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娛樂 >>正文
2025年6月正式发布!小米首款SUV YU7曝光
娛樂816人已圍觀
簡介小米第二款車——YU7,終于正式露面。就在昨晚工信部官網新車申報欄,放出了一批新車申報公告,其中就有小米YU7的高清照片。和小米SU7不同,小米YU7定位中大型純電SUV。在外觀設計上,采用了和小米S ...
小米第二款車——YU7,終于正式露面。
就在昨晚工信部官網新車申報欄,放出了一批新車申報公告,其中就有小米YU7的高清照片。
和小米SU7不同,小米YU7定位中大型純電SUV。在外觀設計上,采用了和小米SU7類似的設計細節,例如車頭造型和前大燈。如果將車身遮住,很難分辨它到底是SU7還是YU7。
不過,從A柱向后開始,這輛車的設計就明顯不同了。
鑒于SUV的車型定位,YU7的車身更高,這樣就能讓車內的頭部空間更加充裕。而飽滿的后輪拱則很像保時捷“青蛙腿”,個性且運動。
新車采用了彈出式門把手,并且設計了全新的輪轂造型,一共有四種,供不同配置選裝。車頂依舊安裝了激光雷達,說明小米的智駕大方向并未改變。
新車的尾部依舊是環狀半封閉的貫穿式LED尾燈,相比SU7面積更大,辨識度更高,讓車尾的視覺重心更加向上。
雖然內飾尚未公布,但參考此前流出的諜照,以及小米SU7的中控,大概率還是原來的設計風格,只在一些細節方面進行提升。有可能會在駕駛臺擋風玻璃下方,安裝一塊貫穿式大屏幕,兼顧儀表、導航等信息的顯示功能。
工信部官方網站也公開的小米YU7的動力參數:雙電機車型前后電機最大功率分別為220/288kW,最大綜合功率508kW,最高車速為253km/h。電池方面則是將搭載江蘇時代生產的三元鋰電池。
據估計,小米YU7的直接競爭對手為特斯拉Model Y,而它的售價也將在25-35萬元之間。等明年6/7月份,小米YU7上市,正好趕上全新Model Y的上市,兩臺車直面競爭,誰贏誰輸,答案還有半年就能揭曉。
Tags:
相關文章
這種綠葉膳食纖維是芹菜4倍,鈣是牛奶2倍!吃一口嘴里像是“開了空調”
娛樂如果說夏天有屬于自己的味道,那一定是薄荷味的。炎熱的天氣里,一杯冰鎮的薄荷檸檬水,或是一塊清涼的薄荷糖,都能瞬間趕走悶熱,帶來一絲沁人心脾的涼意。
社交平臺上各種薄荷系列的飲品,比如薄荷拿鐵、輕椰薄荷冰奶、薄荷奶綠、薄荷冰沙等,都很受歡迎,每一款光聽名字就很清涼。薄荷為啥吃上就感覺涼涼的,營養價值又怎么樣呢?
口腔里的“清涼魔法”
源于這種成分
薄荷也叫番荷菜、升陽菜,為唇形科薄荷屬的植物,平時在冷飲、菜肴、口香糖中,時常會看到薄荷的身影,甚至它還是牙膏的“最佳配角”。只要是有薄荷的東西,入口后都會感到一陣明顯的清涼,就好像在嘴里“開了空調”。
薄荷的特殊味道和滋味主要來自它含有的薄荷醇、薄荷酮、百里香酚、香芹酚等揮發性成分,其中“薄荷醇”與我們感受到的清涼感關系密切。
薄荷醇也叫薄荷腦,是一種單萜類有機化合物,分布于薄荷的莖和葉中,約占 62%~87%。它能通過“控制”神經系統,讓我們感覺到涼爽。
“涼”是對溫度的一種感覺,在我們的皮膚和黏膜上,分布著一類特殊的蛋白質,它們像是身體的“溫度傳感器”,負責感知外界的冷熱變化。其中,有一種名為“瞬時受體電位(TRP)通道亞家族M成員8(TRPM8)”的受體,它就像一個對“冷”特別敏感的警報器。在生理條件下,當溫度下降到約25~28℃以下時,TRPM8 受體就會被激活,產生構象變化,形成一個允許鈣離子等陽離子內流的通道,從而使神經元去極化,向大腦發送“冷”的信號,于是我們便感覺到了涼意。
而薄荷中的薄荷醇,同樣具有激活 TRPM8 受體的作用,也可讓我們感受到涼意。低濃度的薄荷醇可通過作用于TRPM8,快速增加細胞內鈣離子濃度,誘導接觸部位產生冷感。
