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發表
時值年尾,又到了一年一度盤點的時刻。今天呢,就來跟大家談一談過去這一年,在數字辦公領域的一些變化。說實話,不同于手機、外設這種偏向于消費者的領域,在談到數字辦公時,我們總會有一個感覺,那就是“沒有變化”。確實,相對于消費領域,辦公領域的發展歷來是比較緩慢的,但是當我們深入地去拆解整個領域的時候,其實會發現,隨著AI技術的介入和落地,數字辦公領域依舊有著不小的發展和變化。
數字說話,穩步發展
我們先通過一組數據,來整體看下過去一年數字辦公市場的變化。根據艾媒咨詢的數據,2023年中國協同辦公平臺市場規模達到了102億元,同比增長28.1%。這一增長趨勢主要得益于疫情后企業對高效、低成本辦公模式的接受度提升。在2019年至2022年間,疫情推動了協同辦公平臺的滲透和相關市場的發展,但隨著企業對數字化轉型的重視,協同辦公的優勢愈加明顯,在疫情之后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采納這種新型的工作方式。
艾瑞咨詢:2024年中國協同辦公平臺行業研究報告
同時,艾瑞咨詢預測,協同辦公市場將持續保持增長,預計每年的增速將保持在15%以上。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企業需求的多樣化,協同辦公平臺將不斷演化,提供更為全面和高效的解決方案。企業在日常運營中面臨的審批流程、資產管理、業務管理以及信息交流等需求,將促使市場上出現更多以平臺化服務為核心的辦公協作綜合平臺。這些平臺通過整合即時通訊、協作審批、會議協同及文件共享等功能,幫助企業實現更高效的工作流程,進一步提升運營效率和團隊協作能力。
另外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化辦公的應用場景也將日益多元化。企業將更加注重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確保核心數據的安全性。同時,用戶體驗將成為企業選擇協同辦公產品的重要考量因素,工具的易用性、功能的完備性和操作的流暢度都將直接影響企業的決策。數字辦公在持續發展的同時,也將面臨諸多機遇與挑戰,企業需緊跟技術發展步伐,關注員工需求和工作生活平衡,以更好地應對市場挑戰。
AI技術持續落地,在線會議效率升級
在即將過去的這一年,放眼全行業,AI都成為了繞不過去的一個概念。并且與過去更多地停留在書面有所不同的是,得益于大模型的全面發力之下,AI前所未有地接近落地狀態。而在AI技術的加持下,數字辦公領域也持續轉變,遠程辦公等模式不斷發展,跨地域協作銷量也不斷提升。
比如Microsoft Teams,就通過集成AI功能,提供了智能化的會議體驗。例如,Teams的AI功能能夠實現更智能、更互聯的工作,通過AI技術提升人機交互能力,降低辦公軟件使用成本。此外,Teams AI庫簡化了使用AI組件生成智能Microsoft Teams應用程序的過程,提供了用于訪問和操作數據的API,以及一系列用于創建自定義用戶界面的控件和組件。這些功能使得Teams能夠為用戶提供更智能的協作工具和個性化的使用體驗。
再比如Slack通過AI賦能加快了工作進度并節省了時間。Slack AI可以搜索公共對話和共享文件,準確找到用戶需要的內容。比如用戶可以使用“一季度的銷售策略是什么?”這種模糊的提問,Slack AI可以通過匯總檢索日常消息內容,來為用戶提供答案,提高工作效率。
而Zoom AI Companion更是通過生成式AI來成為日常工作小助手。比如,它可以自動總結,來確定當前最重要的事項,并在團隊聊天信息、電子郵件、日歷、會議和文檔中獲取所需的信息。同時,Zoom AI Companion還能夠總結長篇文檔,快速了解要點和行動項目,而無需閱讀整個文檔。
可以看到,借助AI技術,為用戶提供了更加智能化和個性化的辦公體驗,能夠幫助用戶從繁雜的事務中釋放出來,提供工作效率,同時增強團隊之間的協作能力。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相信,接下來AI技術將在數字辦公領域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從軟件到硬件,AI的全面介入
落地AI的,不僅僅是在在線會議等軟件層面,在一些相關硬件產品上,我們同樣看到越來越多AI技術的介入。
在InfoComm China 2024展會上,羅技展示了其AI攝像頭和全系攝影島產品。這些設備不僅提供了優質的畫質,還通過AI技術優化了會議體驗。例如,AI攝像頭能夠智能追蹤會議中的發言人,自動調整焦距和視角,確保遠程參會者始終處于畫面中心。此外,AI技術還能夠幫助降低背景噪音,增強語音清晰度,使得遠程溝通更加流暢。
Newline推出的NX系列云會議平板同樣集成了AI技術,提升了會議的智能化水平。這些會議平板通過AI算法優化視頻和音頻質量,提供更加清晰的會議視圖和更準確的語音識別。AI技術還使得會議平板能夠自動識別會議室環境,調整屏幕亮度和色彩,以適應不同的光線條件,從而為用戶提供更舒適的視覺體驗。
可以看到,隨著AI技術的加入,可以極大地簡化會議體驗,盡可能減少、甚至無需人工干預,你都可以獲得一個最佳的會議效果。提升體驗的同時,同樣可以提高會議效率。
