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困难失能老人可申请集中照护服务补助
經濟困難,身體又失能,這樣的老人養老問題如何解決?昨日從市民政局獲悉,根據我市剛剛下發的《關于做好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集中照護服務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可根據自身情況和個人意愿選擇入住養老機構,并向戶籍所在區民政部門申請集中照護服務補助。
據介紹,《通知》明確集中照護服務對象范圍。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主要是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且自愿入住養老機構的失能老年人(經評估為中度失能、重度失能、完全失能的老年人)和高齡老年人(年齡在8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即集中照護服務對象分為兩種情況:我市戶籍6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且屬于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員,經評估確定為完全失能或者重度失能或者中度失能等級的老年人,自愿入住養老機構滿30天;我市戶籍8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且屬于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員,自愿入住養老機構滿30天。長期護理保險參保人員已經通過基金支付基本護理服務費用的,不納入本補助范圍。
與此同時,《通知》確定集中照護服務標準和補助標準。原則上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集中照護服務標準不得超過我市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和全護理照料標準的總額。對入住養老機構的經濟困難老年人等群體的補助標準,按照集中照護服務標準與我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差額確定,并相應扣除其本人已獲得的養老服務補貼、養老護理補貼和殘疾人“兩項補貼”。
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可根據自身情況和個人意愿選擇入住養老機構。對需要進行失能等級評估的,戶籍所在區民政部門應當委托評估機構,在5個工作日內組織開展評估,確定其失能等級。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在入住養老機構滿30日后,由本人或代理人向戶籍所在區民政部門申請集中照護服務補助。補助金從申請人入住養老機構當月起算,并于次月按月支付到其本人賬戶。
為了讓服務不“縮水”,區民政部門還要定期對收住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的養老機構進行績效考核,考核指標包括但不限于收住對象人數、對象滿意度、日常抽查檢查、服務質量日常監測情況等。各區可結合績效考核結果和當年安排用于支持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集中照護服務資金情況,對養老機構發放績效補貼,績效補貼總額不得超過向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實際發放集中照護補助金總額的30%。對績效考核結果為“合格”的養老機構發放績效補貼,原則上以6個月為一個周期,根據機構申請審核發放。(記者 韓雯)
相關文章:
- 谷歌眼鏡項目終止,資源轉向開發“AR版安卓”
- 長安啟源A07預告圖 定位中大型轎車
- 努比亞AR眼鏡nubia Neovision Glass開啟預約,售價2999元
- 小米最便宜智能電視EA32發布新款,四核CPU首發價599元
- 疑似OPPO K11新機完成入網審批 直角邊框或搭載天璣9000處理器
- 英特爾宣布完成世界第一超算:速度達200億億次,19.9PB內存
- 色盲、色弱友好!三星顯示產品將內置SeeColors模式
- 蘋果下半年產品線路曝光,秋季將發布三款手表
- 17歲女孩邊充電邊玩iPhone遭電擊,蘋果客服回應
- 希捷FireCuda 540 SSD現身電商平臺:最高2TB可選,10GB/s傳輸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