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發表
X86將死,Arm當立?X86架構統治Windows PC多年,現在終于輪到Arm雄起了?
最近PC行業可謂是熱鬧非凡,X86架構這邊英特爾酷睿十四代處理器性能逐步解禁,而Arm陣營,高通在驍龍峰會正式發布了面向PC打造的驍龍X Elite處理器,蘋果也趕在萬圣節帶來了M3系列芯片。
X86與Arm劍拔弩張,但Arm筆記本喊了那么多年,真的有望迎來重大改變,把X86拍在沙灘上嗎?
從Surface RT到高通,Arm筆記本的坎坷之路
2012年6月,洛杉磯,微軟舉辦發布會正式帶來微軟Surface RT。
這是一款非常標新立異的產品,“標新”指的是它形態上采用了筆記本和平板融合的設計,而“立異”則說的是它搭載Windows RT系統,這是一套微軟專為Arm架構開發的Windows操作系統。
也許是看中了Arm架構處理器擁有更低功耗、更長續航的優勢,微軟期望搭載Arm架構處理器、運行Windows系統的Surface RT,可以在市場中打壓蘋果iPad。
其實微軟想的沒錯,前提是如果Windows RT能夠運行X86架構的PC應用。
然而事實是微軟Surface RT無法運行海量的X86應用,只能夠從Windows商店中下載應用。與傳統的Windows相比,它應用數量少的可憐,甚至連“生態”也談不上。
結果大家自然也都知道,微軟Surface RT在全球范圍市場銷量都低迷。微軟親自下場都碰了一鼻子灰,PC行業自然也幾乎沒有廠商再想著去推動Arm與Windows的結合。
時間來到2016年,彼時的智能手機行業發展十分迅速,而高通作為手機行業芯片巨頭,也開始把目光放在PC行業。
而對微軟來說,雖然Wintel聯盟依然牢不可破,但也不介意讓Winodws系統多一個可能的未來。
就這樣,高通與微軟達成合作。微軟宣布Windows 10將對獨家合作伙伴——高通,研發的Arm架構芯片進行全面支持。Windows on Arm由此開啟了全新階段。
對于把Arm架構處理器引入Windows PC這件事,高通可謂是十分上心,在此后幾乎每一年驍龍峰會上,高通都會借此介紹其專為PC打造的處理器。
2017年,華碩、聯想及惠普等OEM廠商率先推出搭載驍龍835處理器的Windows PC,雖然這些筆記本在續航方面對比X86架構筆記本展現出了巨大的優勢,但在市場上卻幾乎無人問津。
2018年,高通在驍龍855的基礎上推出了專為PC打造的驍龍8cx處理器,而微軟首先大力支持,在自家Surface Pro X上采用了基于驍龍8cx定制的SQ1處理器,運行Windows on Arm系統。
但在當時微軟Surface產品介紹頁面上,我們還能夠看到這樣的提示:如果你需要使用諸如Adobe Photoshop之類的64位應用,或者玩一些對圖形處理要求較高的游戲,具備出色性能和眾多功能的Surface Pro 7將更適合你。
并不算長的一段提示,也算是赤裸裸地揭示了Arm架構筆記本發展的兩個最大阻礙。
一是Arm架構筆記本無法兼容使用Windows系統上64位的X86應用,二是Arm處理器的性能實在是沒法和同時期的X86處理器相比。
如果一個產品在軟件生態,硬件性能都有短板的話,怎么可能還會受市場歡迎呢?
針對Windows on Arm軟件生態的問題,微軟雖然嘴上說大力支持,但奈何在構建軟件生態這件事上,微軟并不是蘋果,無論是針對軟件開發者、OEM廠商還是用戶,都沒有太強的號召力。
對于眾多的軟件開發者來說,Arm筆記本都沒多少用戶,我憑啥要耗費精力去針對你做適配?
對于眾多PC 廠商來說,成熟的X86筆記本能夠帶給用戶完善的體驗,而Arm筆記本軟件生態各種頻出的問題反而會影響用戶口碑,自然也不愿意力推Arm筆記本。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大多數PC廠商也就是賣給高通、微軟面子,每年隨便發布幾款Arm筆記本而已,根本沒指望能夠在市場中掀起多大波浪。
站在消費者的角度,Arm筆記本,軟件生態不夠完善,市面上可選的筆記本不夠多,而且價格還不便宜,那為什么不選擇一款X86筆記本呢?
