看來,管理學科與理工農醫學科的融合既是優勢互補,也是商學教育“向實”發展的需要,“如果管理學院的學生不了解行業、產業的科技創新發展趨勢,那將在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時面臨挑戰”。
2023年,求是科創星辰班的課堂現場。(浙大管院供圖)
2024年6月,浙大管院升級課程設計,聯合理工農醫教師開發面向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學科交叉創新產業課程”。首批5門課程一經上線即被“一搶而空”。
在科研領域,該院打破學科邊界,圍繞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等領域推行“學科平臺融通計劃”“學科交叉預研專項”。例如,浙大管院教授周欣悅與環境與資源學院教授谷保靜共同在《Nature》正刊發表ESI高被引文章,揭示了人機混合協作如何緩解農業老齡化的困境。
為促進人才鏈、教育鏈、產業鏈與創新鏈的深度融合,2024年,浙大管院落實“求是星辰青年學者計劃”“求是星辰集賢計劃”等行動,以“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為產業體系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成果初顯 學科交叉賦能產業創新
“我們這款機器人叫‘山主機器人’,我們希望它可以做鄉村振興的愚公,做山的主人。”浙大管院2023級工商管理碩士學生王愷之介紹,他與農業機械化工程專業博士生馮槐區在“求是科創星辰班”結識,共同研發“山主機器人”——一款提升雜交水稻制種效率的智能機器人,該項目已獲多項大獎并收獲種子輪投資。
日前,團隊成員正在測試“山主機器人”。(浙大管院供圖)
這樣的跨學科創新在浙大管院并不鮮見。為了更好地實現技術產業化,2022年4月,該院成立“商學+”孵化加速平臺,成為創新想法落地的催化劑。
浙大管院2022級學生張力元的創業項目借助平臺獲得首輪融資,其不僅開發了基于AIGC的核工業“數字工程師”項目,更在“AI+醫療”領域有了新拓展。
在突破學科和學院邊界的同時,浙大管院還不斷跨越大學邊界,與多家龍頭企業共建聯合實驗室,構建跨學科、跨領域的商學教育生態。
“‘到企業一線去’、扎根實踐一直是我們學院的傳統。”謝小云希望,更多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錘煉核心能力,在全球經貿往來與商業文明交流互鑒中不斷貢獻“浙大智慧”。(完)
【編輯:惠小東】 ...【焦點】
閱讀更多雙開App被封號、外賣柜排他、餐量縮水?美團再發聲明辟謠
焦點自從京東向美團“宣戰”之后,美團也感受到了不小的壓力。除了要面對京東外賣的挑戰。各種針對美團的謠言也在網上廣為流傳。今日,美團“小團有話說”公眾號發布了聲明,對目前“美團騎手使用京東跑單會被封號”、“ ...
【焦點】
閱讀更多正面硬剛Insta360 X5? 大疆首款360°全景相機諜照出爐
焦點前段時間Insta360 X5全景相機的正式發售讓海外用戶排起了長隊爭相購買,顯然說明全景相機的市場潛力還很大,而在運動相機市場和Insta360相抗衡的大疆也察覺到這個市場的價值,最近外網上出現了大 ...
【焦點】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死磕”極氪001?騰勢最新獵裝車諜照亮相
- AMD Zen 5移動平臺配置確認:最高12核,入門就4核
- 美國國會封禁TikTok是與美國人民為敵?調查顯示58%青少年每天使用
- 臺積電受到地震波及,部分廠區人員疏散,受損情況正在清查
- 買小米汽車不如買小米股票?小米集團暴漲15%
- 向微軟致敬,蘋果建議重啟大法解決Apple Watch幽靈觸摸問題
- 雷軍是會選時間的!4月3日,小米SU7開啟交付!
- 8.79萬起,新款捷達VS5預售價公布
- 車內攝像頭惹起爭議,高合汽車忙辟謠
- 馬云內部信曝光:AI時代剛剛到來,阿里巴巴已重回健康成長軌道
- 百日千萬招聘專項行動推出國企央企等專場
- 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引發熱烈反響
- ?央行:8月1日起,現金買黃金鉆石超10萬元需上報
- 全球首臺單機容量最大沖擊式轉輪研制成功
- 雕塑的銘記:讓南僑機工精神薪火相傳
- 今年上半年廣西北部灣港海鐵聯運突破25萬標箱
- 中國聯通原黨組成員、副總經理曹興信被提起公訴
- 貴州省貴安新區:新能源車企生產忙
- “蘇超”場外奮楫揚帆 常州外貿顯韌性
- 伊朗總統批準暫停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