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8-02 03:31:37 來源:奉天承運網 作者:綜合
在科技產品飛速發展迭代的當下,一款產品迅速風靡一時又瞬間消失在市場上的事情屢見不鮮,但總有一些記憶會與某些物品一樣難以忘懷,來看看這幾款產品有沒有出現在你的記憶之中吧。
BP機
“有事Call我!”這句話恐怕能夠引起很多70后、80后共同的回憶。1983年,上海開通中國第一家尋呼臺,BP機也正式進入中國。在模擬BP機的時代,BP機只能接受信號,需要找個座機給尋呼臺打電話才能查詢到回電號碼;再到后來出現了漢字BP機,在市場上備受歡迎。
到2000年左右,中國尋呼機業務發展到頂峰,BP機的“滴滴”聲響徹大江南北,不過也因為相同的聲音導致一群人中只要有一個人收到信息,大伙就會不約而同地一起掏兜,成為了一代人的共同回憶。直到后來移動電話開始出現和普及,傳呼業務才漸漸衰敗下來,BP機作為第一代個人即時通訊工具的使命也漸漸走到了盡頭。
萬能充
在手機還是功能機以及智能手機早期,電池基本都是可更換的,很多人都會準備兩塊甚至更多的電池,沒電了就夾上萬能充,紅綠小燈閃一晚,第二天就能滿電復活。而且萬能充之所以被稱作萬能充,是因為業務范圍并不僅限于手機,而是“只要能找到正負極就什么都能充”,所以充電寶一時成為了人手一個的必備產品。
當然了,萬能充也有很多問題,比如大部分萬能充為了價格更便宜往往不會內置專門的電路保護,而且電流始終恒定,這就會出現充大電池慢,充小電池溫度高的問題,容易對電池造成損害的同時也會有很大的安全隱患。再加上后來隨著智能手機漸漸普及了容量更大的不可更換電池,曾經號稱“什么都能充”的萬能充變得“什么都充不了”,這才慢慢推出了歷史舞臺。不過最近有消息說歐盟將會出臺新政策要求蘋果等公司使用可拆卸電池,不知道萬能充會不會卷土重來呢?
MP3/MP4
MP3最先作為一種音頻格式為人所了解,但后來人們也常常使用這一名字來稱呼MP3播放器。之所以能夠成為無數人心中最難忘的便攜式播放器,MP3最大的優勢首先在于足夠便攜,只要連接上一根耳機,就能在各個場景中隨時隨地享受音樂。2001年,蘋果公司推出的首款MP3播放器iPod一經推出就成為了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消費產品,到2007年,在首款iPhone已經發布的情況下,iPod銷量依然達到了驚人的5400萬臺,遠超iPhone。
當然,由于MP3播放器的功能過于單一,沒過幾年它就進化到了更加全面的多媒體娛樂設備,配合更加強大的顯示屏和豐富的娛樂功能,成為了更受歡迎的MP4、MP5,在那個娛樂方式普遍不多的時代里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雖然在后來智能手機普及的浪潮中逐漸失去市場,但不可否認的是MP3承載著不少人的青春記憶。
卡片機/家用DV
不同于單反或微單的小型數碼相機,卡片機以其小巧輕薄的外觀火爆一時。卡片機一般會采用潛藏式鏡頭或伸縮鏡頭,對曝光、快門等參數有基本的控制,還能夠調整色彩、清晰度和對比度等內容,拍攝時只需要按下快門即可,非常便捷,所以也被稱為“傻瓜機”,深受年輕用戶的喜愛。
與卡片機類似,家用DV也是憑借著小巧輕便的外形、簡單的操作成為了家庭娛樂場景中不可獲取的一部分,不過隨著家用數碼相機、智能手機的發展,家用DV功能相對單一、價格不低的問題成為了很多家庭放棄它的理由。
事實上,這兩款產品都有著相似的宿命,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它們一同被越來越“卷”影像性能的智能手機“拍在沙灘上”,只有藏在卡片機中的古早照片、和家用DV中的影像提醒著我們,那些曾經的記憶對我們有多重要。
上網本
在互聯網發展早期,由于娛樂手段相對較少,很多人對于電腦的要求就是上網,所以出現了“便攜上網本”。它們的尺寸普遍只有7~10英寸,搭配上網卡模塊,能夠滿足基本的上網需求,讓你隨時隨地能夠“上網沖浪”,還會有各種播放流媒體、音樂的功能,雖然配置一般但在那個山寨機滿街的時代憑借著對需求的精準把控,著實是火了一把。但后來隨著智能手機市場的變革、智能平板的出現,也漸漸熱度不再。
不過近些年來部分廠家又推出了類似的全新產品,例如號稱“全球最小筆記本”的GPD Pocket系列,以其8英寸、503g以及不輸常規辦公本的性能、1萬毫安的續航、靈活的操控方式又“翻紅”了一把,號稱是09年netbook的“回魂”之作,不知道以后會不會開辟一個全新賽道呢?
