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文章
四川啟動四級防汛應急響應
時尚中新網成都7月3日電 (記者 何浠)記者3日從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獲悉,綜合前期降雨情況及當前雨水情變化趨勢,按照《四川省防汛抗旱應急預案(2025年度修訂)》規定,經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研究決定,7月3日18時啟動四級防汛應急響應。
據悉,7月3日8時—7月3日17時,四川成都、廣元、德陽、雅安、綿陽等地降大到暴雨,局部降大暴雨,其中大雨(25~49.9毫米)127站,暴雨(50~99.9毫米)25站,大暴雨(100~249.9毫米)4站,最大降雨為德陽市綿竹孝德祈福小學站130.3毫米。預計3日晚上,四川盆地西部部分地方有陣雨或雷雨,其中廣元、綿陽、德陽、成都、眉山5市西部和雅安北部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川西高原和攀西地區有分散陣雨或雷雨,甘孜州西北部、阿壩州東部和攀枝花局部中雨,個別大雨。
受降雨和水工程調蓄影響,大渡河、岷江、沱江、涪江的干流發生小幅漲水過程,嘉陵江上游發生明顯漲水過程,其余主要江河水勢平穩,均未超過警戒水位。成都、德陽、綿陽、廣元、雅安、眉山、樂山、甘孜、阿壩等地部分中小河流出現小幅洪水波動過程,水位變幅超過1米的127站,其中超過2米的54站,均未超過警戒水位,阿壩州汶川縣岷江支流雜谷腦河發生接近警戒水位的洪水,目前已現峰轉退。
3日18時,四川水利廳將洪水災害防御四級響應升級為洪水災害防御三級響應。(完) 【編輯:惠小東】 ...
【時尚】
閱讀更多“北澇南旱”、中小河流洪水頻發 今年主汛期還有哪些新特點?
時尚記者從水利部獲悉,7月1日起我國全面進入主汛期。今年主汛期有哪些新特點、新變化?
水利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主汛期期間我國總體呈現“北澇南旱”格局,北方洪澇偏重,黃河中下游、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海河流域漳衛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松遼流域遼河渾太河和松花江吉林段等可能發生較大洪水。此外,預計將有2到3個臺風登陸我國,并有較強臺風北上影響北方地區。
水利部水旱災害防御司副司長 褚明華:今年入汛以來,長江、珠江、太湖、海河等流域,2663座大中型水庫投入調度運用,共攔蓄洪水458億立方米。堅持旱澇同防同治,在確保防洪安全前提下,調度水庫有效利用洪水資源。
北方局地暴雨洪澇事件多發的同時,長江流域洞庭湖、鄱陽湖水系、浙江錢塘江和福建閩江、新疆中北部等地或將出現階段性干旱。目前,全國9520座水庫蓄水總量4718億立方米,比常年同期偏多12%。
大江大河水情總體平穩 中小河流洪水頻發
水利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大江大河水情總體平穩,中小河流洪水頻發,給防汛工作帶來一定挑戰。
今年入汛以來,中小河流洪水頻發重發。廣西、廣東、湖南、貴州等22個省級行政區共有311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大部分為中小河流,40條河流發生超保洪水,8條河流發生有實測資料以來最大洪水,貴州都柳江發生特大洪水。
褚明華:這些地區大部分都處于高山峽谷區,它的特點就是洪水漲得快,退得也快,對我們監測預報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們還是要加強這一些區域的洪水監測預報,及時發布預警信息。
截至目前,全國已建成各類水文測站13.3萬處。入汛以來,水文部門發布洪水預報2800站次,水情預警968次,預警短信超30萬條。水利部表示,將密切監視天氣變化和雨情汛情發展,提高預報精準度、延長預見期,對可能影響沿江城鎮的水情信息提前預警,直達防御一線。
未來一周強降雨頻發 需警惕山洪風險
記者從水利部了解到,未來一周,我國長江流域上游地區強降雨頻發,山洪風險提高。相較于大江大河,山洪災害突發性強、轉移時間有限,如何妥善處理山洪災害,第一時間發布預報預警信息?
