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時尚 >>正文
“AI for ALL”的三星,如何用AI技术来驱动显示产品的发展
時尚7人已圍觀
簡介CES 2024在拉斯維加斯落下了帷幕,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消費電子展,CES也成為了我們觀察每年消費電子產業發展趨勢的風向標。當然,眾多企業也將CES當作了展示自己最新技術、重磅產品的舞臺。毫無意外 ...
CES 2024在拉斯維加斯落下了帷幕,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消費電子展,CES也成為了我們觀察每年消費電子產業發展趨勢的風向標。當然,眾多企業也將CES當作了展示自己最新技術、重磅產品的舞臺。
毫無意外,承接去年AI技術的火爆,在今年的CES上,AI也如約成為了核心關鍵詞。一眾廠商也在展會上展示了自己對于AI的理解,并帶來相應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作為電視銷量霸榜十余年的行業領頭羊,三星一如既往在今年的CES上帶來了一系列電視新品,隨之而來的,還有“AI for ALL”的愿景。那三星是如何以AI技術來驅動它引以為傲的顯示產品的發展呢?在現場感受過之后,我們或許能夠找到一些答案。
AI時代,顯示技術如何革新
如果你問我,對于三星在這次CES上,印象最深的產品或技術是什么?那可能不是賺足眼球的透明MICRO LED屏幕,而是一顆芯片,那就是搭載在三星Neo QLED 8K電視里面的NQ8 AI Gen 3芯片。看它的名字,我們就能夠知道這是一顆AI芯片,而當它被搭載在一臺電視上,能夠帶來些什么驚喜呢?
作為三星全新打造的一款電視芯片,NQ8 AI Gen 3的NPU算力達到了前代的兩倍,而神經網絡數量也從之前的64個提升至512個,而這些算力的提升,直接作用就是可以顯著提升用戶的觀影體驗。
這里我們可以做一些設想,如何來提升一臺電視的音畫效果?其實說起來,無非是分辨率更高一些、色彩更真實一些、聲音更具沉浸感一些。在過去,電視廠商通常會從電視面板本身以及揚聲器的性能等方面來實現這一點。而如今,在AI技術的加持下,這一切就會變得不太一樣了。
讓我們來看看NQ8 AI Gen 3芯片怎樣為電視賦能。對于電視來說,首先自然是畫質,得益于NQ8 AI Gen 3芯片的超強算力,Neo QLED系列電視提供了8K AI Upscaling Pro功能,簡單說,就是它可以將1080p,或者更低分辨率的視頻內容,處理成8K分辨率進行播放,這就可以盡可能解決了當前8K片源太少的問題,讓8K電視可以真正發揮作用。
這實際上也是當前所有電視產品都面臨的一個困境,就是高分辨率片源的缺失。不說8K,即使是4K片源,在當下也不算是非常普及,這就極大限制了4K、8K這樣的高分辨率電視的銷售。但現在,有了AI技術的加持,分辨率不再成為電視畫質的制約,用戶不用再費心思尋找,隨時隨地就能獲得8K的高清觀影體驗,這可以說是AI在電視領域一個非常好的應用范本。
此外,在大模型、自然語義能力的加持下,NQ8 AI Gen 3芯片還能為用戶帶來一些不同于以往的視聽享受。比如針對體育賽事的AI 動態加速引擎 Pro,它可以基于三星自研的AI模型,識別出體育賽事中的“球體”,那就可以在直播碼率不足的情況下,也能夠很好地解決球體畫面變形、模糊等問題。
而NQ8 AI Gen 3對于自然語義的理解,還能將影視內容中的語音對話分離出來,并通過AI技術將音頻進一步增強,加強對白,從而進一步提升用戶的觀影體驗。
可以看到,因為AI的加入,三星電視可以以全新的方式,為用戶帶來電視音畫的全面提升。在很多時候,我們會把AI看到“高深莫測”,實際上,從小處著手,在“細枝末節”上提升用戶體驗,才是AI所帶來的技術平權的核心表現,而三星通過AI來實現影音娛樂的體驗升級,恰好是這一理念的一個很好呈現。目前該芯片已在三星 Neo QLED 8K QN900D搭載使用,我們也期待著該產品在中國區早日上市。
新技術賦能,拓展顯示技術新邊界
當然,作為顯示技術領域的頭部企業,三星在這次CES上,也帶來了一系列顯示相關產品的更新,其中不乏一些極為吸睛的產品,比如前文提到的透明MICRO LED屏幕。正是通過這塊屏幕,三星展示了顯示技術的無限可能性。
在現場的體驗中,我們可以非常直觀地感受到這塊屏幕的震撼之處,現場觀眾在體驗后也是大呼過癮。從現場演示來看,這塊透明屏幕非常接近透明玻璃的觀感,在顯示各種內容的同時,我們可以清晰地透過它,觀看它背后的物體,這帶來了一個極為獨特的視覺體驗。
技術上,它采用了非常小的芯片和精密的制造工藝,這一工藝有助于消除接縫和光線折射,使得它能為家庭和B2B環境中的各種使用場景提供清晰、流暢的畫面。
如果說,前面的NQ8 AI Gen 3芯片是以AI技術賦能顯示技術,那這款透明屏幕,不禁會讓我覺得,是以顯示技術,來承載更多AI技術的未來。面對洶涌而來的AI技術,在不久的將來,交互、顯示會是極為重要的一部分。三星這款透明MICRO LED屏幕,得益于它模塊化的技術,以及三星多年研究所沉淀的技術,能夠實現形狀、尺寸、比例的個性化定制,這就令這塊屏幕可以被運用到任何地方、適應各種空間。在全息技術,或者其它顯示技術突破之前,透明MICRO LED屏幕是一種優質的選擇,因而將成為AI時代重要的存在。
