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焦點 >>正文
GoPro发售Hero13 Black变形镜头附加镜,相机秒变宽银幕效果
焦點964人已圍觀
簡介在DJI、Insta 360兩個中國企業步步緊迫下,GoPro日子越發不好過,為了應對挑戰它推出了一款針對Hero13 Black設計的變形鏡頭附加鏡——Anamorphic Lens Mod,能夠讓 ...
在DJI、Insta 360兩個中國企業步步緊迫下,GoPro日子越發不好過,為了應對挑戰它推出了一款針對Hero13 Black設計的變形鏡頭附加鏡——Anamorphic Lens Mod,能夠讓運動相機瞬間實現寬銀幕效果,定價130美元。
根據GoPro官方介紹,Anamorphic Lens Mod是一款Hero13 Black專用鏡頭附加鏡,在運動相機安裝附加鏡后會自動切換變形鏡頭模式,輸出21:9的寬銀幕視頻,不過官方沒有說明附加鏡的變形系數,拍攝寬銀幕視頻時是否利用了整個傳感器。
Anamorphic Lens Mod尺寸非常巨大,正面幾乎有相機的2/3大小,并會突出機身之外,很可能影響相機安裝兔籠,不過附加鏡具備了防水功能,表面使用了疏水性鍍膜,拍攝時遇到強光時能夠變形鏡頭標志性的橫向拉絲炫光,至于能否橢圓形的焦外光斑,實在不好說了,至少從GoPro的樣張中沒有看到。
在推出Anamorphic Lens Mod之前,GoPro已經推出了超廣角、微距鏡頭附加鏡以及ND濾鏡套裝,其中超廣角附加鏡能夠提供177°視野,微距附加鏡的對焦距離縮短到默認鏡頭的1/4,ND濾鏡共有ND4、ND8、ND16和ND32??梢哉f,GoPro把第三方配件的活都干。只是GoPro設計Hero13 Black之時已經考慮到推出多款附加鏡了,為何不把Hero13 Black做成可換鏡頭呢,這樣鏡頭可以做得更為小巧、緊湊,說不定能吸引更多用戶。
除了新附加鏡外,GoPro還推出了白色版Hero13 Black,新機采用了白色外殼,但有黑色得屏幕與鏡頭存在,稱它為熊貓版更合適一點。
Tags:
相關文章
東西問丨馬志明:相聲能否成為“中西共笑”的語言?
焦點中新社天津6月29日電 題:相聲能否成為“中西共笑”的語言?
——專訪相聲表演藝術家馬志明
中新社記者 王君妍 周亞強
相聲,作為中國傳統語言藝術的重要門類,歷經百余年傳承演變,逐漸發展為深受大眾喜愛的表演藝術形式。它不僅承載著中國人獨特的幽默智慧與語言審美,也成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體系中極具辨識度的“聲音符號”。
近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相聲”代表性傳承人之一、相聲表演藝術家馬志明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圍繞“馬氏相聲”的風格脈絡、天津與相聲的雙向滋養、傳統與創新的平衡之道,以及相聲“出?!钡默F實可能等話題,分享他幾十年舞臺經驗與文化思考。
視頻:【東西問】馬志明:相聲能否成為“中西共笑”的語言?來源:中國新聞網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馬氏相聲”有何特點?
馬志明:“馬氏相聲”是一種風格的傳承。我的家族成員從藝至今已150多年,馬氏相聲則傳承了134年。從我爺爺馬德祿起,就將“清門相聲”與“渾門相聲”兩大傳統風格融匯,形成了“清渾合流”,繼而影響到我父親馬三立,再傳到我這一輩。
“馬氏相聲”講究四個方面:內容“俗不傷雅”,說的是老百姓的事,但不粗俗低下;風格“謔而不虐”,善于諷刺,但點到為止;口味“咸淡見義”,既有知識性、思想性,又兼具娛樂性和市井煙火;表演“似我非我”,演員將人物演到骨子里,但又不完全代入自己。
我寫的《糾紛》這段相聲,就是個典型例子。有一次演出結束后,我前往治安派出所探望幾個和我相熟的民警,正好撞見兩個因為唾沫星子起了爭執的小伙子吵得不可開交,誰也不讓誰,最后被勸進屋冷靜。警察說:“你們先歇歇。”一頓茶水、一點時間,兩人也就各退一步了。
我當時在旁邊觀察,回家后一口氣把這個場景寫下來作為初稿。我將吐唾沫改成一個人推著自行車軋了對方的腳,后來幾番改寫,又到街頭體驗更多真實的爭執語言,設計角色的聲音差異——一個細聲尖氣,一個粗聲大嗓,又融合警察調解的智慧語言,才形成了今天觀眾熟知的《糾紛》。
馬志明(左一)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 中新社記者 佟郁 攝
中新社記者:為什么說天津這座城市滋養了相聲?相聲又如何塑造了天津的文化氣質?
