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焦點 >>正文
伊万科维奇不再担任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主教练
焦點5965人已圍觀
簡介
中新網6月27日電 據中國足球協會網站消息,2026美加墨世界杯預選賽亞洲區18強賽已結束,由于中國國家男子足球隊未能晉級附加賽階段比賽,主教練及教練團隊的執教合同已根據約定自動終止。經過專家評議小組評議,中國足球協會研究決定,布蘭科·伊萬科維奇不再擔任中國國家男子足球隊主教練。
【編輯:張燕玲】...Tags:
相關文章
曼城爆冷出局 國米慘遭淘汰
焦點曼城爆冷出局 國米慘遭淘汰
小因扎吉帶領利雅得新月完成另類復仇
當弗拉門戈和邁阿密國際分別被拜仁慕尼黑和巴黎圣日耳曼淘汰出局,首屆新版世俱杯似乎正在演變成歐冠,北京時間7月1日的兩場1/8決賽卻成為歐洲豪門的滑鐵盧。小因扎吉帶領“亞洲獨苗”利雅得新月強勢出擊,經過加時賽以4比3淘汰2022-2023賽季歐冠冠軍曼城;至于小因扎吉的老東家國際米蘭,則被巴甲球隊弗魯米嫩塞淘汰出局。
利雅得新月將與弗魯米嫩塞爭奪一張四強入場券,小因扎吉無緣帶隊挑戰老東家國米,卻恰好證實了自己的強大。2022-2023賽季,小因扎吉帶領國米打進歐冠決賽,無奈遇到巔峰期的曼城,最終以0比1小負,2024金球獎得主羅德里攻入全場唯一進球。上賽季,小因扎吉再次帶領國米打進歐冠決賽,可惜遇到巔峰期的巴黎圣日耳曼,這次以0比5慘敗。
小因扎吉帶領國米老男孩達到球隊本來很難達到的高度,上賽季在歐冠淘汰賽階段連克兩支豪門球隊拜仁慕尼黑和巴塞羅那,打進決賽有爆冷成分。國米在決賽面對大巴黎被打得潰不成軍,創下歐冠決賽歷史上最大分差輸球紀錄,小因扎吉為此遭到很多批評,諸如他備戰不夠細致,提早與利雅得新月展開談判影響了國米球員的專注度。
6月1日的歐冠決賽之后,小因扎吉與國米和平分手,成為利雅得新月新主帥,迅速進入備戰世俱杯的狀態。小組賽首戰以1比1逼平“歐冠之王”皇家馬德里,隨后兩輪一平一勝,以小組第二的身份出線。利雅得新月遇到陣容明顯補強的曼城,小因扎吉再次挑戰老對手瓜迪奧拉,相信多數人都看好曼城。
小因扎吉卻迅速地把利雅得新月打造成另一支國米,他的戰術思路很靈活,在這場對曼城的比賽不惜把中場球星魯本·內維斯放到中衛位置。利雅得新月防守強悍而又緊密,反擊極為犀利,善于把握定位球機會。國米在2022-2023賽季歐冠決賽沒有做到的,小因扎吉這次在世俱杯面對曼城時做到了。相反,世界級名帥瓜迪奧拉在這場焦點戰卻暴露出與小因扎吉臨場指揮的差距,下半場換上身體狀態沒有完全恢復的中場大核羅德里,第100分鐘又把他換下,對這位金球獎得主的自信心恢復并不友善。加時賽臨近結束時,曼城仍以3比4落后,羅德里那茫然而又稍顯呆滯的眼神成為這場比賽的經典畫面。
利雅得新月已經不是2023-2024賽季豪取34連勝的那支沙超王牌球隊,上賽季在聯賽冠軍的爭奪中輸給吉達聯合,在亞冠半決賽以1比3被最終奪冠的吉達國民淘汰出局,執教經驗豐富的71歲老帥熱蘇斯因此下課。換帥如換刀,現役精英主帥之一的小因扎吉迅速在利雅得新月俱樂部刻上屬于自己的印記。在主力中鋒米特洛維奇因傷缺陣的情況下,利雅得新月在世俱杯接連制造驚喜。
下一場面對巴西足球甲級聯賽暫列第六的弗魯米嫩塞,小因扎吉有機會繼續制造驚喜,也有機會幫助老東家國米完成“復仇”。
羊城晚報記者 劉毅 【編輯:劉陽禾】 ...
