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知識 >>正文
东西问丨俄罗斯汉学家夫妇:汉学研究充满乐趣
知識31761人已圍觀
簡介
中新社北京6月27日電 題:漢學研究充滿樂趣
——專訪俄羅斯漢學家夫婦亞歷山大·謝苗諾夫與塔季揚娜·謝苗諾娃
中新社記者 官逸倫 田冰

“我自己(都)羨慕自己。”說罷,漢學家塔季揚娜·謝苗諾娃和她的丈夫、同為漢學家的亞歷山大·謝苗諾夫一道大笑起來。這對已攜手走過40多年漢學研究生涯的俄羅斯夫婦日前一同獲得第十八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二人近日在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時表示,對他們來說,從事漢學研究是既有意義又能收獲幸福的選擇。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視頻:【東西問】俄羅斯漢學家夫婦:做漢學研究要“活到老,學到老”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記者:二位是如何與漢學結緣的?從事漢學研究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謝苗諾夫:四十多年前,我在列寧格勒大學(現圣彼得堡國立大學)接受高等教育,專業是中國史。在校的學習激發了我認知中國、研究中國的興趣,至今仍支持著我從事中國文學翻譯、中文教學和中國歷史研究等實踐。
通過翻譯、教學或科研工作了解中國,也是從不同方面了解我們的鄰居、朋友和伙伴:翻譯是盡可能準確地傳遞與中國有關的內容,科研是提升研究者自身對中國的理解,教學則是將這一理解盡可能準確地傳達給未來的漢學家。
謝苗諾娃:我的父親是一位漢學家,曾多次訪問中國。從小我就聽父親給我講中國的兒童故事,而那本兒童故事書正是我父親翻譯的。此外,我父親的朋友也是漢學家,他們經常來我家做客,討論各種各樣的工作問題,給我講很多關于中國的見聞,這影響了我的職業選擇。中學畢業后,我進入莫斯科國立大學亞非學院學習中國語言文學。
中文很難學,但正是它的復雜性和與歐洲語言的差異性吸引了我。我喜歡漢字,它簡潔、信息承載量大且具有美感。
中國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國家,它的文明融合了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多民族傳統和文化。我將研究中國并和學生分享相關知識視作我的使命,這始終激勵著我在漢學研究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中新社記者:同為漢學家,二位的研究領域既各有側重又有所交集。二位會為彼此的工作提供意見和建議嗎?
謝苗諾娃:在我們還是研究生各自撰寫論文時,就互相交流意見。后來,當我們開始一起教中文,也分享各自在教學方法上的發現。當我們撰寫學術文章、進行翻譯工作時,我的丈夫是我的第一位讀者,而我也是第一個了解他作品的人。
我曾寫過幾篇有關筷子的論文,是我的丈夫和我說,讓我看看這個有趣的題目。西方人吃飯用勺子、用叉子,但中國人吃飯用筷子。筷子是從哪里來的?為什么中國人用筷子吃飯?包括有很多和筷子有關的故事和俗語,這些話題都非常有意思。
謝苗諾夫:我和妻子對中國的研究方向不同:我的研究更側重于中國歷史,而妻子的研究則側重于中國文學。但我們都教中文,所以在教學領域的興趣交織互補,例如教學方法、語言學和區域研究等。在從事合作翻譯著作等項目時,我們各自闡述對中國的理解,并形成共同的意見。在我們家,我們共同從事漢學研究工作,經常交流思想、心得,這是一種幸福。
中新社記者:二位獲得第十八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感受如何?如何評價書籍翻譯在促進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謝苗諾夫:非常榮幸能獲得這一獎項,這是中國政府對我們在加強兩國文化聯系上所作努力的認可。我們近期在翻譯領域完成的三部重要著作分別是《習近平講故事》《學習關鍵詞》和《中國共產黨怎樣治理腐敗問題》,俄羅斯讀者也饒有興趣地接受了這些譯作,這有助于他們理解中國。
將不同類型的中文書籍進行翻譯有助于其他國家增進對中國的了解。文化合作是其他任何合作的基礎,因為國家間、民眾間的友好關系正是通過文化建立起來的。
謝苗諾娃:我們非常高興再次來到中國這個與我們有關、快速且成功發展的國家。
譯者通過其工作連接著國家和民眾,是連接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紐帶,為相互理解與合作創造了機會。書籍翻譯使我們能夠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間分享知識,增進對彼此的理解。
中新社記者:作為漢學家,二位如何看待研究中國歷史、文學、語言的現實意義?
謝苗諾夫:對中國語言和歷史進行研究是通過自身認識他者,也是通過他者認識自身。
在我看來,中國倡導和平、發展、正義等共同價值,其基礎是強大的人文因素。
謝苗諾娃:中國是一個擁有豐富文化的古老文明,是一個快速發展的現代化國家。它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要想與中國合作,需要對中國有一定了解。而人文聯系至關重要。
現在在俄羅斯,人們學習中文、中國文化和中國繪畫的興趣日益濃厚。因此,漢學研究能夠在文化、政治、經濟、商業等多個領域發揮作用。我們越了解彼此,溝通就越容易,國家間和民眾間的誤解就越少。
俄羅斯和中國是兩個相鄰大國,了解彼此對雙方都很重要。在研究中國時我們會進行對比,看看兩國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這不僅增進對中國的認知,也能夠增進對本國的了解。知道自己國家的歷史、自己國家的文化,是每個人應該學習的。
中新社記者:二位接下來有何研究與工作計劃?對有志從事漢學研究者有何寄語?
