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綜合 >>正文
第三届石家庄五人制足球全国擂台赛火热开赛
綜合37人已圍觀
簡介 6月28日晚,石家莊市青少年足球訓練基地內燈火通明、人聲鼎沸,北人集團·莊超第三屆中國·石家莊五人制足球全國擂臺賽激情開賽。比賽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20支高水準五人制足球隊伍, ...
6月28日晚,石家莊市青少年足球訓練基地內燈火通明、人聲鼎沸,北人集團·莊超第三屆中國·石家莊五人制足球全國擂臺賽激情開賽。比賽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20支高水準五人制足球隊伍,他們用激情與汗水點燃綠茵場,在炎炎夏日里,為石家莊市民及全國球迷奉獻精彩的足球盛宴。
賽制延續,周末綠茵場激情依舊
北人集團·莊超第三屆中國·石家莊五人制足球全國擂臺賽延續往屆賽制,利用6月下旬到8月上旬的6個周末完成比賽,所有比賽均采取一場定勝負。比賽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期四個周末,16支參賽隊伍分為4個小組,每周4支球隊進行小組賽并決出周冠軍。第二階段為期兩個周末,四支周冠軍隊伍將與去年的中國·石家莊五人制足球全國擂臺賽前四名上演強強對決,最終決出冠軍。
首個比賽日,來自A組的四支隊伍依次登場亮相,揭幕戰在石家莊華爾道夫足球隊與福建廈門桃李春風足球隊之間展開。兩隊球員場上拼搶激烈,瞬間點燃現場2000多名觀眾的熱情——開場僅5分鐘,石家莊華爾道夫足球隊就取得了進球。最終經過激烈角逐,石家莊華爾道夫足球隊以5:0戰勝對手,獲得揭幕戰的勝利,其中19號球員吳志峰下半場上演“帽子戲法”。
吉林長春順興足球隊與香港栢禧足球隊的比賽緊隨其后。開場僅1分鐘,香港栢禧足球隊就憑借一粒任意球首先敲開對手的球門,隨后雙方展開積極拼搶,攻守轉換配合流暢,精彩進球引起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最終吉林長春順興足球隊憑借4粒進球反超,以4:1的比分戰勝對手,獲得比賽的勝利。
比賽吸引了路過群眾駐足觀看。許多球迷也紛紛通過多個平臺為球隊助威、為賽事點贊,線上直播觀看量近120萬人次。
點亮IP,打造今夏足球網紅打卡地
作為石家莊本土特色的“莊里球王 全城熱練”系列賽事之一,中國·石家莊五人制足球全國擂臺賽已成功舉辦兩屆。今年,賽事組委會充分汲取前兩屆成功辦賽經驗,制定出更為科學的比賽方案,邀請的參賽球隊水平更高,對抗更為激烈,比賽的觀賞性與懸念也顯著提升。同時,本屆賽事更注重品牌賽事IP的全面打造,賽場內外不僅安排了充滿創意的足球主題文化表演,更著力營造獨具石家莊魅力的足球文化氛圍,將賽場及周邊地區打造成今夏熱門的足球主題網紅打卡地。
文體融合,“票根經濟”引爆省會消費
為進一步擴大賽事影響,惠及市民及來石家莊參賽的球迷朋友,賽事主辦方積極推動“票根經濟”引爆省會消費。賽事期間,中冶商圈在其指定店鋪發放大量消費券,市民憑消費券,即可在中冶商圈指定店鋪享受“滿15元立減10元”的優惠,極大地激發了市民的觀賽激情與消費熱情。
據了解,作為石家莊市“跟著賽事去旅行”品牌賽事之一,本次賽事深度植入石家莊地域文旅基因,充分發揮本地賽事對體育產業和旅游經濟的輻射帶動作用。賽事積極融入地域美食特色和文化展示,讓獨具匠心的非遺文創產品市集、琳瑯滿目的本地特色美食攤位與綠茵場交相輝映。石特板面更是打出“請全國球迷免費吃板面”的標語,吸引到場觀眾排起長隊,爭相品嘗屬于石家莊的特色板面味道,助力打造出獨具燕趙文化的足球特色市集。
同時,石家莊將體育賽事帶來的“流量”轉化為文旅消費的“增量”,讓遠道而來的全國各地球迷朋友在享受高水平比賽之余,盡情品嘗石家莊地道的美食,飽覽美麗的城市風光,感受石家莊深厚悠久的歷史底蘊,全面體驗“因體育賽事奔赴一座城”的獨特魅力。
與南方火爆的“蘇超”賽場隔空相望,“莊超”已通過三年辦賽,正在將縣(市、區)賽、省市賽、國際賽深度融入到一座北方城市,將本土化賽事IP進行到底,打造“中國五人制足球集結地”。同時扎根市井,讓普通人成為城市敘事的主角,點亮城市夜經濟的燈火,吸引全國各地觀眾到石家莊觀賽,掀起全民健身、草根足球的熱潮。(杜巖卿、王媛、楊海慧)
Tags:
相關文章
東西問|李嵬:中英教育合作如何“雙向奔赴”?