【焦點】
閱讀更多養老服務師如何成為老年人的“希望”
焦點新職業如同一面鏡子,折射出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和產業需求。今年5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公示,新增養老服務師職業。在老齡化時代,這個職業需求巨大。
6月5日早晨7點,北京市朝陽區京旺家園三區,上門護士郎至尊正為臥床的楊爺爺輸注白蛋白。
一個月前,楊爺爺突發感冒,狀態最差時雙腿浮腫冰涼,不睜眼,也不吃飯。“那段時間我們跑了協和、朝陽、地壇好幾家醫院,到處尋醫問藥”,楊爺爺的兒媳說,他們對養老常識了解不多,也沒研究過醫學護理知識,“一家子都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后來,家屬將老人送到朝陽醫院。但老人住不慣,第二天下午就被接回了家。幾經周折,楊爺爺的女兒找到了郎至尊,請他上門為老人輸液治療。
郎至尊有近10年上門醫護經驗。他告訴記者,很多家屬對養老和醫護工作缺乏概念和經驗,“如果能根據老人的具體情況,為其制定全面的養老服務規劃,并提供專業的指導和培訓,會幫到很多家庭。”
今年5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公告,新增養老服務師職業。郎至尊認為,“這個職業未來將有很大需求。”
新職業如同一面鏡子,折射出了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和產業需求,同時,它也將有助于完善就業體系,培育新的就業增長點。
養老服務師:復合型專業型人才
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定義,養老服務師是指從事居家、社區、機構養老服務綜合需求評估、方案制訂與實施、照護技術實施與培訓指導、質量評價管理、服務咨詢轉介、實務應用研究的專業技術人員。
細讀定義不難發現,養老服務師并非養老護理員或老年能力評估師等單一職能的崗位,其定位是復合型人才。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事業發展中心干部李強勝解釋道:“它的復合性在于,從業者既要擁有居家、社區和養老機構的全場景經驗,也要具備評估、方案制訂、養老服務的實操和指導以及質量監測等全流程工作能力,更需掌握失能長期照護、日常生活護理、心理輔導,以及適老化環境設計等全種類服務技能。”
上海市的袁先生在兩年前創辦了逸康年智慧居家養老公司。創業以來,他接觸并照護過眾多半失能和失能老人。如今,袁先生的自媒體賬號以記錄團隊上門為老人助浴為主,他對養老服務有著更直觀的感受。“老人們的需求早已超越助浴、剪指甲、陪診等單項服務。他們更需要專業人士對其身體、心理健康、家庭環境等多方面進行系統評估,量身定制養老方案,并全程跟蹤監督服務質量。”他認為,新職業養老服務師應該能滿足這些需求,角色功能類似于老人的專屬管家。
這位管家不僅要具備為老人提供全方位服務的能力,更具挑戰性的是,從業者還需在每項工作上都達到專業水平。
作為北京市海淀區曜陽養老服務中心負責人,郝圓媛始終對行業動態保持著高度關注。新職業剛確立時,她便關注到了其對專業性的要求:“定義里提到的失能老人照護、認知障礙照護等諸多職責,只有具備專業資質的人才能承擔。”
在她看來,除需掌握基礎護理專業知識外,養老服務師還需具備醫療、家政、餐飲、管理、消防安全、適老化環境設計、智能技術操作等多領域的知識與技能。這些知識無一例外都需要達到專業水平,“因為如果不夠專業,就無法給他人提供培訓和指導。”
養老服務師復合性與高專業性的特質,使其不再僅僅是老人生活的照料者和輔助者,而成為了集需求分析者、方案制訂者、質量管理者和服務指導者于一身的老年生活管家。
需求催生的新興職業
2025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已達31031萬人。此外,老年人口每年新增的規模超1000萬人。郝圓媛從事養老事業8年之久,近些年來老年人口猛增,讓她感受到老年人的服務需求正在噴涌。
而且,養老需求愈發個性、細致和多元。她舉例,居家、社區和機構這3種養老模式下,老人的需求各不相同;不同年齡階段的老人,需求存在差異;失能、半失能與自理老人,也各自有相應的需求。
因此,當一個家庭開始面臨養老問題時,往往不知從何下手:是選擇居家養老還是機構養老?需要選擇哪些服務種類?配置哪些設施?如何找到合適的護理人員?需要承擔多少費用?
