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熱點 >>正文
听音乐养生,功效几何?
熱點52163人已圍觀
簡介
“給五臟六腑上網課”系列視頻走紅網絡——
聽音樂養生,功效幾何?(健康驛站)
“快來給你五臟六腑上網課啦!”最近,這類打著“五音養五臟”標簽的養生視頻在網絡上悄然走紅。它們宣稱,宮、商、角、徵、羽五種音調分別對應人體五臟,聽特定音調的音樂能調理相應的臟腑。
聽音樂就能養生是真的嗎?“五音養五臟”的說法靠譜嗎?為此,本報記者采訪了北京市鼓樓中醫醫院中醫經典安寧療護中心負責人韓丹陽醫生。
樂藥同源,音養五臟
“聽音樂養生來源于中醫五音療法,是以宮、商、角、徵、羽五音對應五臟,通過音樂來調節情志、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韓丹陽介紹,五音療法最早可以追溯至中醫經典《黃帝內經》。書中說“百病生于氣,止于音也”,也就是說,許多疾病都是因為人體氣機的不暢或紊亂而起,而音樂可以調暢氣機,促使疾病痊愈。
作為中國古樂的基本音階,宮商角徵羽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古人很早就發現,五音可以調和身心、防病治病。《禮記·樂記》記載:“樂者樂也,琴瑟樂心;感物后動,審樂修德;樂以治心,血氣以平”,闡述了音樂調和心神、平復氣血的作用。司馬遷在《史記·樂書》中說音樂可以“動蕩血脈,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強調音樂能夠促進血脈運行暢通,疏導精神氣機,調和心性。元代著名醫學家朱震亨指出“樂者,亦為藥也”,而繁體“藥”字底下藏著的“樂”,早已暗示樂與藥的深刻淵源。
韓丹陽介紹,在中醫經典理論中,五音與五臟的對應關系為:
宮→脾(屬土)
商→肺(屬金)
角→肝(屬木)
徵→心(屬火)
羽→腎(屬水)
這種對應關系從何而來?
“這與中國古人認識世界的獨特方式密不可分。”韓丹陽介紹,古人將自然界萬事萬物的特性歸納為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元素,稱為五行,并將五行與五音、五臟、五志(怒、喜、思、悲、恐)等相互關聯。在五音體系中,每種音調都具有獨特的聲學特點,并與五行、五臟的特性相呼應:
宮音→渾厚平穩,如長夏承載萬物,盡顯敦實穩重→脾(屬土)
商音→清亮收斂,如秋風蕭瑟肅降,體現清爽利落→肺(屬金)
角音→高亢向上,如春日草木生發,透出生機勃勃→肝(屬木)
徵音→熱烈歡快,如夏日炎火升騰,彰顯熱情奔放→心(屬火)
羽音→低回深沉,如寒冬之水閉藏,歸于靜謐內斂→腎(屬水)
韓丹陽指出,中醫認為萬物相互關聯、同氣相求,五音產生的不同音波振動,能與相應的臟腑產生“共鳴”或“調和”作用。例如,肝屬木,應春天生發之氣,而角調音高亢向上,與肝的特性契合,肝氣郁結之人聆聽角音可疏肝理氣,使心情逐漸開朗;心屬火,象征夏季熱烈,徵調音奔放歡快,與心相應,心氣虛、精神不振者聆聽可振奮鼓舞,重煥活力。通過聆聽不同的音樂,可以調節五臟功能,平衡氣血陰陽,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
調節情志,舒緩壓力
“在中醫診療體系里,五音療法更多是作為輔助調理或情志治療的一部分,而非主要的治病手段。”韓丹陽說,中醫診療主要靠“六術”——砭石、針刺、艾灸、導引、按蹺、湯藥等進行治療。五音療法在中醫體系中的核心價值在于調節情志(情緒與心理狀態)。中醫認為情志失調是內傷致病的關鍵環節。古人深諳此道,常運用特定音律疏導情緒、化解郁結。
《儒門事親》里記載過一則有趣的治病故事:一位患者因父親遇害而悲痛欲絕,之后心口疼得厲害,一個月后甚至鼓起一個大包,疼痛難忍,藥物無效。名醫張從正來了,發現患者身旁有巫師在作法,他靈機一動,自己也裝瘋賣傻,模仿巫師胡說八道起來。患者一看這“名醫”比巫師還滑稽,忍不住哈哈大笑。經過一兩天的時間,患者心口的大包居然消了!