綜合中新社倫敦6月30日電 題:中英教育合作如何“雙向奔赴”?
——專訪倫敦大學學院教育學院院長、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李嵬
作者 歐陽開宇 卞雨晨
中英兩國在教育領域各具特色、各有所長。近年來,雙方合作培養了許多人才,他們不僅是推動經濟科技文化發展的生力軍,更是聯通中英友好的橋梁紐帶。中新社“東西問”近日采訪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教育學院院長李嵬,講述中英教育合作如何“雙向奔赴”。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您如何看待中英教育合作的現狀和趨勢?
李嵬:目前,在英中國留學人員已超20萬。過去十年到中國參加學習和實習項目的英國學生累計近7萬人。中英本科以上合作辦學項目和機構達200多個。從我們學院參與的項目看,“中文培優”“中英數學教師交流”和“中英伙伴學校交流計劃”等,受到兩國師生一致好評。
我認為,中英教育合作以多層次、寬領域為導向,發展前景非常廣闊。中英教育合作是務實的互補性韌性合作。在當前國際形勢下,雙方更應利用民間紐帶,深化校際合作、城市間教育伙伴關系。
當地時間2024年5月1日,中英/北愛教育合作論壇在貝爾法斯特市奧斯特大學舉行。 中新社記者 歐陽開宇 攝
中新社記者:在促進中英學生雙向流動過程中,面臨的主要挑戰和機遇是什么?
李嵬:今年4月,英國文化教育協會再度攜手英國大學聯盟國際部(Universities UK International)和英國國家科研與創新署(UK Research and Innovation),組織英國13所大學校長訪華團,到中國實地走訪多所高校、政府機構與科研機構,與企業雇主、招聘及留學機構、留英校友等進行座談交流,對中英教育合作,尤其是促進學生雙向流動方面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目前,英國官方的一些政策影響了包括中國留學生在內的國際學生的選擇,也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其他交流項目。英國學費(大學和私立中小學)連年上漲,疊加通脹。加上英鎊和人民幣匯率變化,不僅影響留學預算,增添留學負擔,而且凸顯留學投入與留學生回國就業薪資預期的性價比矛盾。
但同時,英國名校的中國留學生報名人數仍在不斷增加。中英兩國在綠色經濟、低碳技術、數字經濟、創意產業等領域正在加深合作,將培養更多人才。此外,兩國在開展短期交流、暑期學校、企業實習等“微留學”模式的交流合作方面,還有很多新的機遇。
中英教育雙向交流的挑戰多源于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但機遇則根植于雙方教育資源的互補性和產業需求的增長。未來需通過政策靈活性、合作模式創新和文化理解深化,將挑戰轉化為雙方合作發展的可持續動力。
中新社記者:怎樣通過教育和文化交流,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對方國家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李嵬:語言交流方面的障礙是表面現象,更重要的是文化差異。作為教育部門和教育工作者,有責任從教育體系銜接、文化認知提升、社會支持網絡構建等多方面入手,幫助學生適應留學國的學習、生活和文化環境,讓他們有更好的留學體驗。中國已有很多學校和留學中介機構開設英國教育文化導論課和學術英語等課程,幫助學生適應小組討論、論文寫作等教學方式、課堂互動習慣,及考試評價體系。
在此基礎上,還有更多可以開發的課程,比如社會習俗、學術文化,以及生活實用技能及法律常識等。留學生自己的社團也應當多組織些文化比較沙龍之類的活動,讓留學生分享個人經歷和真實案例。
中新社記者:如何利用數字化技術,豐富教育合作的形式和內容,提供更多元的學習選擇?
李嵬:數字化技術正在重塑全球教育生態,為中英教育合作提供突破時空限制、創新協作模式的契機。中英雙方正攜手利用在科技與教育領域的優勢,深化合作,打造更具包容性和前瞻性的學習體系。如倫敦大學學院已和清華大學等合作開拓雙語“慕課”,聚焦人工智能、低碳經濟等前沿領域。
應該有更多教育機構能投入設計模塊化微證書課程,讓學生靈活組合中英課程獲取專業認證。利用虛擬仿真技術建立跨國實驗共享平臺,如3D解剖模型,模擬考古等。開發行業仿真系統,培養跨境商業實戰能力。
目前已有些中英兩國大學聯合建立的數字化教學平臺,正在支持中英學生聯合組隊完成課題,例如:曼徹斯特大學與華南理工大學學生協作設計“智慧城市交通方案”、愛丁堡藝術學院與中國美院聯合創作數字媒體作品等。
當地時間2024年9月6日,“未來·觀”中英青年數字創意文化交流與國際展覽在倫敦啟動。該活動由上海交通大學文創學院主辦,是推動中英青年數字文化交流與共創,助力中國數字文化出海的國際平臺。 中新社記者 歐陽開宇 攝
中新社記者:從您的專業角度看,中英之間可以開展哪些有針對性的教育合作項目,來提升兩國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能力?