蘋果皮
在iPhone發展初期,很多人會選擇同樣擁有3.5寸顯示屏、iOS系統的iPod Touch。但由于無法通話、收發短信和使用移動網絡,iPod Touch始終無法成為一臺稱職的“移動設備”。不過,這并不能難倒萬能的“果粉”,一個中國小伙為其發明了一款配備基帶的智能手機殼,這就是“蘋果皮”,它的外形類似iPhone的保護殼,自帶電池、SIM卡槽和相關配件,甚至集成了麥和耳機,能夠把用于播放視頻的iPod Touch瞬間變成iPhone使用,一經上市熱度很快就到達巔峰。
后來隨著Android手機的發展,蘋果漸漸不再“一騎絕塵”,消費者有了更大的選擇空間。與其畫上大幾千塊買一臺iPod Touch+“蘋果皮”,不如選擇性價比更高的Android手機,“蘋果皮”也漸漸失去了它的市場,再到2022年iPod全系停產,“蘋果皮”也就沒有了生存的空間。不過與此同時的是,市場上出現了各種各樣頗具實用性的手機殼,例如“降溫散熱殼”、磁吸快充殼等產品,讓手機有了更好的使用體驗。不難看出,“蘋果皮”事實上并沒有消失,而是換了一種形式陪伴著我們。
電子寵物機
1996年底,日本萬代(Bandai)推出了一款名為“拓麻歌子”的微型電子寵物機,一時席卷全球,銷量突破千萬,玩法也很簡單,從蛋中孵出一只小寵物后,需要定期對它進行喂養、配它玩耍、照顧它,中途還有可能會遭遇疾病或,作為回報小寵物不僅會用可愛的造型和有趣的互動陪你kill time,還可以每天準時叫你起床(當然了這也就是普通的鬧鐘功能)。
不過寵物機也有很明顯的缺點,例如占用時間較長、互動形式單一等,這就很容易讓人產生厭倦,所以本身產品壽命就不是太長。后來2008年萬代又推出了第九代彩屏版“拓麻歌子”,能夠與手機互聯,還增加了社交功能,可以和朋友進行交換、結婚,還能生小寶寶,不少人買來“回憶青春”,但拿到手卻發現不一樣,其實是因為當年中國市場上流行的“拓麻歌子”多是“山寨”產品,不過這也不能阻擋它當年曾經給不少人帶來的美好記憶。
各式電子寵物機
VCD/DVD
在家庭影院的體驗中,視頻無論何時都是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在VCD/DVD前有錄像帶機等視頻播放設備存在,但VCD/DVD的普及無疑真正讓每個家庭的客廳成為了真正的家庭影院。
尤其是恰逢那個2000年左右碟片流行的時代,很多人都是通過街頭租碟店里的VCD/DVD接觸到經典港片、動作片、好萊塢大片等娛樂,開闊視野看到了新的世界。后來“卡拉OK”火爆全國,不少DVD機還可以插上話筒成為了家庭KTV,也成為了不少人的美好記憶。而隨著高清視頻以及PC的發展,VCD/DVD設備漸漸告別了歷史的舞臺。
小霸王“學習”機
90年代全國上下掀起了學習英語、學電腦的熱潮,小霸王“學習”機也就應運而生。它不僅能用來練習五筆打字、學習英語,還可以編寫簡單的basic、C/C++、Java程序,在普及電腦操作、普及打字知識的年代確實功不可沒,但它給人留下的更深印象或許在于那些游戲。
“你拍一,我拍一,小霸王出了學習機”成為當時非常洗腦的廣告語,不知道多少人以“學習”打字、英語的名義買來“學習”游戲,從此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現如今,“學習”機已經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在市場上銷聲匿跡,但延續著“學習”機血脈的游戲主機仍然活躍在市場上,不用再以“學習”的名義包裝自己。可是不再受束縛玩游戲的長大后的我們,卻時常懷念那些偷偷“學習”游戲的時光。不說了,突然想給許久不聯系的從前的朋友打個電話,雖然時過境遷,多年前一起打小霸王“學習”的朋友已經走向了不同的道路,但過去共同的美好記憶卻會成為始終的羈絆。
結語
事實上,事物的發展總是遵循著特定的生命周期,電子產品也不例外。或許是因為出現了新技術,或許是因為我們找到了性能更強、體驗更佳的替代品,曾經炙手可熱的產品總是會在一段時間后隱入塵煙。在科技產品飛速迭代的時代,我們有幸見證了很多電子產品從誕生到衰亡的全過程,享受到它們帶來的驚喜和便利,也感慨“其亡也忽焉”。與此同時,又堅定地迎接著新的來者,并為新的技術而感嘆,科技也就在這一過程中一刻不停地改變著我們。
盡管并不是所有的電子產品都能永遠停留在發光發熱的那一刻,但由它們創造的發展思路、想法卻常常能為后來的科技發展提供動力,它們曾經給我們帶來的回憶和感動仍然歷久彌新,而這或許就是科技產品發展對我們的意義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