“張從正通過模仿巫師逗得患者大笑不止,疏通了患者因過度悲痛而郁結的氣機,治好了心痛頑疾。”韓丹陽說,這種用情志調暢氣機的思路,至今仍在應用。例如,對于長期悶悶不樂(中醫稱“肝郁”)的患者,醫生在藥物治療之外,常建議患者聆聽舒暢、充滿生機的音樂(類似五音中的“角”調),幫助體內氣機順暢流動。
現代研究證實,音樂可以調節情緒、壓力、疼痛和睡眠,其生理機制可能與降低皮質醇水平或影響腦電波有關。專家介紹,當前,音樂療法已經展現出廣泛的應用價值:在心理咨詢與治療領域,音樂常被用作建立溝通橋梁、表達情緒或作為放松技術,為心理咨詢治療創造適宜氛圍,輔助專業人士開展工作;在高血壓、糖尿病、腫瘤康復等慢病管理中,音樂療法通過緩解疾病帶來的焦慮、抑郁情緒,間接幫助患者更好地堅持治療計劃并改善生活質量,成為慢病綜合管理的有益補充;在中醫診療體系中,音樂療法尤其是五音療法更是踐行“身心同調”理念的重要工具,它與針灸、艾灸、推拿等技法相互配合,共同促進患者身心健康。
在安寧療護等特殊醫療領域,音樂療法的價值尤為突出。“這里收治的多是腫瘤或慢病末期、生存期有限的患者。除了控制疼痛等癥狀,患者普遍承受巨大的精神壓力,如長期病痛帶來的焦慮、抑郁、悲傷等。此時,藥物往往只能部分解決問題,而心理支持和情緒舒緩至關重要。”韓丹陽介紹,中醫五音療法與西醫音樂治療,已成為安寧療護中整體關懷的重要手段。作為一種無國界的“語言”,音樂能跨越語言障礙,在患者與醫護人員、志愿者間搭建橋梁,營造安全放松的氛圍,有效緩解緊張、悲傷與孤獨感,提升患者生命末期的生活質量和尊嚴。
理性定位,避免夸大
“每天一遍,開心一整天”“連續聽上21天,你會感謝自己”“堅持聽30天,肝強得可怕”……近期,各類音樂養生賬號在網絡上涌現,其視頻多以這類宣稱功效的文案為噱頭,許多人由此開始嘗試這種養生方法。
宮音穩脾、商音潤肺、角音疏肝、徵音養心、羽音補腎……韓丹陽表示,目前網上流傳的這些說法,其基本框架符合后世醫家根據經典理論總結出來的“主流觀點”。需要注意的是,此類說法更應理解為一種調理的指導思路或傾向性選擇,而非機械的“處方”。中醫診療的精髓在于整體觀念與辨證論治,切忌簡單套用,例如認為“肝不好便只需聽角音”。
作為一種安全、低成本、普適性強的輔助調理手段,音樂療法能調養情志、舒緩壓力、提升生活愉悅感與幸福感,是健康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強調的是,音樂療法在臨床中始終是輔助手段,不能也不應取代藥物、手術或其他主流的醫療干預措施。”韓丹陽提醒,音樂療法的核心價值在于創造“1+1>2”的協同效應,觸及藥物或常規治療難以企及的心理層面。
與傳統中醫理論中的五音療法相比,當前網上流行的版本有哪些不同?
“當前網上流行的五音療法為便于大眾快速理解和應用,往往進行了過度簡化。”韓丹陽指出,這種簡化忽略了中醫的兩大核心理念:辨證論治和整體觀。
在辨證論治方面,中醫講究根據個人體質和具體癥狀,進行精準的個體化治療。網絡上,諸如“肝郁就聽角音”“失眠就聽羽音”的說法過于籠統,缺乏針對性。以失眠為例,在中醫辨證中就有心火旺、肝郁、脾虛、腎虛等多種類型,其表現和治法各不相同。腎虛失眠聽羽音或許合適,但心火旺或肝郁失眠可能需要角音等不同的調理方式。這種不加區分的建議,可能導致難以達到理想的調理效果。
在整體觀方面,中醫把人體視為一個有機整體,強調“天人合一”和五臟之間的生克制化關系。僅僅針對單一臟腑(如失眠就只調腎)的調理效果有限,因為臟腑之間相互關聯、彼此影響,通常需要協同調理,如調腎的同時兼顧調肝或調心。
此外,韓丹陽提醒,這種過度簡化還帶來其他層面的混淆:古代五音特指特定調式的音階(類似古琴曲調),與現代流行音樂或一般意義上的“舒緩”或“激烈”音樂是有區別的,但在網絡傳播中被常偷換概念,對理論造成誤導性解讀。更需警惕的是,一些視頻為博取流量,炮制所謂“萬能音樂處方”,宣稱聽某首音樂就能治某病,這完全背離了中醫辨證施治、整體調理和重視個體差異的根本原則。
“盡管將五音療法簡化推廣以普及中醫知識有其積極意義,但必須清醒認識其伴隨的理論簡化風險和潛在的誤導性。”韓丹陽提醒,公眾在接觸相關信息時,可多了解其背后的中醫核心理念,避免陷入簡單化、絕對化的誤區。
舒適為先,靈活選擇
當一個人正處于悲傷情緒中,是否適合聆聽哀傷的音樂?