所以最后就是高通和微軟是雙向奔赴了,但軟件開發商、PC廠商卻沒有動力,Arm筆記本市場始終沒有更多的進步。
摸著蘋果過河
三年前的雙十一,蘋果正式發布了M1芯片,這是專為Mac設計的芯片,它基于Arm指令集研發,在性能與功耗方面實現了平衡,不僅比同定位的X86處理器性能更好,而且續航依然出色。
更重要的是,蘋果也發布了專為M1芯片優化的macOS Big Sur,而原來的Mac app可以通過蘋果Rosetta 2技術在M1芯片的Mac上實現無縫運行,并且性能幾乎沒有損耗。蘋果也從M1芯片發布開啟了為其兩年的Mac過渡計劃。
相較于高通和微軟強強聯合但卻沒有獲得實質性進展,蘋果M系列芯片的成功顯得格外耀眼。痛定思痛之后,高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像蘋果一樣,打造針對PC擁有高性能且低功耗的芯片。
雖然此前驍龍8cx系列芯片也是針對PC打造,但由于Arm公版架構的掣肘,性能始終無法讓人滿意。為此,高通在2021年初以14億美元收購了Nuvia,這是一家CPU設計初創公司。
說來也是有意思,Nuvia的創始人也是蘋果前員工,并且是在蘋果負責A系列手機芯片的設計。Nuvia擁有Arm官方的技術許可協議以及架構許可協議,在收購Nuvia之后,高通終于可以像蘋果一樣從頭設計一款芯片。
在經過兩年的研發積累之后,高通在2023驍龍峰會上終于發布了驍龍X Elite,全新的命名方式也代表著全新的開端。
以往驍龍8cx系列芯片,性能表現從不是其主要賣點,而是側重在低功耗長續航、全天候網絡連接、AI人工智能等方面,畢竟性能是真的剛不過同期X86芯片。但從驍龍X Elite開始,一切或許都要改變了。
驍龍X Elite采用了全新設計的Oryon CPU架構,在性能上面對X86處理器終于不再是畏畏縮縮。
在Cinbench R24單線程與多線程跑分中,驍龍X Elite超越了X86架構的英特爾酷睿i7-13800H、AMD Ryzen 9 7940HS,并且峰值性能的功耗也要低很多。當然,驍龍X Elite各方面表現也比蘋果M2更加出色。
而在AI方面,高通也發揮所長,驍龍X Elite內置獨立的Hexagon NPU擁有高達45TOPS算力,搭配CPU、GPU更是可以獲得75TOPS的總算力,能夠在端側運行130億參數大模型。而這與微軟接下來計劃在Winodws系統中大力推行AI功能是相契合的。
總之,對比此前的驍龍8cx系列處理器,驍龍X Elite絕對是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幾乎可以稱作為高通在PC平臺的翻身之作。
既然高通在PC平臺也可以做出比肩蘋果M系列的高性能低功耗芯片,那么自然也能夠吸引來PC行業硬件與軟件廠商的支持。
在驍龍X Elite發布會上,高通宣布包括微軟、聯想、戴爾、惠普、華碩、三星、榮耀、小米在內的廠商將會推出搭載驍龍X Elite的筆記本或平板電腦。
而在軟件生態上,高通驍龍X Elite在性能方面跨越的一大步,也讓更多軟件廠商愿意去為其做適配,畢竟性能提升上來之后,軟件開發者借助驍龍芯片本來的一些特性,比如AI加持、低功耗等等,能夠開發出體驗更好的應用體驗。
本屆驍龍峰會上,Blackmagic的達芬奇軟件也宣布將為驍龍X Elite適配,這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這說明專業的生產力軟件已開始慢慢支持Arm陣營。
當然,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許多存量的X86 PC應用,我們不能指望他們一夜之間都去適配Arm架構,但提升轉譯效果、讓頭部應用開發者去影響帶動整個行業,做這些事情的時機已經成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高通收購Nuvia的野心或許并不止在于PC,按照高通的說法,Oryon CPU架構將會應用在移動、XR、汽車等各個領域。不出意外的話,明年第四代驍龍8或許也就采用Oryon CPU架構了。
當采用Oryon CPU架構的智能手機與采用Oryon CPU架構的筆記本碰到一起后,會發生怎樣的化學反應呢?