馬志明:天津是中西文化的交匯點,也是大運河與海河文化的交融地,五方雜處,語言豐富,人又愛“找樂”。我父親馬三立常說,他這一輩子堅持在天津演出,就是因為天津觀眾懂相聲、愛相聲,是“知音”。
觀眾的存在,促進了相聲的發展,也塑造了天津的語言生態。天津人說話幽默,飯桌上、課堂上都能“順嘴來一段”。這種文化氛圍,既是“熏”出來的,也是一代代演員、觀眾共同“磨”出來的。
過去很多觀眾不是來聽新段子的,而是幾十年如一日,聽“馬家的老活兒”。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老觀眾姜大爺,我父親的每一場演出他都來,姜大爺80多歲時還讓孫子推著車到劇院聽我父親說相聲。觀眾與演員之間的感情,早已超越了“買票與被取悅”的關系,成為一種文化上的共同體。
2017年2月11日,被譽為“天津第一茶館”的百年謙祥益文苑客座滿堂,許多市民及游客到此喝茶,聽相聲,感受天津“曲藝之鄉”的文化魅力。在百年綢緞老店謙祥益原址上建成的謙祥益文苑,有著“天津第一茶館”之稱,天津眾多相聲名家均在此演出。 中新社記者 佟郁 攝
中新社記者:傳統相聲如何適應當代快節奏的傳播語境?
馬志明:過去說一段相聲可能二十分鐘才抖出一個包袱,但觀眾照樣樂得不行?,F在短視頻時代,有人希望“三秒一個包袱”,甚至剪輯成“包袱合集”。
但相聲真正的魅力不是在于“抖”多少個包袱,而在于“包”得巧不巧?!鞍ぁ钡糜袖亯|、有語境、有節奏、有層次——好比吃包子,皮得發面,餡得合口,得先用一層一層的語境把它“包”起來,最后再揭開“底包袱”,觀眾才會覺得有回味、有驚喜。
要是一上來就抖包袱,就像把包子剝了皮、拎出一團餡往嘴里塞,吃著沒層次、也沒意思。好的相聲,得是熱騰騰一口咬下去,面香餡足、還得有點“湯汁兒”,才算過癮。
比如《五味俱全》,既保留了傳統相聲一貫講究的結構完整、節奏清晰和包袱設計的層層遞進,也加入了許多超出現實邏輯的幻想情節——五味大俠登上珠穆朗瑪峰、與“四大魔頭”斗法、將大鹽坨子一腳踢進太平洋,引出“海水為什么是咸的”這一荒誕設定。
這種充滿想象的段子在當時的相聲舞臺上幾乎沒有先例,很多人說它像“相聲里的漫威”。這個段子當時得到我父親馬三立的高度認可,他說“這段子將來我也想說”,還把戴了一輩子、刻著他名字的金戒指送給我以示鼓勵。
中新社記者:相聲的幽默邏輯能否跨越語言與文化邊界?
馬志明:喜劇各有各的打法,但從根子上講,幽默是共通的。相聲講“逗哏”與“捧哏”,日本漫才講“耍笨”與“吐槽”,其實邏輯結構非常相近。兩者都講究節奏和角色分工,目的都是“在對話中制造意外與笑點”。
但區別也很明顯。日本漫才更依賴快速節奏、直白的沖突輸出,而馬氏相聲更講究“鋪平墊穩”,從聊天中自然轉入段子?!奥犓屏奶?,實為表演”。
我記得有一年,一位專門研究幽默文化的美國學者來到我們的小劇場里。他聽不懂中文,但還是笑了。他笑的不是語言本身,而是人物關系、語氣鋪墊、情緒轉折,那個“勁兒”他能感受到。這時候,語言真成了障礙嗎?我看不見得。
關鍵是要找到文化之間的“共情點”。比如家庭關系、代際沖突、小人物的無奈,這些全世界都懂。如果能在這些層面上講故事,相聲就有希望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中西共笑”的藝術形式。
當然,這對我們演員的要求也更高了。你得會講段子,也得明白別人的笑點在哪兒;你不能光想著輸出傳統,還得琢磨怎么“翻成別人聽得懂的邏輯”。這不是削足適履,而是文化互通的能力。
中新社記者:相聲如何在堅守傳統的基礎上煥發新生?
