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知識 >>正文
昆明直飞马尔代夫航线复航 昆明边检全力保障暑期跨境游
知識4772人已圍觀
簡介
中新網昆明6月29日電 (李康 趙云鵬)北京時間6月28日16時20分,中國東方航空MU9655航班從昆明長水國際機場順利起飛,29日返程,標志著昆明往返馬爾代夫首都馬累的直飛航線正式復航。該航線每周3班,為兩地旅客提供更便捷的出行選擇,進一步促進中國與馬爾代夫間的經濟、文化、商貿交流。
云南是中國與馬爾代夫距離最近的省份。昆明是云南省省會,是中國面向南亞、東南亞乃至中東、南歐、非洲的前沿和重要門戶。馬累是馬爾代夫首都和最大城市,位于印度洋馬爾代夫群島中部的馬累島上,其經濟以旅游業和漁業為主。

為保障航線復航后的通關順暢,昆明邊檢站提前部署,與機場相關單位密切協作,動態優化勤務安排,增設外語服務崗,為旅客提供政策咨詢、語言翻譯等便利服務。
隨著我國免簽政策不斷擴大和優化以及昆明口岸國際航線不斷新增或復航,云南跨境旅游熱度將進一步持續走高。昆明邊檢站提示:暑期客流高峰期間,請旅客提前抵達機場辦理手續,出行前確認證件及簽證有效期。(完)
【編輯:黃鈺涵】 ...Tags:
相關文章
(年中經濟觀察)多重壓力下,中國外貿“穩住陣腳”
知識中新社北京7月4日電 (記者 尹倩蕓)上半年中國外貿在壓力中開局,并走出一條清晰的“上揚線”。
從前2個月進出口增速同比下降1.2%,到一季度增速由負轉正,前4個月增至2.4%,前5個月進一步回升至2.5%,進出口累計增速逐月上行。此間學者認為,出口超預期、貿易結構優化及政策顯效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支撐了這一積極表現。
不過,行至“下半場”,中國外貿壓力仍不容忽視。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陳建偉接受中新社采訪時指出,美國反復搖擺、極具不確定性的貿易政策,仍將是最大變數。
中國銀行研究院最新發布的《2025年三季度經濟金融展望報告》提到,目前美國與主要貿易伙伴關稅談判進程存在不確定性,主要經濟體關稅博弈尚在演進,或將對中國出口造成外溢影響。
在貿易環境變化沖擊下,全球經濟增長動能走弱,外需放緩也進一步壓縮了中國的出口空間。此外,基數上升等因素,亦使下半年出口增速承壓。
多重挑戰疊加,中國外貿如何進一步“穩住陣腳”?
陳建偉認為,中國在產品結構和貿易網絡上的優勢有助于抵御外部沖擊。一方面,出口產品結構持續優化,向高附加值、高技術產品升級趨勢明顯。中國在高科技、新能源等領域的競爭優勢有望為出口提供新動能。
另一方面,市場多元化步伐仍在加快。中國與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貿易往來日益頻繁,將為外貿貢獻更多增量。
今年以來,中國官方也在積極施策,從提升開放水平、改善外貿環境、增強企業競爭力等方面著手,以期為外貿發展提供新的支持。
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一系列高水平制度型開放舉措,以擴大開放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的不確定性。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再擴容,貿易新業態的創新發展,進一步推動外貿提質升級。
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企業外貿、內銷“兩條腿”走路走得更穩。商務部近期表示,將幫助更多企業內外貿一體化經營,提升一體化發展水平,下半年還將舉辦330多場外貿優品中華行活動。
中國貿促會此前提到,在一攬子穩外貿支持政策下,廣大外貿企業正開辟增量市場、拓展內銷市場、聯動增強供應鏈韌性,克服當前挑戰。業內分析稱,隨著政策效應逐步顯現,中國外貿活力料將進一步增強。
一些積極變化已經出現。匯豐集團近期面向全球企業的一項貿易前景調查顯示,全球企業普遍通過調整貿易策略應對新的貿易變局,包括重新評估各大市場對其貿易增長的重要性。在計劃增加貿易往來的目標市場中,中國獲受訪企業選擇的比例最高。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認為,盡管外部環境仍存不確定性,中國依靠全產業鏈優勢以及產品和市場結構優化升級,將探索塑造新的比較優勢與增長空間。中國出口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和附加值含量將穩步提升,為外貿穩中提質提供堅實支撐。(完) 【編輯:黃鈺涵】 ...
【知識】
閱讀更多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美與有關國家關稅談判情況答記者問
知識有記者問:近日,美方官員稱,正在加緊推進與有關經濟體談判,有望在7月9日“對等關稅”90天暫停期結束前與部分國家達成貿易協議。對于未達成協議的國家,可能單方面設定關稅稅率。請問商務部對此有何評論?