韓丹陽解釋,這涉及中醫五音療法中兩種不同的應用邏輯:
“同氣相求”的養生邏輯:在特定時節(如冬季屬腎水)或針對相應臟腑特性時,播放與其屬性相符的音樂(如羽音),目的在于順應自然規律與臟腑特性,通過“同頻共振”達到調和的效果。例如,古代宮廷依據節氣變換演奏特定音樂,遵循的正是此理。
“五行相克”的治療邏輯:當個體已經處于某種過度的情緒狀態時,例如冬季本就易感深沉悲傷,就需運用此邏輯。悲傷屬腎水(羽音),若其過盛,就可用其“克星”脾土宮音的特性(敦厚、和諧、平穩)來加以克制和平衡。這就如同“范進中舉”所揭示的情志相克原理:范進因過喜(心火過旺)而瘋癲,需用驚恐(腎水克心火)來制衡。因此,對于過度悲傷的人,推薦聆聽宮調音樂(如《春江花月夜》),其平穩豁達的特質有助于壓制和舒緩悲傷情緒。
韓丹陽表示,這種基于五行生克的情志調節理論,是中醫臨床實踐中的重要特色,在中醫醫療機構中尤為鮮明。五音療法常作為一項輔助手段,融入“治未病”的理念和具體實踐中。例如,在中醫康復科大廳播放舒緩音樂,能有效緩解患者康復鍛煉時的緊張焦慮與肌肉緊繃;在中醫兒科播放兒童喜愛的歡快音樂,則能顯著減輕患兒面對醫療環境時的恐懼與不安。
對希望通過五音療法或音樂改善健康的年輕人,韓丹陽給出幾點建議:
嘗試五音療法值得鼓勵,但保持理性心態至關重要。務必摒棄對“神效”或“萬能音樂處方”的幻想,切勿夸大其作用。音樂療法本質是一種安全便捷的輔助放松工具,用于調節情緒、舒緩壓力,它不能替代藥物,更無法獨立治療重大疾病。
選擇音樂的核心原則是舒適放松。不必過度糾結于宮商角徵羽特定音調的理論對應,也無需被他人的推薦束縛。如果某段音樂讓你感到煩躁或不悅,果斷關掉即可。
適度自我覺察,有助于選擇適合自己的音樂。無需具備專業醫學知識,只需關注當下狀態:最近是否壓力大、焦慮?如果是,可以嘗試平穩敦厚的宮調類音樂。感覺情緒低落、無精打采?可以選擇活潑歡快的徵調類音樂,為自己注入能量。只想單純放松休息?平和的宮調類音樂同樣合適。不必先自診“肝郁”或“心火旺”再選音樂,那樣反而徒增困擾。
“如果遇到確切的健康問題,無論是身體不適還是嚴重的情緒困擾,務必及時尋求專業的醫療幫助。”韓丹陽提醒,有健康問題應及時就醫,如需用藥則遵醫囑,讓音樂扮演好舒緩陪伴的角色,切勿替代必要的醫療干預。
本報記者 王美華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07月04日 第 09 版) 【編輯:劉陽禾】 ...
Tags:
下一篇:香港大學,太寶藏了吧!