入汛以來,水利部每天8時和下午6時發布未來24小時山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滾動發布未來2小時短臨預警,逐日“一省一單”將山洪風險區域及點位發至地方。負責人告訴記者,未來一周,長江流域強降雨主要集中在四川、重慶、陜西、甘肅等上游地區。
褚明華:根據前期的降雨量以及土壤的含水條件,要動態地調低相應的預警指標。有關的預警信息要直達一線,直達責任人和危險地區的群眾,確保群眾能夠及時得到轉移。
下一步,水利部將持續開展山洪風險隱患排查。以山溝河道聚居地、橋梁上下游等區域為重點,動態完善山洪災害危險區管理清單,重點落實施工工區、旅游景區、農家樂、民宿等人員集中地區轉移避險方案,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央視新聞客戶端 總臺央視記者 梁麗娟 李嘯虎)
【編輯:張子怡】 ...【時尚】
閱讀更多港媒代表探訪青海海南光伏產業園 見證戈壁灘上創造綠色奇跡
時尚中新網青海共和7月2日電 題:港媒代表探訪青海海南光伏產業園 見證戈壁灘上創造綠色奇跡
作者 劉洋 張海雯
在青藏高原東北部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塔拉灘曾是一片戈壁荒灘。“風吹石頭跑,地上不長草”,這句當地牧民口中的俗語,道盡了這里昔日的蒼涼。
如今,驅車駛入塔拉灘,映入眼簾的卻是另一番景象:700余萬塊深藍色光伏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如同一片浩瀚的“藍色海洋”,與周邊復蘇的綠色草甸相輝映。
2024、2025年,青海省和香港持續開展經貿交流活動,進一步深化了青港兩地各領域合作。應青海省商務廳邀請,香港媒體代表團于6月24日至7月1日赴青開展調研考察。
6月30日,媒體團一行走進共和縣塔拉灘,實地考察“戈壁灘”上的清潔能源發展之路。
海南州綠色產業發展園區管委會主任安峰軍介紹,這里曾長期受到風沙困擾,“干燥、土地貧瘠等問題一直困擾當地。”
改變始于2012年。彼時,青海瞄準塔拉灘得天獨厚的太陽能資源——日均8小時的日照時長、3000小時以上的年日照時數,以及高原地區特有的強紫外線輻射,啟動了光伏產業園區建設。誰也未曾想到,這個以“發電”為初衷的項目,悄然撬動了一場生態與經濟的雙重變革。
圖為港媒代表探訪青海海南光伏產業園。張海雯攝
俯瞰青海海南州光伏產業園區,連片的光伏板整齊排列,板下的土地上,披堿草、沙蒿等牧草已連片生長,“光伏板不僅能發電,還成了‘生態保護傘’。”安峰軍指著光伏板間的植被解釋,光伏板遮擋了部分陽光,降低了地表水分蒸發速度,為牧草生長創造了適宜的小環境;而光伏板支架間的空間,又為防風固沙植物提供了生長載體。
園區建成以來,塔拉灘植被覆蓋率不斷提升,光伏園區的土壤水分蒸發量減少30%,植被覆蓋恢復到80%,牧草的繁茂引來了周邊牧民的牛羊,“光伏+牧業”的養殖模式應運而生。
在生態改善的同時,“陽光經濟”的能量持續釋放。位于塔拉灘的龍羊峽水光互補發電站,是目前全球裝機容量最大的水光互補項目,創下吉尼斯世界紀錄。這座電站創新性地將光伏電站與龍羊峽水電站聯合:白天,光伏板全力發電;夜晚或陰雨天,水電站快速調節補充電力,實現了新能源發電的“穩定輸出”。
圖為青海海南光伏產業園一角。張海雯攝
“如今,海南州光伏產業園區建成750千瓦變電站4座,已建成世界首條100%輸送清潔能源±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所發電力通過青豫直流工程等特高壓線路,源源不斷輸送至中原地區,為東部省份的綠色發展注入‘青海動力’。”安峰軍說,如今的塔拉灘,已成為西部地區新能源產業的“試驗田”與“示范窗”,“未來,港珠澳地區也有望用上來自青海的綠電。”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編委辦主任趙鵬飛說:“塔拉灘新能源光柱一個小時可以發五萬度電,按照香港一個家庭每月用電300度左右,等于光柱一個小時的發電量就可以供香港一個家庭用電14.4年。”對香港媒體而言,這既是中國西部生態治理的成功范例,也為全球新能源與生態協同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方案,讓人看到在貧瘠土地上創造綠色奇跡的可能性。(完)
【編輯:曹子健】 ...【時尚】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小米MIX Fold 3通過國家質量認證 有望8月正式發布
- 北京InfoComm China 2023英特爾專訪 未來視頻會議將如何發展?
- 索尼官宣7月12日晚發布新品 或為APS
- 小米14渲染圖曝光:1mm極窄邊框,后背變化不大
- 小鵬G9與P7i加入北京和佛山城市NGP Apple Watch車控也已實現
- 榮耀MagicPad跑分曝光,性能不弱但“馴龍”能力有待考驗
- 驍龍7 Gen 3又要擠牙膏?但有驍龍8 Gen 2下放中高端新機
- 采用環抱式座艙設計 名爵Cyberster內飾官圖亮相
- 零百加速3.8秒 MG 4 XPower官圖發布
- 臺積電美國工廠還在“亂”,又要去日本建工廠
- 壯觀!黃河小浪底排沙宛如“沙龍”出洞
- 美國得克薩斯州洪水已致至少82人身亡
- 寧夏加速推進自然資源遙感應用能力建設
- 銷售網點與彩民發生糾紛 安徽淮北福彩:中獎彩民已順利兌獎
- 2025年上海市小學生愛心暑托班開班
- 重慶市南岸區委原副書記、區政府原區長王茂春被“雙開”
- 局地40℃以上!出門穿什么顏色衣服更涼快?
- 天安門廣場和長安街華燈清掃檢修啟動
- “丹娜絲”北上 寧德沿海全部客渡船停航海上項目停工
- “七七事變” 88 周年 學者談東江縱隊抗戰中的華僑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