答:今年4月以來,美國對全球貿易伙伴加征所謂“對等關稅”,這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做法,嚴重沖擊多邊貿易體制,嚴重破壞正常國際貿易秩序。對此,中方一直堅決反對。實踐證明,只有堅定捍衛原則立場,才能真正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中方樂見各方通過平等磋商解決與美方經貿分歧。同時,呼吁各方應始終站在公平正義的一邊,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決捍衛國際經貿規則和多邊貿易體制。中方堅決反對任何一方以犧牲中方利益為代價達成交易,換取所謂關稅減免。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中方絕不接受,將堅決予以反制,維護自身正當權益。 【編輯:曹子健】...
【知識】
閱讀更多東西問|汪習根:數字中國戰略何以釋放人權發展新動能?
知識中新社北京6月25日電 題:數字中國戰略何以釋放人權發展新動能?
作者 汪習根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華中科技大學人權法律研究院院長
2025年是推進數字中國建設10周年。隨著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中國將數字治理納入國家治理范疇,通過先后制定和實施《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數字中國建設2025年行動方案》,致力于促進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政府、數字社會、數字文化諸方面的全面發展。十年來,數字中國戰略秉持以人為本、科技向善、數字公平、包容開放、激勵創新的基本理念,釋放出前所未有的人權價值動能,并已產生顯著的治理實效。
2025年4月29日,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建福州開幕。圖為參觀者在峰會現場模擬駕駛時速350公里復興號動車組。 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數字中國強力賦能人權主體。作為人權主體,人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現實的、處于復雜的社會關系網絡體系之中的。既是“自然人”“社會人”,又是“經濟人”“政治人”與“生態人”;既是現實世界的,又是虛擬世界的,也就是“數字人”。在數字時代,數字化生存成為人類的基本生存方式,數字身份、數字人格成為人權主體的全新特征和獨特標識。失去了數字身份和數字人格,人權主體在數字世界便難以生存,更談不上人權保障。
尊重和保障人權是中國的一貫主張,莊嚴載入憲法和黨章。《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人格權獨立成編,開創了世界民法典的新范例。其中的一個突出亮點就是特別規定了依法保護個人信息,依法規范數據的收集、儲存、傳輸、交易和使用。
數字中國深度更新人權客體。傳統人權客體主要是指物、智力成果等,數字技術催生出了一種新型的人權客體,即數字信息。數據的權利屬性、數據確權和數據財產權問題日益受到高度重視。《數字中國建設2025年行動方案》強調,以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為主線,加快培育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因地制宜發展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中國通過行政立法強化監管、促進數據生產和利用;民事立法保護交易安全和數據權益;刑事立法制裁網絡和數據信息犯罪、國際條約和國際協定保護數據跨境交易。
數字中國全面優化人權價值。實現數字正義。針對全球性數字鴻溝、數字孤島甚至數字難民等困境,通過發布和實施《新一代人工智能倫理規范》《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等一系列法律、倫理與政策規范,確保數字平等、普惠全民,尤其通過實現信息、數據、設施無障礙,切實保護特殊群體平等享有技術發展權利。
2025年3月13日,下肢運動功能障礙人士在外骨骼機器人的幫助下直立行走。 中新社記者 吳君毅 攝
增進數字利益。個體數據一旦集成為大數據,就被賦予相對獨立的價值屬性。中國成立的大數據中心分為公益性和市場化兩大類型,從兩大維度保障普惠共享數據權利。
維護數字安全。保護數據隱私、嚴禁數據濫用、遏制數據侵權、防范數據泄露,是數字時代人權保障的核心關切。從總體國家安全觀這一全新的安全理念出發,中國頒布和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以法律的強制力和公正司法保護數字安全權。
保障數字自由。數字自由是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的原動力,也是數字人權的一個基本要素。大力培育數據市場、促進數據生產、繁榮數據交易是提升數據能力、創新數字技術、維護數字權利的必由之路。在數字安全的大前提下,弘揚數字自由精神、維護數字自由權利,是數字技術促進人權發展的一個新貢獻。
數字中國高效促進人權發展。堅持以數字生存權和數字發展權為首要的基本權利,全方位豐富人權內涵要素、更新人權保障方式、提升人權實現水平。數字中國通過發展中國人權事業,切實保障全體人民的數字經濟發展權、數字政治發展權、數字社會發展權、數字文化發展權和數字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權等一系列具體的新興人權。