謝苗諾夫:接下來我將繼續從事中文教學工作,以及中國歷史、文化、中文教學方法等領域的科研工作。中國擁有巨大吸引力,那些已經開始研究中國的人自不必說;而對于剛剛開始選擇自己人生道路的年輕人來說,不妨選擇漢學,這是一個充滿樂趣和非凡意義的選擇。
謝苗諾娃:我將繼續教授中文并從事翻譯工作。我有點羨慕未來的漢學家,他們在研究中國方面擁有無限機會。我祝愿他們能夠獲得有趣的發現,也希望他們能擁有毅力、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完)
受訪者簡介:
亞歷山大·謝苗諾夫現任俄羅斯外交部外交學院東方語言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中國歷史、中國外交政策。塔季揚娜·謝苗諾娃現任俄羅斯外交部高級培訓學院副院長,主要研究中國文學和中國文化。此外,二人還從事中文教學工作。2025年6月,二人獲得第十八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
【編輯:劉陽禾】 ...相關文章
廣州供電跨境服務點亮粵港澳融合之光
知識中新網廣州7月2日電(王華 龔甸)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之際,7月1日,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公布,以一項最新跨境服務升級獻上“電力禮物”:通過在香港、澳門部署的南沙政務自助機,港澳用戶通過“人臉識別+電子簽章”可10分鐘內辦結20余項用電業務。
廣州供電局工作人員正為使用香港低壓供電標準的廣州南沙慶盛片區招勝雍尚灣養老院項目送電。廣州供電局 供圖
這標志著粵港澳電力規則銜接從“制度設計”邁向“應用深水區”,為區域深度融合點亮一盞明燈。
據了解,2022年7月,廣州南沙開發區(自貿區南沙片區)管委會在香港設立實體辦事機構“廣州南沙新區香港服務中心”,并增設“南沙政務自助機”。目前,該中心服務范圍已覆蓋中環、尖沙咀等6大核心商務區及新界社區。
今年,政務自助機進行了系統升級,用戶可通過“人臉識別+港澳證件認證+電子簽章”三重核驗體系,在10分鐘內完成電費查詢繳納、用電報裝、電子發票開具及新能源項目申報等20余項用電業務。平臺設置簡繁雙界面智能切換功能,滿足香港用戶操作習慣。該政務機還在澳門完成首次部署。
與此同時,“南網在線”app開設“南沙專區”,實現與香港中華電力、港燈、澳電等大灣區電力企業的互聯互通,標志著港澳用戶無需跨境即可辦理在廣州南沙的用電業務。
“從‘各管一攤’到‘標準互通’,我們讓電力服務像‘灣區一小時生活圈’一樣暢通無阻。”廣州南沙供電局營銷部經理王明春說。
據悉,2024年,中國南方電網公司協助國家能源局南方監管局創新推出穗港澳電力企業資質互認機制,助力3家港澳企業、7名專業工程師成功獲得內地市場準入資格。廣州市南沙區慶盛片區招勝雍尚灣養老院項目率先采用香港低壓供電標準,開創了港澳電力服務標準在內地落地的先河。(完)
【編輯:曹子健】 ...【知識】
閱讀更多魅族20 Classic開啟預售:標配16GB內存,3099元起售
知識今天,魅族官網悄然開啟了魅族20 Classic的新機預售,這款新機提供有余生白首和青云定勝以及悠揚烏鐵三種配色款式,存儲配置有16GB+256GB與16GB+512GB兩個版本,售價分別為3099元 ...
【知識】
閱讀更多使用半幅方向盤?2024款豐田普拉多亮相
知識半幅方向盤,大家都不陌生吧?這種極具爭議的設計最早由特斯拉在其旗艦車型Model S車型上正式搭載量產,隨后,豐田以及國產品牌智己也隨之跟進。雖然這種設計粗粗一看大家都差不多,但在實際使用層面卻有很大 ...
【知識】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中原文物“邂逅”江南:洛陽龍門石窟特展啟幕
- 王欣瑜止步溫網女單次輪 中國軍團單打全軍覆沒
- 三份涉老社情民意背后的“同心解題路”
- 被騙至緬甸模特已獲救 帶你識破這些海外“高薪工作”陷阱
- 第二屆粵東西北知識產權創新創業大賽舉行
- 普京與特朗普通話討論烏克蘭和中東局勢
- 習近平委托中央組織部負責同志向游本昌轉達勉勵和問候
- 2025年中國原生民歌節在內蒙古啟幕
- 中方談烏克蘭危機:立場一以貫之,就是勸和促談
- 貴州:走出一條“高顏值”與“高質量”齊頭并進的綠色發展之路
- 明起,買賣所有藥品都要掃“追溯碼”!怎么掃?有什么用?
- 高質量推進“兩重”建設,要怎么辦?
- 江蘇揚州以“i芽護苗”之名 守護青少年網絡晴空
- 臺胞打卡浙江杭州“網紅地”天目里
-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陜西延安:從革命圣地到幸福家園
- 搭臺服務助企行 海外深企迎來“娘家人”
- “兩國務實合作幫助玻利維亞提升工業能力”——訪玻利維亞能源部能源規劃與發展副部長韋拉斯克斯
- 2025版電子導游證及導游身份標識卡今天開始啟用
- 上海百年老街道蝶變“最美放學路” “堵心”變“暖心”
- 贛江觀瀾:贛鄱大地“一村一品”何以推動鄉村產業“百花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