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马斯克“Cybertruck能涉水”言论,一加州车主涉水时被困
4月27日消息,據外媒消息,此前在提及Cybertruck時,馬斯克曾表示Cybertruck可以像船一樣行駛,并可以跨越河流。然而,當一位加州車主真的相信了這一言論,進行涉水時,他的Cybertruck被困住了。
據悉,這位加州Cybertruck車主開啟了涉水模式,并嘗試將車輛開入水中。但根據事后的照片顯示,他的車輛陷入了淺灘之中,完全被困住了。
早前,馬斯克曾宣稱,Cybertruck“足夠防水,能短暫作為船只跨越河流”。甚至還有過更具體的描述,就是可以橫渡360米的水域,也就是得克薩斯州SpaceX星際基地和南帕德里島之間的水域寬度。
這些言論無疑為產品鍍上了一層極富吸引力的色彩,但特斯拉的官方說明卻顯露出矛盾:盡管車輛配備了通過“越野模式”激活的“涉水模式”,但保修條款明確將涉水行為排除在外。這種“鼓勵嘗試卻不兜底”的策略,本質上是將技術探索的風險轉嫁給消費者。加州車主的事故恰恰暴露了這一問題,涉水模式的設計初衷或是應對淺灘,而非深水挑戰,但馬斯克的描述模糊了這一界限。
這實際上也讓我們聯想到最近國內對于輔助駕駛的宣傳,近期,不少車企模糊了輔助駕駛等級的區別,并使用智駕等詞語來進行宣傳,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引導用戶,把輔助駕駛與自動駕駛劃等號,對道路上的所有交通參與者造成了潛在的危險。
此次事件可以說是為業界提了個醒,企業需在創新宣傳與用戶安全間尋求平衡:一是明確技術能力的邊界,避免模糊化表述引發誤解;二是強化用戶教育,幫助消費者理解功能限制。同時,企業也需以更審慎的態度對待宣傳話語,而公眾則需在技術崇拜中保持清醒,真正的創新,不應建立在對風險的漠視之上。
相關文章:
- AI陪伴如何更具情緒價值?最新研究稱冒充人類會讓聊天更走心
- 適馬17mm F4、50mm F2、23mm F1.4規格曝光 或CP+前后發布
- 沒想到,我竟然被飛利浦騙了這么多年!多虧嘎子的提醒
- 曝日月光25%系統級封裝產能將移出中國大陸,或在越南建廠
-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美取消相關對華經貿限制措施情況答記者問
- 海盜船推出96GB DDR5內存套裝:雙48GB,頻率可達DDR5
- 宜家推出智能空氣質量監測儀 支持APP跟蹤檢測可智能家具聯動
- 停車玩手機也算“分心駕駛”!小心罰款扣分
- “銘記英雄——飛虎隊在廣東”歷史圖片展在廣州開幕
- OPPO Find X6系列通過3C認證,最高支持100W超級快充,或將3月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