從OLED、QLED、Neo QLED、MICRO LED到8K、到AI
回看近年來三星在歷屆CES上的表現,我們可以非常直觀地梳理出三星在引領全球顯示技術過程中的每一項革新。從2017年的QLED量子點電視、2018年的全球首臺146英寸MICRO LED顯示屏、2019年的 QLED 8K電視,到三星在Neo QLED顯示技術的突破進步,再到今年三星帶來的AI芯片、透明MICRO LED屏幕,每一年的CES上,三星都踩在行業的浪尖上,憑借自身的技術積累,不斷地為人們展現顯示技術的天花板。
特別是在今年,隨著AI技術的加入,以AI賦能,進一步展現了顯示技術的無限可能。AI 是一項最新、最前沿的技術,但這不代表它必須要高高在上,它可以是大模型,是內容生成,而對更廣大的用戶來說,它可以是我們在日常觀影娛樂時,畫質的一點提升。三星基于自己多年來的技術積累,以“AI for ALL”愿景,通過一系列落地的技術,期望能夠給所有用戶帶來一個更加普適的關于AI的想象。以“AI for ALL”為起點,我們也期待能夠在將來看到三星能夠以AI為基礎,為我們開啟關于未來生活的新紀元。
Tags:
相關文章
“玉得永生——盱眙漢代葬玉文化特展”開展
時尚中新網南京7月3日電 (馮楠 徐珊珊)江蘇省盱眙縣大云山漢王陵博物館經過半年的精心籌備,“玉得永生——盱眙漢代葬玉文化特展”于7月2日正式向游客開放。
復刻版金縷玉衣。中新網記者 泱波 攝
“當我踏入博物館展廳的那一刻,仿佛被拉回到了漢代。一件件精美的漢代葬玉依次陳列,散發著穿越千年的神秘氣息。”天津師范大學的程心怡說。
燈光聚焦處,一群身著統一研學營服的中學生屏息凝神,目光緊緊鎖定展柜內的金縷玉衣。來自南京的王凱同學興奮地向同伴比劃著說:“你看這玉片打磨得多精細,漢代工匠的智慧和對不朽的執著,就在眼前。”
學生參觀展覽。中新網記者 泱波 攝
“太震撼了!”來自上海的研學導師張老師帶著團隊完成一場沉浸式參觀后表示:“孩子看到這些展品,對歷史充滿了敬畏感,這比課堂上講一百遍都有效。”
盱眙縣大云山漢王陵博物館館長王棟介紹:“漢代葬玉是中國古代玉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不僅反映了當時高超的玉器制作工藝,更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
航拍盱眙縣大云山漢王陵博物館。中新網記者 泱波 攝
在展覽現場,游客們或駐足凝視,或低聲交流,或拍照留念,探索漢代葬玉文化的奧秘,領略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據悉,盱眙縣大云山漢王陵博物館館藏文物以大云山漢墓群遺址為依托,其出土文物豐富,極具歷史研究價值。本次展覽將持續至2026年2月22日。(完)
【編輯:王祎】 ...【時尚】
閱讀更多HTC VIVE XR精英套裝首次亮相 中國內地預定客戶優先于歐美發貨
時尚在2月13日下午,HTC在北京召開了策略溝通暨新品體驗會,向中國內地用戶正式推出擴展現實設備——VIVE XR精英套裝,新品定價9888元,預購可附贈5款精選游戲,同時HTC承諾中國內地預定的客戶優先 ...
【時尚】
閱讀更多電視機發展史:百年發展歷程 都經歷了什么?
時尚在當下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電視機承擔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無論是重大新聞、精彩賽事的傳播,還是文藝休閑、影視內容的傳播,電視機成為了人們了解世界、充實自己的一個渠道,哪怕是在網絡高度發達的當下,電視機依舊 ...
【時尚】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AEB、代客泊車升級!理想L系列迎來OTA
- Made in China的Vision Pro或因“侵權”華為,在中國改名上市?
- 限量660臺,奧迪RS 6 Avant GT亮相:將于2025年上市
- Made in China的Vision Pro或因“侵權”華為,在中國改名上市?
- 驚呼神奇,開車導航APP是怎么知道紅綠燈倒計時的?
- KLEVV科賦CRAS V RGB DDR5內存 助力熱點科技新MOD主機
- HMD將推出首款自主品牌手機 跟“諾基亞”說拜拜
- 小米15系列手機將延續直彎屏策略:發布時間大幅提前,支持衛星通信
- 限量660臺,奧迪RS 6 Avant GT亮相:將于2025年上市
- 效果“陰間”,Vision Pro實用性遭質疑,但在廚房用處頗多
- 古巴外長批美侵犯“整個國家人權”
- 從一顆榴蓮的“數字進化論” 看50載中泰貿易開啟智慧新篇章
- “周寧有鯉號”動車組在衢寧鐵路開跑 避暑文旅迎新機
- “香港共慶回歸賽馬日”在香港沙田馬場舉行
- 哥倫比亞東南部一集體墳墓發現8具遺體
- 中國科技館首部原創沉浸式舞臺劇《文明的燭火》開啟新疆巡演
- 聚焦變革共探未來 專家把脈藝術品市場未來趨勢
- 成都火車東站迎來暑運客流高峰
- 美國華裔青少年在上海遇見傳統與科技的雙重魅力
- 從源頭到餐桌,雙匯全鏈條嚴控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