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個月前,特斯拉花費76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5億元,正式收購了德國無線充電系統初創企業Wiferion,期望在電動汽車無線充電領域有所突破。
現如今,汽車的補能方式有很多種,例如特斯拉、小鵬等品牌主張的超級充電,和蔚來、北汽新能源等主張的換電等等。但不論超充還是換電,都需要將車輛開至超充站或換電站,往返的時間成本非常高。
反觀家用充電系統,非常方便,即便7kW的速度也能滿足日常需求,晚上下班插上去,早上上班拔下來,一晚上的時間足以將電池電量充滿。不過,這種補能方式也有個問題,那就是需要將連接線連至車輛,并且走的時候還要收納起來,次數頻繁后會發現非常麻煩。
于是電動汽車的無線充電需求被提起。然而當下的無線充電有很多技術方面的問題,例如充電效率太低、充電功率太小、對位置的要求太高。顯然,這些手機無線充電領域的問題,不能帶到電動汽車無線充電領域,因此很多車企都在這一方面進行研發,試圖尋找突破口。
Wiferion成立于2016年,它的技術專利顯示,可以將充電效率提升至93%,并且如果將車輛放置于充電器上,最多可覆蓋40毫米的位置誤差,雖然看起來還有進步空間,但對當下的汽車無線充電技術來說,已經算是頂級。
今年3月,特斯拉在Invester Day上宣布未來的充電基礎設施,推翻了以往對無線充電的負面立場。展示了停放在車庫里的Model Y形象,同時還展示了在餐廳和汽車劇場的Super Chaser。Model Y下面放著一個看起來像無線充電板的裝置。
據悉,特斯拉內部正在開發無線充電樁一年多。項目名稱為“加菲爾德”。Wiferion已經具備了充分的無線充電技術,有望加速“加菲爾德”項目。
有意思的是,包括現代、日產等多家海外傳統汽車品牌,也在進行無線充電技術的開發,尤其是捷尼賽思,從去年開始就已經實施無線充電示范項目。
所以,如果今后無線充電能達到非常好的商業化水平,那么汽車的充電口可能會像手機3.5毫米耳機口一樣,消失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