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探索 >>正文
暑期学车热,警惕“低价包过”坑
探索4232人已圍觀
簡介
“場地費”“燃油費”“只要交錢就包過”
暑期學車熱,警惕“低價包過”坑
隨著高考結束,不少高中畢業生選擇在這個暑期學車考駕照。根據山東濟南交警近日發布的數據,今年暑期濟南報名參加駕照考試的考生將有4.6萬人,其中剛參加完高考的學生是報名主力軍。
然而,《法治日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各地駕校報名火熱背后,暗藏著“低價引流”“包過承諾”等陷阱,缺乏社會經驗的學生非常容易“踩坑”。受訪專家指出,市場競爭激烈、違法成本低、維權取證難等因素縱容了亂象,呼吁加強監管并完善投訴機制。
低價誘餌:報名后層層加碼
“2888元,從報名到拿證,所有費用全包。”看似實惠的價格,實則暗藏玄機。
去年,家住山東剛參加完高考的李超(化名)就不幸踩坑:被上述廣告吸引后,他立即交費報了名。沒想到,駕校陸續以“考場模擬費”“考試服務費”等名目,要求他額外支付1300元。“感覺被牽著鼻子走,不交錢就不給安排考試。”李超說,自己無奈只得交錢,幸好自己最后順利拿到了駕照。
來自內蒙古包頭的學生張寧(化名)也遭遇過類似套路。報名時,駕校工作人員承諾“絕無額外收費”,但練車時卻被教練索要“燃油補貼費”。“教練說,如果不交,每個人的練車時間會減少。沒辦法,我只好交了錢,可后續又有新的收費項目冒出來,最后我多交了近2000元。”
河南省焦作市交通運輸局發布的駕校5月份投訴情況公告中,特別警示了“低價陷阱”。部分駕校以低價吸引學員,后續卻以“場地費”“燃油費”“場地升級費”等隱性收費不斷加碼。有市民反映,最終花費遠超預期。
一名不愿具名的資深駕校教練說:“正規駕校的運營成本擺在那里,過低的價格根本無法維持正常教學。這些低價招生的機構,要么在后續以各種名義加收費用,要么壓縮培訓時間和質量,導致學員難以通過考試。”
北京律協消費者權益專委會副主任饒偉告訴記者,如果駕校以“低價”作為吸引學員的手段,那么其價格的范圍和所包含的服務內容必須清晰明確,并且要以顯著的方式告知學員。如果駕校在宣傳中僅以“低價”吸引學員,但未明確該價格所包含的具體服務內容,或者雖然列出了服務內容,但表述模糊、不具體,后續又以各種名義加價收費。這種“低價引流”行為則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價格法中關于經營者不得利用虛假或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交易的規定,涉嫌價格欺詐,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與選擇權。
“包過”噱頭:實為騙局或誘導
“只要交錢就包過,無需本人到場進行考試”“45天拿證,不過全額退款”……
來自廣東佛山的龐女士向記者反映,自己使用手機刷短視頻時,看到這樣一則“代考駕照”的廣告,其中“包過”“不過包賠”等字眼,讓其心動不已。添加了教練的聯系方式后,對方表示“代考駕照”不需要龐女士到場,每考過一科交一科的費用,只要及時交錢,就可以輕松拿到駕照。
龐女士沒有細想便交了400元報名費。不久,她就收到了通過科目一考試的“成績單”。“看到成績單后,我更加相信他們了,就把科目一1350元的代考費用轉過去了。”
不到一個月,對方就完成了科目一到科目四的全部考試,龐女士也依約將代考費分批次轉了過去。本以為馬上就能拿到駕照了,結果對方收錢后將其拉黑了。目前警方已介入。
在重慶上大學的王云也有此遭遇。在駕考報名時,教練暗示她,給考官“好處費”就能包過科目二、三,甚至用其他學員“不給錢就不過”的例子施壓。
記者調查發現,某二手交易平臺上存在不少標榜“速成”“替考”的鏈接,聲稱可代考全國駕照,C1證收費4900元左右,其中報名費100元,每科考試通過后交1200元,考過一科付一科,承諾“30天拿證”“有第三方擔保”。
記者詢問其中一商家“能否在交管12123App上查詢到”,對方稱代考期間代考的人需要登錄記者的交管12123賬號,如果想要查詢可以隨時和代考的人視頻查驗。
“費用都是走平臺,報名材料也是發給平臺,我們幫你報名,說白了就是有第三方擔保,你不用擔心交了錢我們不給你報名、不幫你考試。報名成功后30天左右就能拿證。”該商家說。
對于此類現象,饒偉指出,駕照考試具有一定偶發性,無人能保證必過。承諾“包過”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屬于虛假宣傳。更嚴重的是,“代考”屬組織考試作弊,根據刑法,組織者或面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節嚴重者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治理之道:嚴格監管暢投訴
如何整治駕培市場亂象?