首先,夯實數字經濟發展權基礎。《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4年)》顯示,2024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10%,提前一年實現計劃目標。全球新公開生成式人工智能專利4.5萬件,中國占比達61.5%。通過“算力大通道”計劃構建跨區域算力高速直連網絡,實現東部至西部算力協同調度。
其次,提升數字政治發展權。數字政府建設打通政府部門之間的信息孤島,構建政府與社會之間上下聯動的治理體系,形成基于大數據的全國數據資源共享體系,全景式智能化描繪出公共參與社會治理的畫像模型。此外,智慧政務與智慧檢務、智慧法院等共同強力實現“以人為本”的國家治理和社會公共服務價值,保護全體公民更好地行使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和監督權。
再次,提升數字社會發展權質量。《2024年中國數字經濟服務質量滿意度研究報告》顯示,2024年城市數字經濟服務質量滿意度指數(DES-CSI)達86.4分,同比提升1.4分,連續五年創新高;數字鄉村建設滿意度達80.9分,連續兩年增長,“數字惠民”實效突出。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發展數字健康、互聯網診療和互聯網醫院,互聯網醫院數量超3300家,遠程醫療服務網絡已覆蓋所有市縣。
第四,促進共享數字文化教育發展權。中國正全面促進人人共享數字公共服務惠益,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轉型戰略行動,建成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截至2025年5月,中國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注冊用戶突破1.64億,瀏覽量613億,用戶覆蓋22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世界第一大教育資源數字化中心和平臺,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信息化獎。
最后,建設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中國政府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文明的高度,推進數字化與綠色化的深度融合,形成天空地立體智能感知“一張網”和全國生態環境數據“一張圖”,推出生態環境海量數據挖掘算法,實現環境治理全過程、領域的數字化、智能化。
2025年6月5日,正值世界環境日,能夠監測大氣污染的機器狗亮相浙江杭州環保科技展。 中新社記者 吳君毅 攝
當前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形勢復雜多變。為了在國際社會分享數字發展經驗,中國多措并舉,積極推進技術合作,持續實施數字經濟和數字智能互聯互通合作項目。如在人工智能新興領域,中國已為巴基斯坦、老撾、埃及、烏干達等15個國家及國際組織援建了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涵蓋通信、互聯網、電子政務、衛星等領域。中國援坦桑尼亞國家ICT寬帶骨干網絡項目,使坦全國電話資費降低了58%,互聯網資費降低75%,幫助偏遠農村地區和當地民眾享受數字發展果實。中國的系列舉措不僅突破傳統技術輸出的單向性局限,更為全球南方國家優化數字治理架構提供了理論參照與實踐樣本,實質推進數字時代全球南方的平等發展權利。(完)
作者簡介:
汪習根。作者供圖
汪習根,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華中科技大學人權法律研究院院長、聯合國發展權高級咨詢專家、中國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副會長。主要從事法理學、法治與司法、人權法尤其發展權問題、法與經濟、人工智能與司法大數據等方面教學與研究。在《求是》《中國法學》《法學研究》等發表論文200多篇,出版中、英、日文著作近30部。自2007年起,應邀赴聯合國參與重要國際文件起草,有關咨詢建議多次被載入聯合國官方文件。
【編輯:曹子健】...【知識】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AMD Radeon RX 7900 XT顯卡降價近20%
- IEAE 2023丨航世展示多款人體工程學鍵盤,滿足更多應用場景需求
- 對標騰勢D9 魏牌混動MPV上海車展首秀
- 2023上海車展丨大力發展AI 智己汽車正式發布AI4M智能戰略
- 地面清潔有它就夠,戴森V12 Detect Slim Nautik洗地吸塵器發布,售價5699元
- 寶馬XM高性能限量版,V8發動機?插混系統,這外形打幾分?
- 小米13 Ultra官宣4月18日發布,攜手徠卡打造又一款影像旗艦
- 2023上海車展提前速覽,勞斯萊斯首款電動車亮相!
- 寶馬XM高性能限量版,V8發動機?插混系統,這外形打幾分?
- 蘋果官宣環保新目標 2025年每塊電池都將使用100%再生鈷
- 英偉達官宣CES 2025主題演講日期:RTX 50顯卡將首秀
- 召回!起亞EV9智能遙控泊車輔助系統被爆存在安全隱患,涉及1.24萬輛
- 影像升級性能拉滿 疑似一加13設計諜照和跑分成績出爐
- 均價破千元 Samyang可換光學模塊鏡頭Remaster Slim發售
- 海信發布E7N等數款智能電視:用AI讓音畫表現更出色
- 榮耀Magic 7預計將會在10月登場:搶占驍龍8 Gen4首波紅利
- 不到1年,5次召回?特斯拉Cybertruck又出事兒了
- 又有發財新路子!英國偷車賊不偷車,改偷車大燈了,反而掙得更多
- 驍龍8 Gen 4雞血版跑分來了,有點離譜,CPU主頻達到4.47GHz
- 華為攜海量網絡通信解決方案亮相PT展:萬兆入云提供極致游戲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