相關文章
東西問|宋獨:“中文熱”在全球升溫彰顯中國文化獨特魅力
熱點中新社金邊7月1日電 題:“中文熱”在全球升溫彰顯中國文化獨特魅力
——專訪柬埔寨王家研究院院長宋獨
中新社記者 楊強
“中文熱”在全球持續升溫,不僅彰顯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更為深化中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增進各地人民對中國的理解與認同搭建了橋梁。近日,柬埔寨王家研究院院長兼柬埔寨院士理事會常務副主席宋獨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介紹中文傳播在柬埔寨的發展歷程,探析新形勢下中文國際傳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中文傳播在柬埔寨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
宋獨:柬埔寨中文傳播迄今已有超百年歷史。早期的中文傳播主要是在華僑華人社群中進行。20世紀50至60年代是柬埔寨中文傳播的黃金時代,但在1970年至1990年間一度陷入沉寂。此后,隨著柬埔寨逐步融入全球化進程,與中國經濟、文化等各領域交流合作日益深化,中文傳播實現快速復興。進入21世紀,柬埔寨中文傳播事業更是形成前所未有的新熱潮。
需指出的是,這里所提及的中文國際傳播主要包含語言教學(中文教育)和文化傳播兩個方面。在過去的幾年中,柬埔寨的中文傳播呈現以下鮮明特征:
跨領域多元化發展。中文在柬埔寨普及程度近年來顯著提升,不僅是華裔群體在學習中文,越來越多的非華裔柬埔寨人也加入其中,尤其是政府官員、企業職員等。掌握中文能力逐漸成為各類人群提升社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應用性與實用性更強。中文教育不僅僅停留在語言學習層面,更多的是在為柬中兩國經貿合作、文化交流等實際需求提供支持。
中文傳播力度更大。以華文學校、孔子學院、各高等院校自主建設的中文院系以及新興華文傳媒等為代表,多方力量推動柬埔寨中文傳播蓬勃發展,中文已成為促進柬中兩國以及東盟—中國文化和經濟互動的重要工具。
當地時間2024年4月2日,柬埔寨國立馬德望大學孔子學院舉辦“體驗少數民族之美,中文增進文明對話”國際中文日系列活動。圖為中國廣西壯族“竹竿舞”表演現場。 中新社發 趙君庭 攝
中新社記者:在您看來,中文國際傳播在促進中外文明交流和民心相通方面發揮了哪些積極作用?
宋獨:毋庸置疑,中文正在成為促進柬中兩國乃至世界各國與中國互動的重要工具。事實上,我們也看到,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中文國際傳播拉近了柬中兩國以及世界各國同中國之間的關系和距離,加深了世界人民對中國語言文化的了解,有力地促進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鑒和民心相通。
許多時候,我們可能會由于對個人或國家、組織層面的片面認知,產生一種并非客觀真實的看法。但是通過學習對方的語言,了解對方的文化和歷史,我們就會逐漸改變原來的偏見,繼而學會尊重彼此,融洽相處。
近年來,軟實力的概念在國際關系中越來越被重視。面對當今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中國通過積極開展中文教育及相關國際傳播活動,增進跨文化理解,有利于促進全球對話與融合。
當地時間2024年5月11日,第23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柬埔寨賽區決賽在金邊舉行。圖為比賽現場舉行的才藝表演。 中新社記者 楊強 攝
中新社記者:目前,中文教育在世界各地蓬勃發展,許多國家每年都會舉辦一系列中國文化活動。您怎樣看待這種全球“中文熱”現象?
宋獨:中文教育在全球各地掀起熱潮,其實是全球經濟文化發展趨勢的一個縮影。隨著中國在國際舞臺上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中文作為全球主要語言之一,其學習需求顯著增加,國際傳播范圍也逐漸擴大。這背后有幾個深層次的動因:
首先是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文成為各國政府及民間了解中國市場、文化和政策的鑰匙;其次是中國文化在全球范圍內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吸引著更多國家的人們學習中文,了解中國文化底蘊;第三是許多國家意識到學習中文可以提升其在國際領域的競爭力和合作能力,尤其是在與中國的商業和文化合作中,中文成為雙方交流的橋梁。
“中文熱”在全球持續升溫的背后是“中國熱”,不僅彰顯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更折射世界各國對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成就進行探索和認知的積極態度。
當地時間2025年3月14日,“渝見柬埔寨——‘渝味360碗·沙坪壩火鍋嘉年華’”活動在金邊和重慶同步舉行。圖為金邊活動主會場開幕式。 中新社記者 楊強 攝
中新社記者:從當前世界發展形勢來看,您認為中文國際傳播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
宋獨: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持續提升,尤其是隨著中國與各方攜手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不斷走深走實,TikTok等媒體平臺和人工智能的發展,以及世界上越來越多國家民眾對“中國理念”的認同,都為中文國際傳播帶來重要機遇和新動力。
挑戰也顯而易見。中文教育的師資培養與儲備不能完全滿足全球中文教育需求,在不同文化社會背景下,教育如何“因地制宜”實現本土化發展,包括課程內容如何進行本土化創新,教學方式如何進行多樣化嘗試等多因素,都會直接影響到中文國際傳播效果。
此外,如何發揮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新技術優勢,創新敘事方式,以“生活化細節+共通價值觀”破解中外文化差異和傳統傳播模式的局限,尤其是突破一些西方國家意識形態偏見和文化圍堵,推動中文國際傳播在全球范圍內取得更大的成效,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課題。
中新社記者:作為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孔子學院理事長,您如何評價孔子學院在促進中文國際傳播方面的意義?