同時,得益于新技術的加持,我們也在這一賽道看到了更多新玩家的加入,比如Insta360,這家專注于全景相機的企業,在今年也加入到了視頻會議設備的賽道。實際上在更早之前,Insta360就曾推出適合單人使用的會議攝像頭,而在今年年末,Insta360更是推出了適合中小型會議室的AI雙攝視頻會議一體機Connect。該設備集成了4K雙攝像頭和14陣列麥克風,支持AI超分辨率和智能音頻處理,能夠實現高清視頻和清晰語音,兼容主流會議平臺,并支持發言人自動追蹤和多種會議模式,簡化了操作流程,提升了會議效率。
提到辦公硬件,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點,應該就是AI PC了。除了英特爾Ultra之外,高通在今年IFA展期間就帶來了驍龍X Plus 8核平臺,而AMD也在ChinaJoy期間發布了銳龍AI 300系列處理器,都著力在AI領域,在今年為AI PC帶來新的高度,為日常辦公帶來不同于過往的體驗。
其實我們從數據也能夠看到這一趨勢,Canalys預測,2024年將有5000萬臺PC具備AI功能,并集成專用的AI加速器。中國區AI PC的出貨量在2024年1-10月已超過80萬臺,預計全年將超過百萬臺。AI PC不僅在性能上有所提升,還在能效比和智能化方面取得了突破。
無論是前文提到的視頻會議軟件、視頻會議系統,還是AI PC,在過去這一年都經過了全面的AI化。我們也可以預見,以AI賦能,提升會議效率,也將必然成為接下來的趨勢,AI+硬件+協同辦公軟件,三者結合,帶來遠程會議、混合辦公的新體驗。
遠程辦公、混合辦公加速落地
遠程辦公軟件、遠程會議系統,這些軟硬件的發展,最終在這幾年帶來了一個新興事物,那就是混合辦公。在過去幾年,由于外在因素的影響,諸多企業不得不選擇遠程辦公、混合辦公作為日常辦公形態,以應對當時的困境。但隨后,這種辦公模式的優點漸漸顯現出來,于是,常態化遠程辦公、混合辦公成為了不少企業的選擇。這也令更多企業開始重新思考辦公形式。隨之而來的,辦公空間的設計優化,推動靈活、智能化的辦公環境,如智能會議室、互動數字白板等設備的普及。
并且不僅僅是在國外,國內也有先鋒企業開始了混合辦公的嘗試。比如攜程和去哪兒網就開啟了混合辦公的嘗試,并取得了顯著成果。
以攜程為例,早在2022年2月起,公司就實行了“3+2”的靈活辦公模式,并開啟了一場超過1600人參與的混合辦公測試,參與測試的員工每周有三天在公司工作,兩天在家辦公,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攜程表示,經過測試對比,一周三天在公司工作,兩天居家辦公的混合辦公模式要比一周五天在公司工作的模式創造更多利潤,同時顯著降低員工的離職率,進而為公司每年節省數百萬美元的人力開支。
于是在今年二月份,攜程宣布在全公司推行混合辦公制度。自2024年3月1日開始,每周三、周五,公司各事業部、職能部門可根據實際管理需求,實行或逐步推行1-2天的混合辦公。
去哪兒網也采取了類似的混合辦公模式,今年7月9日,去哪兒CEO陳剛發全員信宣布,從7月15日起,每周三、周五,員工可以靈活選擇辦公地點,并且員工按規定混合辦公,無須任何申請審批。
實際上在正式施行之前,去哪兒網同樣自2023年10月起,開始了為期9個月的混合辦公試驗。回收數據顯示,員工對混合辦公的各個維度反饋積極——超過九成的員工認為混合辦公后幸福感有明顯提升,員工主動離職率在混合辦公后下降了三成。
或許是巧合,目前國內正式實施這種混合辦公模式的兩家企業均為在線旅游服務企業,或許能夠開展這種辦公形式,一定程度上與其本身的業務類型分不開。但無論如何,最終結果來看,這種辦公方式可以有效舒解員工的情緒,提高工作效率。
并且隨著AI等技術的加入,空間、時間越來越不會成為辦公的一個限制條件,而我們也相信,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我們或許能夠看到更多的公司選擇這樣一種辦公形式,給予員工更加舒適的辦公體驗。
數字辦公的未來展望與發展方向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AI等技術的不斷落地,數字辦公將朝著更加個性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企業將通過數字技術為員工提供更加靈活、舒適的工作環境。例如,基于大數據和AI的智能辦公系統將根據員工的工作習慣、任務性質等個性化需求,推薦最佳的辦公模式和環境設置。
VR和AR這樣的虛擬技術的應用,也可能會帶來虛擬辦公空間的概念,打破物理空間的限制,為員工提供沉浸式的工作體驗。
同時,隨著技術迭代,針對不同行業,數字辦公也會有更加細化的分類、發展。比如在金融行業,通過AI算法,銀行能夠更準確地評估貸款申請者的風險,提高決策效率;在制造業,AI技術被用于預測性維護、供應鏈優化和智能制造;在教育行業中,AI技術被用于個性化學習和智能評估……
簡單而言,數字辦公的未來將更加注重個性化和智能化,通過AI技術的應用,企業能夠為員工提供更加靈活、舒適的工作環境,同時提高工作效率和團隊協作能力。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預計未來數字辦公將在更多領域展現其價值。
寫在最后
在即將過去的2024年,AI技術持續落地,為數字辦公注入了新的動力,并以此為契機,推動企業尋找辦公本新形態,旨在為員工帶來靈活、智能化的辦公環境。但帶來機遇的同時,也伴隨著一系列的挑戰。
接下來,無論是企業本身,還是數字辦公方案提供者,都需要持續創新,才能在AI全面普及的時代,尋找到更適合自己的辦公形態。當然,我們也期待,AI能夠加速落地,為包括數字辦公在內的每個領域,都將帶來一個新的未來。
隨機閱讀
熱門排行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