饒偉建議,要加強市場準入管理。嚴格審查駕校的資質條件,包括場地設施、教練車輛、教練員資質等,確保進入市場的駕校都具備基本的培訓能力和服務質量。
“還要加大日常監督檢查力度,定期對駕校的培訓活動進行檢查,重點檢查培訓內容是否符合教學大綱要求、是否存在亂收費現象、教練員是否具備相應資質以及是否存在虛假宣傳等行為。對于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責令駕校整改,并依法給予相應的處罰,情節嚴重的應吊銷其經營許可證。”饒偉說。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教授徐海燕認為,相關部門應當對駕校的培訓過程加強監督,對考試合格率過低或存在異常的駕校進行重點監管;通過抽查學員檔案、回訪學員等方式,評估駕校的教學質量和服務水平。
受訪專家一致認為,完善投訴舉報機制刻不容緩。鼓勵學員和社會公眾積極投訴、舉報駕校的違規行為,相關部門對投訴舉報的線索要及時調查核實,并將處理結果反饋給投訴舉報人,查證屬實的依法依規對駕校和教練員進行處罰(罰款、停業整頓、吊銷許可/資格等)。
“對于學員來說,選擇正規駕校,警惕消費陷阱,方能安全、順利地開啟駕駛之路。”饒偉建議,學員一旦發現駕校存在亂收費或虛假宣傳等違規行為,首先應保留好相關證據,如合同、繳費憑證、宣傳資料、聊天記錄(尤其是承諾“包過”的錄音或微信截圖)等。證據固定后,及時向當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舉報,也可以撥打12315或登錄全國12315平臺向市場監管部門投訴舉報,要求相關部門對駕校的違規行為進行調查處理。如果駕校違規經營涉嫌欺詐消費者的,學員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駕校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受訪專家提醒,根據《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管理規定》,機動車駕駛員培訓機構開展培訓業務,應與備案事項保持一致,并保持備案經營項目須具備的業務條件。因此,學員報名時可要求查看駕校的備案資質,經營范圍是否含“機動車駕駛員培訓”,警惕遠低于市場平均價的“超低價”“××天拿證”等噱頭,此類報價大概率會在學車過程中以“模擬考試費”“考場適應費”等名目不斷加收費用,最終總價或遠超正規駕校。
本報見習記者 王宇翔
本報記者 韓丹東 【編輯:田博群】 ...
相關文章
人民至上,潤澤百姓生活和心田的甘甜水——評電影《大改水》
探索中新網烏魯木齊7月4日電(晁正蓉)由張進戰執導拍攝的電影《大改水》,聚焦脫貧攻堅期間新疆喀什地區伽師縣城鄉飲水安全工程,展現了黨和政府在解決民生問題上的不懈努力和水利工作者敢于拼搏、無私奉獻的精神。用光影再現脫貧攻堅期間,各民族群眾如何高質量地完成了中國迄今單體投資最大的飲水安全項目,徹底解決了包括伽師縣在內的四縣市群眾飲水安全問題,讓干凈水、放心水、“致富水”潤澤百姓的生活,流向人們的心田。
影片由廣東省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支持,由中共喀什地委宣傳部、中共伽師縣委宣傳部、中新社(北京)國際傳播集團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等聯合攝制,由中國新聞社新疆分社和新疆德匯影視有限公司出品。
無私奉獻只為群眾
電影《大改水》按照時間順序鋪陳展開。一開始便是小蘇比努爾飛奔到改水工程隊駐地找人,幫忙搶救昏迷的父親去醫院。當時任工程隊隊長的英捷和同事及時把小蘇比的父親送到了縣醫院。診斷結果是長期飲用澇壩水得了不能治愈的地方病。最終,蘇比的父親還是因病去世。澇壩水已經成為危害群眾生命安全的主因。為了能讓百姓喝上自來水,擺脫疾病纏繞,改水隊隊長英捷風餐露宿和隊員們夜以繼日排渠打井。因巖層堅硬,挖井時鉆頭損壞。為了不延誤工期,英捷自己先墊付鉆頭錢,最終讓百姓喝上了自來水。但受制于南疆地形地貌影響,加上地震后地質結構遭到嚴重破壞,施工隊多年的努力毀于一旦,井水中的砷和氟含量超標,依然威脅著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為了能讓群眾喝上放心水,擺脫疾病,按時完成脫貧攻堅任務。他不顧自己身患重病,忘我工作,與南疆水利工作者共同努力,于2020年5月完成了全長1827公里的飲水工程,將安全清甜的冰雪融水源源不斷輸送給全縣逾46萬群眾,徹底解決了飲水安全問題。當長大成人,并且成為一名水利工作者的蘇比捧起一碗“甘甜水”時,我們眼前浮現的是以劉虎為代表的南疆水利人群像,他們從鑿井取水到科學引水——既展現了科技攻堅的艱辛,也刻畫了薪火相傳的精神傳承。導演在被采訪中表示:“真正有震撼力的還是大改水本身,這部電影是對所有參與改水工作者的致敬。”