郝圓媛說:“養老服務師就像一位‘養老全科顧問’,他們既了解老年人的身心狀況和家庭條件,又熟悉各類養老資源和服務,可以為老人設計最適合的養老方案。養老行業特別需要養老服務師這樣的復合型人才加入進來。”
上海天與智慧養老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與”)的高明媚提到,養老服務師更能滿足居家長者的養老照護需求。
自2019年成立以來,天與已累計為超百萬老人提供養老服務。高明媚說:“機構和社區會配備評估或護理人員,雖然不如養老服務師的職能覆蓋那么全面,但是可以給予老人一些照顧和指導。而居家老人鮮少有這些服務,他們更需要一個固定的人給予定期的能力評估、生活照護、回訪和健康建議。”
而大多數老人覺得住在家里更舒適、熟悉和安心,不愿去養老院。但家屬和老人都缺乏照護常識,居家養老沒有規劃,一遇到突發情況,就會很棘手。
2021年,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司司長王海東曾介紹,我國養老格局為“9073”,90%左右的老年人都在居家養老。在龐大的居家養老群體需求面前,養老服務師將成為養老服務體系的重要支撐。
不過,郎至尊認為,雖然養老服務師所提供的服務存在切實需求,但大多數老人并沒有形成專門聘請養老服務師進行專業評估與規劃的意識。如何通過宣傳和推廣,幫助老年群體建立對養老服務師的認知,是未來需要推進的方向。
養老服務師的未來執業模式
談及老人或家屬如何才能請到養老服務師,郝圓媛表示,未來,養老服務師應該主要在區域養老服務中心、養老機構或社區養老驛站開展工作,大概率不會獨立執業。“在這些地方掛靠的養老服務師,一是熟悉機構和居家的養老服務;二是在老人身邊,能夠隨時為其提供全方位服務;三是有利于組織考證、篩查資質,以及提供培訓。”
養老自媒體博主小王同樣認為,未來的養老服務師應該隸屬于養老院或居家上門的養老服務機構。小王經常往返于中日兩國,走訪知名養老機構,傳播養老領域的知識。目前,他經營的自媒體“小王養老指南”多平臺累計粉絲已超過30萬。他覺得中國的養老服務師和日本的care manager(介護支援專門員)的定義和職責非常相近。
在日本從事介護福祉士的思奇告訴記者,日本的介護支援專門員大部分隸屬于養老院或居家上門服務機構,“老人有養老服務需求的話,要先向街道提出介護申請,街道的工作人員會上門對老人進行全面綜合的等級評估,共有7個等級。評級完成后,介護支援專門員介入,根據評級為老人分配相應的服務機構,制訂養老服務方案,還會不斷回訪和調整方案。”
小王和思奇都提到,在日本這是一個全民皆知的職業,每位老人都會有一位專屬介護支援專門員。
思奇表示,介護支援專門員會根據不同的評估和方案,為老人選擇不同的服務,因此每位老人花費的金額也不同。通常情況下,老人只需支付10%的費用,剩下90%由政府承擔。一位老人在一般的日托養老機構,一天需要支付1000日元(約合50元人民幣)左右。介護支援專門員的工資由養老機構和政府共同承擔。
當然,我國在社會制度、人口基數、家庭觀念及行業特點等方面具有獨特性,養老制度保障需立足國情與社情制定。其他國家的養老政策和職業體系,僅能作為借鑒與參考。
盡管如此,郝圓媛還是預測,在未來,我國養老服務師很可能也為老人提供免費或極低收費的服務。她解釋道:“隨著老人對身體狀況評估、養老方案制訂等服務的需求成為剛需,養老領域的很多基礎服務應走向普惠化、便民化,成為社會的兜底保障。”在她看來,未來可能需要養老企業主要承擔養老服務師的雇傭費用,同時她也希望政府能為養老服務師這個職業出臺一些崗位津貼。
事實上,在新職業正式出臺前,我國部分養老機構已在類似職業方向上展開探索。據記者調查采訪,福建省廈門市的象嶼慈愛老年養護中心設立的健康管家崗位,以及泰康之家設立的個案管理師崗位,都與養老服務師的職能相似。
象嶼慈愛老年養護中心(以下簡稱“象嶼慈愛”)健康管家林小華向記者介紹,該中心為每位住院老人配備了專屬的健康管家,雇傭費用由象嶼慈愛承擔,“健康管家在制訂養老方案時,會依托象嶼慈愛的智能健康管理系統。該系統集成了智能監控、智能對講、人員定位、緊急救護及智能餐飲等功能模塊。健康管家借助系統輔助,為全院老人完成健康評估、定制個性化養老方案,并開展健康隨訪工作。”