因此薄荷給我們帶來的涼意,并不是它真的具有帶走熱量、降低溫度的功效,而是薄荷醇帶來的感官上的“欺騙”,即便周圍環境溫度并未改變,也能讓我們感受到一股清涼之感。
并且,有研究發現,薄荷醇無論是內用還是外用,都能讓人“涼快”!但如果使用過多可能會產生刺激或灼熱感,還可能會出現過敏反應。
被忽視的“營養尖子生”
多種營養超越常見蔬菜
在餐桌上,薄荷葉很少會納入常規菜肴食譜中,大多用作點綴或調味。其實,薄荷對菜肴的貢獻不僅在于增色、增香,營養上更是“碾壓”了許多常見蔬菜。
薄荷的品種很多,我們日常食用和烹飪中最常見的主要有兩個品種:胡椒薄荷(Peppermint,也叫辣薄荷、椒樣薄荷)和綠薄荷(Spearmint,也叫留蘭香、香薄荷)。前者薄荷醇含量較高,有胡椒風味、香氣濃而不烈、涼感更強;后者味道更清甜、柔和,常用于菜肴和口香糖。
1
蔬菜中“高膳食纖維”的榜樣
膳食纖維是腸道健康的“守護神”,提到補膳食纖維,很多人會傾向于選擇芹菜、韭菜、羽衣甘藍這類口感略糙的蔬菜,它們的總膳食纖維含量分別為1.6克/100克、2.5克/100克、4.1克/100克。
而新鮮綠薄荷的總膳食纖維含量高達6.8克/100 克,是芹菜的近4倍,胡椒薄荷的膳食纖維含量更高,為8克/100克。充足的膳食纖維有助于促進腸道蠕動,增強飽腹感,并對維持血糖穩定有積極作用。
2
“高鉀食物”隱藏王者
說到補鉀的食物,香蕉是大家的心頭好,而薄荷的鉀含量一點也不遜色于香蕉,也是補鉀的推薦選擇。每100克新鮮綠薄荷和胡椒薄荷分別含有高達458毫克、569毫克的鉀,而同等重量的香蕉鉀含量為256毫克,薄荷的鉀含量幾乎是香蕉的近2倍。
飲食中多補鉀對于維持人體體液平衡、神經傳導和正常的血壓水平至關重要。
3
高鈣食物,遠超牛奶
提到補鈣,牛奶是大家公認的標桿,市面上的牛奶鈣含量多為100~120毫克/100克。然而,新鮮綠薄荷的鈣含量高達199毫克/100克,胡椒薄荷的鈣含量更是優秀,為243毫克/100 克。
由此可見,同等重量下薄荷的鈣含量幾乎是牛奶的兩倍。雖然在吸收率上薄荷比不上牛奶,但勝在含量高,也是補鈣的極佳選擇。
4
葉酸含量豐富
葉酸在細胞的生長和分裂方面至關重要,特別是對孕期女性尤其關鍵,如果備孕和孕期缺葉酸,會增加胎盤發育不良、胎兒畸形以及流產的風險;不僅如此,對于一般人群而言,葉酸也同樣重要,能降低同型半脫氨酸水平,進而減少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
胡椒薄荷和綠薄荷都是葉酸的良好來源,每100克含有105~114微克的葉酸。這個含量比小白菜、生菜、韭菜、蒜苗、圓白菜等都要高,是它們的2~5倍,也比很多常見水果都高。
5
豐富的維生素C
每100克新鮮綠薄荷含有13.3毫克維生素C,這比很多常見綠葉菜都高,比如油麥菜、穿心蓮、大白菜;胡椒薄荷的維生素C更高一些,為31.8毫克/100克,雖然這個含量不如獼猴桃,但也相當可觀,與柑橘類水果相當。
維生素C是強大的抗氧化劑,能維持身體抵抗力、利于骨骼健康、保護皮膚健康、促進膠原蛋白的合成,還能改善鈣、鐵、葉酸等營養的吸收利用率。
除了以上營養,薄荷中的薄荷多糖、黃酮類、黃酮烷類以及多酚類可發揮抗氧化作用。作為深色綠葉菜,薄荷的β-胡蘿卜素含量也很豐富,比如每100克胡椒薄荷的β-胡蘿卜素含量高達6290微克,比胡蘿卜還高。這種成分不僅能對眼部健康有益,也能預防很多疾病。有一些流行病學研究表明,食物中的β-胡蘿卜素與心血管疾病和一些癌癥風險之間存在負相關關系。
由此可見,薄荷在鉀、鈣、膳食纖維、葉酸、β-胡蘿卜素等關鍵營養上,其含量不僅豐富,甚至遠超很多常見蔬菜,真是日常被忽視的“營養尖子生”啊!