全力支持共創美好
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將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喝好水、用好水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影片通過人物群像展現出在脫貧攻堅的偉大工程中,黨和政府對民生問題的高度重視。從中央到地方,從政策支持到資金投入,無不彰顯出中國共產黨人在為百姓謀求幸福生活的道路上,全力支持,共創美好生活的堅定決心和信心。
改水工程得到黨中央、自治區及廣東等援疆省市的大力支持。影片中,英捷引水方案的不斷調整到最后實施都得到國家和各方面的全力支持。水利局書記、馬局長和英捷組成的三人小組,各盡其職,互相協助。他們身先士卒、戰斗在大改水的第一線,在國家資金、自治區資金和廣東省援建資金的充分保障下,在參與大改水建設的各方企業和群眾眾志成城,克服萬難的努力下,共同保質保量完成了改水工程。
英捷的妻兒、家人、同事對他工作支持的畫面溫暖溫馨,與水利工作者在艱苦的工作環境與時間賽跑完成改水工程形成鮮明的對比。新婚妻子去工棚看望他,擔著扁擔去取水;還未長大的兒子用零花錢給英捷買生日蛋糕,并獨自坐長途車去工作場所看望他;工人們為了按時完成任務,紛紛報名放棄休假來現場工作等等,一幕幕溫情感人的鏡頭,觸動心靈,催人淚下。而電影結尾處,對電影原型人物已離世的劉虎的采訪,更是感人至深,讓人久久不忍離開。這部電影不僅是光影藝術,更是對那段波瀾壯闊的奮斗歷程的深情回望。
“吃水不忘挖井人”。喀什地區上百萬人口因此受益。當拍攝組到達事件發生地現場取景拍攝時,感受到當地村民對劉虎等為代表的中國水利人的感激之情,更感受到當下百姓安居樂業、幸福美好的生活。
鏡頭停留在終年積雪覆蓋的慕士塔格峰、繞村潺潺的細流、一排排整齊的白楊樹和在綠洲上載歌載舞的人們,他們是這一偉大工程的見證者,更是中國脫貧攻堅偉大勝利的見證者。(作者系新疆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 【編輯:張令旗】 ...
【探索】
閱讀更多一拎即走的堅果投影N1,三色激光云臺秀移動、畫質多重實力
探索4月25日,堅果投影在上海舉辦了“The Art of Light”為主題的新品私享會,展示旗下長焦旗艦系列的三色激光云臺投影產品——“奶油小方”堅果N1。此次堅果投影首次將萬元級的自研MALC目氪三 ...
【探索】
閱讀更多體驗未來,走向未來,戴森地球日創想實驗室工程師工作坊
探索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空氣污染問題日漸嚴重,為可持續發展帶來挑戰。戴森作為一家全球科技公司,始終關注環境健康,不僅在產品的設計研發中踐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更積極通過工程教育,為青少年普及環境保護知識。4月 ...
【探索】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民政部:二季度加大民生保障力度 各困難群體服務持續提升
- 駐澳大使肖千:推動中澳關系穩中有進正當其時
- 廣西柳州精準監督糾治“充電難” 護航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 “95110”上線近6年 浙江海警局接報警情3.1萬余起
- 臺風“丹娜絲”將至 浙江洞頭落實各項防御措施
- 臺灣新北街頭發生駭人命案 保護令制度遭質疑
- 登臺入閩,路徑有點怪!臺風為什么會出現“蛇形走位”?
- 人社部公開征集 “黑職介”等涉嫌違法違規行為線索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太寶藏了吧!
- 市場監管總局:嚴把特醫食品注冊關 保障過敏患兒身體健康
- 十五運會香港賽區8個競賽項目已完成測試賽
- 京津冀首列觀光旅游列車7月9日發車
- 陜西大荔開展首臺智能冬棗采摘機器人實地試驗
- 中法共創奇幻劇《海底兩萬里》即將登陸北京藝術中心
- 韓前總統夫人金建希案獨檢組對涉案人搜查取證
- 河北文旅資源交流推介在吉隆坡舉行
- WTT美國大滿貫正賽啟幕:國乒男隊需要中生代球員挑大梁
- 廣西玉林通報一作坊非法煉油:已立案查處 未流向食品生產經營領域
- 東南沿海最大木材集散地福建漳州 :上半年進口木片同比增177%
- 香港投資推廣署兩年半助1300余家中外企業在港開展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