從業高標準,筑起職業護城河
在接受記者采訪的養老一線從業者中,有養老院院長、老年活動策劃師、適老化改造師、養老護理員、老年助浴員以及養老公司總經理助理等。他們不約而同地表示,若未來出臺認證細則,一定會考取相應證件,成為一名養老服務師。
但養老服務師這一職業對從業者有很高的要求,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從業者并非易事。廣東省廣州市的適老化改造師陳先生就表示,官方發布了七條養老服務師的核心工作內容,能做好其中任何一條就很不容易了。
郝圓媛認為,成為一名養老服務師至少需要以下幾個要求:“首先,養老服務師從業者最好在學校就是學養老專業或者護理專業的,因為專業化知識體系的建設是很有必要的。其次,養老服務師需要有居家、社區和機構等不同場景的養老經驗,對工作年限是有要求的,至少需要3到5年的實踐經驗。當然,還需要考證、定期培訓等。”
小王提到,在日本,考取介護支援專門員的要求非常嚴格,需要多學科的專業知識。據日本國際協力機構的文件,從業者首先需要從事5年國家規定的專門職業,例如介護福祉士、精神保健福祉士、看護師、醫師等,然后進行筆試考試,2017年的考試合格率僅為25.1%。此外,“介護支援專門員證”的有效期為5年,每5年就要再次接受培訓,更新證件。
但高難度、高標準的從業資格認證,也為介護支援專門員帶來了高薪和體面的社會地位。小王透露:“介護支援專門員的薪資收入處于日本養老行業中的頂尖,有的能達到580萬日元,差不多30萬元人民幣,跟日本銀行的工作人員一樣高。”
小王曾在他的視頻中表示,當前中國養老領域的人才存在“三高三低”的現象:流失率高、年齡高、工作壓力高,收入低、學歷低、職業認同感低。在他看來,養老服務師類似于介護支援專門員,它的確立可以有效緩解“三高三低”的現象。
李強勝認為:“養老服務師對從業者的高要求,建立了專業的職業門檻,也預示著未來較高的薪資水平。同時,還為養老從業人員提供了更高階的職業發展方向。他們不僅自身提供專業服務,更能帶動更多基層照護人員提升專業水平,形成人才培養的良性循環。長此以往,一定能夠吸引年輕人進入這個行業。”
養老服務師是個好職業,但郝圓媛坦言,現在它還處于職業規劃的層面,后續如何確立職業規范,如何進行標準化的職業評定,以及如何讓這個職業在行業中發揮真實的作用,需要政府加大落實的力度。
隨著老齡化進程的加快,我國一直在強化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并同步推進職業技能評定等相關工作。
2025年3月13日,民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全面推行職業技能等級制度、規范組織實施和證書頒發等7項重點任務。4月25日,獲得我國第一批長期照護師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從業人員持證上崗。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大國工匠與勞動模范研究所副所長竇學偉表示,任何一種職業的規范化與長遠發展都離不開技能等級認證機制的不斷完善。
養老服務師要想真正在行業中發揮作用,今后還需要政府部門建立科學系統的職業技能認證體系,通過標準化培訓和考核機制,保障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與服務質量。同時,還要依托政策支持推動認證結果與薪酬體系掛鉤,提升職業吸引力與社會認可度,為行業規范化發展奠定基礎。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劉佳佳 記者 寧迪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5年07月01日 06版 【編輯:陳海峰】 ...
