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的保險有多離譜? 這兩天,一位小鵬車主在網上分享了他購買保險的經歷。購車第二年買保險,處處碰壁,過去一年,車主一共出險2次,導致某家保險公司的報價上漲至14000元,同時還要給黃牛交200元的服務費對方才愿意給他購買的機會。 
更讓人意外的是,他的車損保額才14萬,與保費的比例高達10:1。 為啥費用會這么貴?為啥保險公司依舊不愿意做? 原因很簡單,新能源汽車的維修成本太高了。 
相比燃油車,新能源汽車的集成度很高,一個零部件壞掉,整個大部件都會替換。例如,動力電池的一顆電芯損壞,直接導致整塊動力電池更換,費用高達十幾萬元。 反觀燃油車,一個普通零件很便宜,輕微的剮蹭,幾千塊就能搞定。 
并且,不少電動汽車為了降低制造成本,采用一體壓鑄。特斯拉的整個后懸架都采用這項技術,這就導致一旦發生追尾事故,即便非常輕微,整個車尾都要更換,費用高達十幾萬元。 在實際用車過程中,新能源汽車維修貴的缺點直接導致保險公司的成本升高,利潤降低。即便一輛新車2-3年不出險,但只要一次就能讓保險公司在前兩年賺取的利潤都還回來,因此保險不愿意承擔虧損的風險。 
所以,想要徹底解決新能源汽車報廢貴的問題,首先要解決新能源汽車維修貴的問題。只有維修成本降低,保險公司有了利潤,保費才會降低,車主才能最終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