李嵬:我是研究雙語教育的,也涉及到跨文化交流。從這一角度講,中英雙方有許多可以合作開發的機會。比如建立“學科內容與語言融合學習”(CLIL)教師聯合培訓和教案開源平臺。我認為,“學科內容與語言融合學習”和其他教育理念相比更有優勢,因為它既可以提高語言能力,深化內容理解,同時又能增強學習動機,培養綜合能力。學生在真實的學科語境中使用語言,語言學習更加自然、有效。而通過語言學習學科內容,學生可從多角度理解知識。學科內容的趣味性和實用性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CLIL在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合作能力和跨文化意識方面也有特別優勢,非常適合中國學生出國留學的準備。
中英雙方教育機構之間還可利用各自優勢建立跨境行業微實習(Micro-internship)平臺,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語言+專業+文化”三維能力,更可塑造具有全球雇主需要的“glocal”(全球本土化)人才,直接提升在中英跨國企業、國際組織中的就業成功率。
當地時間2024年10月17日,紀錄片《你好 大灣區》全球融媒傳播啟動儀式在倫敦舉辦。該片講述英國高校學生前往粵港澳大灣區,與廣東大學生一起開展研學活動,用當代年輕人的視角感知中國文化。 中新社發 楊浩鵬 攝
中新社記者:對于有意向赴英留學的中國學生,以及想到中國交流學習的英國學生,您對他們在學業規劃和跨文化交流方面有何建議?
李嵬:對計劃赴英留學的中國學生,提高學術銜接策略的意識非常重要。同學們要提前適應英式教學,熟悉小組討論、批判性思維、文獻引用規范。在學業規劃上多利用就業導向資源,比如Bright Network之類的實習求職網站,找機會增加本地工作經驗。在跨文化交流方面主動突破社交圈層,多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接觸,多參加社會活動,多讀歷史、政治、哲學方面的書籍。還有一點同樣重要,那就是應該提升自己的民族文化知識。
對于英國赴華留學生,同樣應該增強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深入了解中國文化價值觀及其歷史成因。到中國后多找機會走訪大城市之外的地方,接觸不同社會階層的人士。這樣不僅能夠提高語言能力,而且對中國多語言、多民族的社會結構和文化環境,會有更直接更深入的了解。
中英兩國留學生完全可以將自己的留學經歷轉化為個人競爭優勢,成為真正具備“雙文化智商”(Bicultural Intelligence)的國際人才。(完)
受訪者簡介:
李嵬。受訪者供圖
李嵬,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教育學院院長。曾任英國紐卡斯爾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倫敦伯克貝克大學科研及研究生副校長。自2021年以來任倫敦大學學院教育與社會學部主任、QS教育專業連續12年排名世界第一的教育學院院長。他的學術研究包括雙語兒童語言和認知發展及障礙、雙語和多語人才的語言加工和語言學習、語言教育政策等。
【編輯:胡寒笑】 ...【綜合】
閱讀更多阿維塔全新車型諜照曝光,定位中型轎車
綜合12月6日消息,日前,阿維塔汽車旗下全新車型的測試諜照被曝光了出來,據悉,新車內部代號為E16,定位中型轎車,主要對標車型為Model 3。新車目前還處于較早期的測試階段,所以車身還覆蓋了非常厚重的偽 ...
【綜合】
閱讀更多232美元膠卷相機是中國貨換殼? 原版成本不到30美元
綜合在前段時間,FilmNeverDie公司在Kickstarter上眾籌了一款名為Nana的135膠卷相機正式上市,然后大家發現這款價值232美元的相機竟是一臺不到30美元中國相機換殼版本。Nana是去 ...
【綜合】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坦克500Hi4
- 三星宣布將會在2025年量產2nm工藝:性能提升12%,能效比提升25%
- 17歲女孩邊充電邊玩iPhone遭電擊,蘋果客服回應
- 疑似榮耀Magic V2雙版本入網 分別搭載驍龍8+和驍龍8 Gen 2
- “抓住”梅西 你需要什么樣的相機?
- 榮耀X50攝像模組出現“寶馬”Logo,是測試模型還是聯名定制?
- 國產游戲掌機井噴!“同性能最輕薄”的AYANEO AIR 1S今晚開啟直播預定
- 高通驍龍4 Gen 2芯片發布,4nm制程工藝,紅米手機或將首發
- 疑似一加折疊屏渲染圖曝光 圓形相機模組并加入潛望式長焦
- 谷歌Pixel 8或將支持USB
- 搭載2.0T VC
- Amazon新機四連發,彩色墨水屏的Kindle終于來了!
- 華為分享,比蘋果更快,分享內容更多樣
- 青藏高原行攝之旅:致態靈先鋒版移動固態解決攝影前后期存儲煩惱
- 真豪橫!三星宣布退出LED業務,100多個小目標的生意說扔就扔
- 蘋果硬件主管透露,iPhone內部路線圖證實「折疊屏」傳言
- 努比亞開始為Z70 Ultra預熱:搭載全面屏與驍龍8至尊版處理器
- 科技、玄學雙加持 影石Ace Pro 2運動相機搭載徠卡鏡頭與AI芯片
- ?拿下驍龍8至尊版全球首發!終于,小米15系列定檔10月29日
- 蘋果最值得期待發布會,Mac mini將采用新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