宋獨:王家研究院孔子學院是柬中共建的第一所孔子學院,自2009年成立以來,不斷探索創新發展路徑,注重結合柬埔寨國情和社會需求,逐步形成一套獨特的中文教育模式。截至2024年,共有超10萬名學生在王家研究院孔子學院注冊學習,為推動柬埔寨中文教育和人文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
作為王家研究院孔子學院理事長和一名國際政治學者,我嘗試通過學術研究為柬中文化交流提供理論支持、搭建學術框架,注重從國際視角來思考中文傳播的意義,通過語言教學和文化交流來增進兩國之間的理解與合作。我們每年舉辦數十場中國文化交流活動和學術研討會,助力柬埔寨各界了解中國歷史文化。王家研究院孔子學院不僅傳授中文,更重要的是傳遞中國文化的包容性與開放性,以此增進柬埔寨以及其他國家對中國的理解。(完)
受訪者簡介:
宋獨。受訪者供圖
宋獨(Sok Touch),柬埔寨王家研究院院長,柬埔寨院士理事會常務副主席,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孔子學院理事長。俄羅斯沃羅涅日國立大學政治史博士。研究領域涵蓋歷史學、文化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多個方面。代表作包括《柬埔寨與美國、中國和越南的關系》《國際關系:大國眼中的柬埔寨》《新世界背景下的東盟-俄羅斯》等。
【編輯:史詞】 ...【熱點】
閱讀更多Redmi K80全系入網,Pro支持120W快充,標準版價格或有驚喜
熱點小米15系列發布之后,Redmi K80系列也已經蓄勢待發。根據最新消息,Redmi K80系列通過3C質量認證,雖然認證信息顯示K80備案了90W與120W兩個快充規格,但據數碼閑聊站稱K80支持9 ...
【熱點】
閱讀更多2024款Mac mini配置曝光,提供M4/M4 Pro兩款芯片選擇
熱點近日,蘋果總是偷偷摸摸在蘋果官網上架一些新品,昨日蘋果就悄悄上架了2024款24英寸的iMac一體機新品,核心的一大升級點就是采用了M4芯片,其中采用10核M4芯片支持兩臺最高6K60Hz的外接顯示器 ...
【熱點】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先進工具誰都愿意用:英特爾表示DeepSeek可順利離線運行
- 吊打特斯拉人形機器人?宇樹科技H1三大優勢曝光
- 堅持單反路線不動搖 賓得或將發布新相機接替K
- 尼康搓出CP+大招 有35mm F1.2鏡頭還有P1100相機
- 拉升三大運營商股價、獲得“ai.com”域名 DeepSeek熱度持續飆升
- iPhone 7、8竟然上榜?安兔兔1月iOS設備好評榜公布
- 相機照片直傳Lightroom 索尼強化Creators’APP功能
- 英特爾將于下半年推出Panther Lake:2026年發布Nova Lake
- GeForce RTX 5090顯卡可用3個8pin供電:功耗與性能被限制
- 蔚來推出5年0息政策,網友:太晚了
- 中國商務部詳解對原產于歐盟的進口相關白蘭地反傾銷調查最終裁定
- (活力中國調研行)探訪宿州算力產業園:“以云為翼”構建全鏈生態圈
- 比豬肝還補鐵!這個夏天硬菜,吃到你就偷著樂吧!
- 211件故宮藏品盡展清代宮廷設計潮流
- 高溫暴雨席卷歐洲多國 華僑華人講述生活實況
- 國臺辦:啟用M503航線W121銜接航線對兩岸同胞都有利
- 華裔青年開啟上海研習之旅 在摩天大樓與弄堂間讀懂中國
- 青年內地交流資助計劃在港啟動 助港青深入了解國家發展
- 英國能源大臣批準建設愛爾蘭海最大海上風電場
- “內蒙古文學重點作品創作工程”入選作品改稿會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