馬志明:當今時代對相聲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會。傳統段子不能變成“博物館里的文物”,也不能只靠“情懷”吃飯。相聲演員不能怕“改”,但也不能亂“改”。
一方面要“守”,守住基本功,守住語言邏輯,守住“說學逗唱”的根本;另一方面也要“變”,要會用現代的媒介語言、掌握跨界的創作方式。
讓我印象很深的一次,是和京劇演員王珮瑜合作《文圖會》。原本我以為相聲和京劇是兩條路,但沒想到這兩門傳統藝術合在一起,在舞臺上有一種出人意料的契合感。
這場演出的觀眾來自全國各地,還有從加拿大飛回來的。這讓我特別感慨:相聲的影響力,已不只是“北方的笑事兒”。有南方觀眾跟我說,雖然有些典故不熟,但聽著別致、新鮮,還很“解渴”。
2013年8月4日,首屆西岸·馬三立城市舞臺戲劇展在天津大禮堂啟幕,京劇界、曲藝界聯袂演出墨殼原態舞臺劇《烏盆記》,“少馬爺”馬志明(左一)親自掛帥飾演劇中人物,重現上世紀三十年代津門藝文原生態。 中新社記者 佟郁 攝
這類“跨界”,不是“為了混搭而混搭”,也不是追趕潮流,而是真正試圖探索傳統藝術的新邊界。你得先守住相聲的表演基礎、舞臺邏輯,再去嘗試與別的藝術門類合作,才能做到“合”而不“雜”。
最后,我希望觀眾們笑口常開、一順百順、多聽相聲。只要相聲還有人愛聽,它就能在新時代“活下去、火下去、傳下去”。(完)
受訪者簡介:
馬志明。中新社記者 佟郁 攝
馬志明,國家一級演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相聲)代表性傳承人。相聲泰斗馬三立長子,馬氏相聲的第三代傳人。
馬志明于1957年考入天津戲校學武花臉,1962年調入天津市曲藝團正式說相聲,1986年由相聲大師侯寶林代拉收為師弟,拜已故相聲前輩朱闊泉為師。馬志明自幼打下堅實相聲功底,深得“馬氏相聲”真髓,不僅繼承其父馬三立的文哏表演,更將武技融入相聲表演之中。代表作有《大保鏢》《報菜名》《數來寶》《歪唱太平歌詞》《糾紛》《夜來麻將聲》《核桃酥》《論拳》等。
【編輯:胡寒笑】 ...【焦點】
閱讀更多2023成都車展丨捷尼賽思G90正式上市,X Speedium Coupe概念車首次展出
焦點8月25日,2023年成都國際車展在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正式拉開帷幕,匯聚了國內外的眾多汽車品牌,其中國際豪華汽車品牌捷尼賽思在此次成都車展,也是首次展出了捷尼賽思X Speedium Coupe概念車 ...
【焦點】
閱讀更多驍龍8 Gen3采購價或超160美元:價格高昂,仍受到廠商追捧
焦點今年下半年最受關注的安卓處理器應該就是驍龍8 Gen3,畢竟它將會是絕大部分安卓旗艦手機的首選。不過作為一款基于臺積電最新4nm打造的處理器,驍龍 8Gen3處理器的采購成本可一點都不便宜,預計將會超 ...
【焦點】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33000mAh電池,自帶可拆卸手環和耳機!Oukitel新手機不要太怪!
- 海盜船推出EX400U高速磁吸固態移動硬盤:讀取速度可達4000MB/s
- 拍扁的MEGA?本田0系列概念車亮相2025CES
- 致態TiPlus7100固態硬盤聯名版榮獲2024五星獎年度設計美學獎
- 長江存儲PE321企業級固態硬盤榮獲2024五星獎年度編輯推薦獎
- 又不被看好,分析師稱2025年iPhone出貨量或比預期低10%
- 探針式微距鏡頭神仙打架 DZOFilm發布18
- 索泰ZONE掌機榮獲2024五星獎年度性能卓越獎
- CES探展長虹:中國“智”造有看點,國際范兒的長虹大不一樣!
- 2024年國內智能家居行業回顧:國補助力,虛驚一場
- 索尼“復活”云游戲,PlayStation Portal獲得重大功能更新
- 小米成立芯片平臺部,前高通產品總監擔任負責人,15S Pro下月發布
- 接機也能上熱搜?兩家媒體公開互懟
- 英特爾將為中國特供IPO:酷睿Ultra 200S處理器性能提升10%
- 問界M8正式上市,三款配置,35.98萬元起
- 華為北汽新車曝光,GT造型+無框車門,享界靠旅行車逆襲?
- 底盤降低車門被卡住、關閉車門才能升高底盤?新能源車又一Bug誕生
- 30000rpm電機、不起火電池!五菱的PPT越做越好看
- 時隔7年,微軟要更新Office圖標了,你覺得好看嗎?
- 背刺兄弟品牌?廣汽本田P7上市,逼迫東風本田S7降價6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