【焦點】
閱讀更多132名港澳臺大學生湖北開啟實習交流之旅
焦點中新網武漢6月30日電 (馬芙蓉 劉意)2025年“才聚荊楚”港澳臺青年大學生實習交流計劃6月30日在武漢啟動,來自北京大學、香港大學、臺灣大學等51所高校的132名港澳臺大學生,赴湖北37家單位開啟一至兩個月的實習之旅。
此次交流計劃由湖北省海外聯誼會、湖北省青年聯合會、湖北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湖北省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湖北省科學技術協會、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武漢經濟貿易辦事處共同主辦。
2025年“才聚荊楚”港澳臺青年大學生實習交流計劃在武漢啟動。 馬芙蓉 攝
經過前期征集,今年提供實習崗位的,既有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湖北省文旅廳、武漢仲裁委員會辦公室等省市機關事業單位,也有招商銀行、天風證券等金融機構,還有中國人壽、中國電信、中鐵十一局、緯創軟件、華麗控股等大型企業。
“‘才聚荊楚’就像一座橋,讓我們多了一個校園之外的視角,可以更加真切地感受內地發展脈動,進而參與其中。”即將赴湖北一家媒體單位實習的香港學生陳航介紹,他對將技術與傳媒結合去服務大眾感興趣,希望通過實習將所學所思付諸實踐,增長本領才干。
來自臺北的龍秋伊將赴一企業新媒體運營崗,學習市場調研、策略制定、文案撰寫、媒介策劃、效果分析等知識。“我的媽媽是湖北人,期待這次實習能成為連接我童年情感記憶與未來職業道路的一座橋梁。”她說。
“才聚荊楚”港澳臺青年大學生實習交流計劃旨在為港澳臺大學生在鄂(來鄂)實習實訓、交流融入搭建平臺。實習期間,主辦方還將組織港澳臺青年赴歷史文化場館、高新技術企業、鄉村社區等參觀。(完)
【編輯:于曉】 ...【焦點】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直擊現場,MWC2023提前看亮點,小米13海外售價貴一倍?
- 長安深藍S7或將于3月5日亮相 品牌首款SUV車型
- 瑪莎拉蒂GranCabrio Folgore測試諜照曝光 有望今年晚些時候正式亮相
- 魅族Flyme Auto車機系統界面曝光 率先搭載領克DX11車型
- 終于用上雙聯屏 全新奔馳V級諜照曝光
- 森養AF 75mm f/1.8 X現身CP+ 或為E卡口換殼版
- 領克05 EM
- 秦PLUS DM
- 奔馳純電EQS SUV正式上市:最高續航742km 售價91.05萬元起
- 聲闊新耳機亮相上海品鑒會:支持健康監測,提升游戲體驗
- 華為P70系列或將于3月底亮相 共四款機型
- Redmi A3將于情人節在印度發布 圓形影像模組神似小米Ultra
- 三星Galaxy Fit3手環曝光,1.61英寸屏幕重量僅21克
- 庫克回應歐洲App Store新規:需要遵守規定,無法提供最大限度保護
- 1600馬力,限速440公里/小時!布加迪Chiron特別版交付
- 收購暴雪見奇效 微軟新財季游戲收入超Windows
- 庫克:Vision Pro很快在中國上市,財報表現不好不是iPhone產品問題
- 佳能公布2023年財報 無反銷量可能穩占榜首
- 比亞迪全新元UP官圖公布:基于e平臺3.0打造 定位小型純電SUV
- 小鵬全新轎車路試諜照曝光 或定位中大型純電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