至于薄荷的熱量,味道清香的綠薄荷為44千卡/100克,在綠葉菜中屬于中上等水平,比大白菜、小白菜、芹菜、菠菜等常見蔬菜都高一些,胡椒薄荷的熱量更高,為70千卡/100克。即便如此,薄荷通常是作為香料或配菜使用,一次的攝入量有限,不用擔心會影響體重。
薄荷的常見“絕美”吃法
1
炒菜做湯
薄荷也能像很多常見綠葉菜一樣炒菜、做湯,比如炒雞蛋、酥炸薄荷葉、薄荷綠豆粥、薄荷炒牛肉等,不過得選對品種。
目前普遍認為中國薄荷屬植物有12種,品種以胡椒薄荷、留蘭香薄荷(綠薄荷)、野薄荷、普列薄荷、水薄荷、巧克力薄荷等為主。其中普列薄荷不能食用,常用于工業薄荷醇的提取及果園驅蟲;野薄荷全株可提制薄荷油、薄荷腦,廣泛用于醫藥、食品及化妝品的芳香劑和調味劑;巧克力薄荷常用于西餐和燒烤,也可用于甜點糖果,奶昔飲料也可適量加入;留蘭香薄荷適合用來做菜;胡椒薄荷或水薄荷適合調味、做湯。需要注意的是,薄荷的部分風味成分受熱易揮發,在烹調過程中建議后期再放薄荷。
2
涼拌薄荷
直接涼拌是最能保留薄荷營養和原始風味的吃法。將新鮮的留蘭香薄荷葉洗凈,與黃瓜絲、小番茄、雞絲或蝦仁等食材混合,再配以簡單的油醋汁(橄欖油、檸檬汁、少許鹽和黑胡椒),就是一道完美的夏日沙拉。
3
薄荷水
將幾片新鮮薄荷葉和檸檬片一同放入涼白開中,可稍微用勺子背擠壓一下薄荷葉,讓香氣更好地釋放。無需加糖,就能獲得一杯清爽提神的夏季飲品,在補水的同時還有絲絲清涼。
3
薄荷綠茶
泡好的綠茶放涼后,加入新鮮薄荷葉浸泡。既能感受薄荷的清涼,又能攝入茶多酚,還能補水,一舉三得!
總結:
綠油油的薄荷是獨屬于夏天的味道,薄荷葉能帶給我們的不只是那一抹清涼,還有豐富的營養。做菜、泡茶、飲水時加上一把,便可瞬間打開味蕾,清爽宜人。 【編輯:劉陽禾】 ...
【娛樂】
閱讀更多曝小米16將搭載6800mAh電池,小屏手機也卷上長續航賽道了
娛樂根據數碼博主@智慧皮卡丘的獨家爆料稱,小米16將在9月發布,首發搭載驍龍8 Elite2,目前正在測試100W快充+6800mAh電池的組合。如果消息屬實,那么相比于小米15的90W快充+5400mA ...
【娛樂】
閱讀更多鴻蒙電腦現場首發上手:有什么不一樣,適合哪些人?
娛樂...
【娛樂】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Redmi Note 12R或首發驍龍4 Gen 2處理器 SoC采用三星4nm制程工藝
- 蘋果自研基帶不給力:iPhone SE4將延期發布
- Meta為印度XR項目開發者提供25萬美元資金支持
- 奔馳發布E級旅行 有望2024年引入國內
- 三星Galaxy Z Flip5真機疑似曝光,不規則大副屏很醒目
- 奔馳發布E級旅行 有望2024年引入國內
- 紅魔8S Pro游戲手機官宣7月5日發布,或將搭載高頻版驍龍8 Gen 2
- 寶馬預熱M5旅行版 高性能旅行車即將到來
- 名爵MG Cyberster純電跑車將亮相古德伍德速度節 有望年內上市
- 比亞迪全新混動平臺DM
- 舒爾Shure SE846二代清澈版耳機,618直降千元,現貨開搶
- 疑似索尼Xperia Pro
- 蘋果M3處理器將于明年發布:搭載3nm制程,為A17讓路
- 全球獨立顯卡一季度銷量同比暴跌53%:英特爾逆勢創歷史新高
- 勒芒24小時耐力賽期間 標致多款混動/純電車型亮相
- 適馬發布14mm F1.4超廣鏡頭 光圈創同類鏡頭新高
- Meta展示自研生成式AI工具,計劃全面加碼將AI與元宇宙結合
- 618入手致態TiPro7000:讓4K與8K視頻剪輯游刃有余
- 別克E4信息公布 定位中大型轎跑SUV
- 蔡司或將停止生產攝影鏡頭 Batis等系列產品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