是不是我們消費者用著驍龍處理器的手機,便可以和驍龍處理器的筆記本直接進行互聯互通,不用再去區分你是榮耀我是小米了呢?
英偉達、AMD入局,英特爾被孤立?
由于微軟與高通簽署了獨家合作協議,因此最近幾年Windows on Arm筆記本的發展都是高通一家在耕耘,隨著這份獨家協議在2024年到期,英偉達與AMD在近期都被爆要入局Windows on Arm市場。
英偉達此前便想要收購Arm,不過由于涉及到反壟斷,再加上行業一眾廠商反對,因此收購計劃告吹。AMD在X86市場一直被英特爾壓著打,市場份額不過三成,所以AMD腳踏Arm與X86兩條船也是毫無心理負擔。
這絕對是微軟樂意看到的,一方面Windows on Arm陣營不斷擴大,可以讓微軟給到英特爾更多的壓力,并且也可以讓微軟更好地與蘋果競爭。而英偉達、AMD的入局,又可以讓高通在Windows on Arm市場不會一家獨大,避免重走英特爾之路。
當然,最不愿意看到Arm PC成長壯大的肯定就是英特爾了,本來蘋果從Intel芯片過渡到M系列,已經讓英特爾損失了一部分市場份額與營收。如果Windows on Arm市場崛起,作為X86架構的絕對領導者,英特爾的利益損失絕對是最大的。
在近期的采訪中,英特爾CEO基辛格對英偉達和AMD進軍Arm PC也發表了看法,他認為Arm PC并不會大賣,因為Arm PC芯片還存在大量問題,目前Arm PC市場依然是微不足道的角色。
話雖如此,但根據微軟發布的預估報告,到2027年,Arm架構處理器的PC份額將會增長至25%。25%的市場份額,這可不是基辛格口中的微不足道。
其實在這個時間節點上,英特爾也十分尷尬。作為X86架構PC最大的芯片提供商,如果這時也宣布去跟進推動Arm架構PC,那無異于否定自己,否定X86架構的未來。
但如果選擇無視,那現在高通、英偉達、AMD都下場去推動Arm架構PC,未來如果市場越做越大,自己是否會掉隊?屆時還能分到幾勺羹呢?
當然,其實客觀看待當前Windows on Arm市場,確實也只能算是星星之火。而英特爾確實也還有巨大優勢。比如在AI領域,英特爾在剛剛過去的英特爾on技術創新大會2023上也是以AI為絕對主角,并且近日也正式宣布啟動“AI PC 加速計劃”。
而在服務器、DIY主機市場,自然還是X86架構的天下,在游戲、專業工作站等市場,X86也擁有絕對的優勢,這些都是Arm PC這幾年無法追趕上來的。
當然,我們也不排除Arm架構PC可以在游戲本、專業工作站領域發光發熱,畢竟接下來有英偉達和AMD在背后做助推,他們可比高通在PC行業中影響力大多了。但目前來看Arm架構PC還是更偏向于輕薄本市場,主打影音娛樂以及輕辦公的場景。
或者,隨著Windows on Arm市場的壯大,未來的PC市場會不會分為Arm與X86兩大陣營?Arm主要集中在輕薄本市場,X86則集中在性能本市場?
雖然現在作結論還為時尚早,但有微軟、高通、英偉達、AMD去帶頭構建完善Windows on Arm,我相信Arm在未來絕對能夠撐起Windows PC的半邊天。
X86依舊在,但Winodws PC的未來絕對有Arm
搭載高通驍龍X Elite的筆記本將會在明年年中開始上市,市場的口碑會是怎樣還未可知,畢竟高通已經把能做的已經做了,而軟件生態的適配需要足夠多的時間,非一朝一夕就能夠彌補差距。
而隨著2024年高通與微軟獨家合作的協議到期,在英偉達與AMD兩大巨頭的推動下,Arm PC市場絕對會迎來一波繁榮,無論硬件還是軟件勢必都將向前邁進一大步。
或許多年以后我們回顧PC行業的發展,會發現2024年也許就是Arm PC的轉折點。X86依舊在,但Windows PC的未來也絕對會有Arm。
隨機閱讀
熱門排行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