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百科 >>正文
(寻味中华丨非遗)胶东大鼓:盲人调里觅乡音
百科369人已圍觀
簡介
中新社煙臺6月29日電 題:膠東大鼓:盲人調里覓鄉音
作者 王嬌妮 曲正揚
“哎!說的是人人忙著那個把年過,家家戶戶全都蒸年糕……”盲藝人左手打板、右手擊槌,用蒼勁的嗓音撬開鄉土趣聞《偷年糕》。
仲夏時節,山東萊陽村歌大賽一場接一場,膠東大鼓作為特邀節目亮相。黃建省與馮兆俊兩名傳承人帶領弟子們亮嗓——唱到“兒媳婦慌忙捂年糕被燙”的詼諧情節時,臺下哄笑一片。

演出畢,在馮兆俊的幫助下,黃建省把鼓槌放回袋子。幾十年間,馮兆俊都是黃建省演出的“眼”,帶著他用大鼓闖膠東。
膠東地區位于山東半島中東部,包含青島、煙臺、威海等文化風俗相近的臨海城市。膠東大鼓產生并流行于此,最初由盲人創造,也叫“盲人調”“盲腔”,至今已有兩百余年。2006年,膠東大鼓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馮兆俊和黃建省是“南路”膠東大鼓的傳承者,因而演出時常能聽到戲曲腔。他們的隨身行頭,不過一副日月板、一把墜琴、一架小鼓。盲藝人往馬扎上一坐,日月板“嗒嗒”兩聲如開場哨,墜琴驟響,“大鼓”開唱。

日月板是膠東大鼓的特殊樂器,也叫天地板。過去藝人為了節省,又因崇信“天地人”觀念,于是找兩個鋼片,做成長方形的日板、月牙形的月板,靠腕力甩起來。
“那時候盲藝人常四五人結隊進村,前頭一人拄棍領路,后面的搭著前肩連成串,走在土路上‘嗒嗒’的板聲老遠就能聽見。”“50后”煙臺人張麗華回憶。
黃建省63年前開始拜師、賣藝,只憑記憶一度能演上百段。膠東方言強弱交替,當地漁號、山歌、民歌音調也匯入其中,他唱著仙俠傳說、古今趣聞、鄉土故事,把自己唱得“比電影明星還火”。
細細聽來,《西游記》里,鼓點如緊箍咒般密集;說家長里短時,板聲忽緩忽急,仿佛鄰里嘮嗑的即興發揮。農閑時分的曬谷場成了當時的Live House(音樂現場演出),恰是“斜陽古柳趙家莊,負鼓盲翁正作場”的活景。
1993年,黃建省遇見拉墜琴的馮兆俊,成為后者領隊的萊陽“盲人文藝宣傳隊”一員。萊陽每年的梨花節、豐收節以及年俗節慶,視力稍好的馮兆俊拉著藝人們趕場,為膠東大鼓爭取每一次演出機會。

時光流轉,宣傳隊能外出表演的“老人”只剩58歲的馮兆俊和78歲的黃建省。不過,膠東大鼓也突破了“盲人專屬”的傳承邊界,吸引音樂人、大學生、文旅從業者學習。音樂愛好者郭建麗說,她連續參加了3期大鼓培訓班,“現在能完整演唱2個段子,感覺比流行歌帶勁。”
音樂人蓋永政、孫濤還把膠東大鼓《醉八仙》改編成“搖滾版”,電吉他、電子琴配著三弦、墜琴,對八仙故事進行現代解讀,網絡累計播放量達千萬次。“眾神相會淄博吃燒烤”等唱詞,讓年輕聽眾們會心一笑。
山東煙臺棲霞牟氏莊園等景區則將膠東大鼓融入節慶表演,游客舉著手機直播,直播間里“想家了俺”“這是膠東的寶藏”等彈幕刷屏。
通過城市舞臺和短視頻平臺,膠東大鼓的老藝人們重新走紅。忙完村歌大賽,黃建省們準備膠東大鼓紀錄片的拍攝——曾經走街串巷時磨破的鞋底、唱啞的喉嚨,將化作銀幕上躍動的鄉音。(完)
【編輯:葉攀】 ...Tags:
相關文章
無人機“飛手”考證熱 果真“培訓包就業”?
百科“搶灘地空經濟新賽道”“政策紅利下的黃金職業”“畢業生入職起薪碾壓同齡人”“25天無人機培訓包就業”……近一年來,社交平臺上涌現出大量來自全國各地的無人機“飛手”執照考證廣告。
重慶一名大學生郭金(化名)曾被一家機構的“包就業”承諾吸引,他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我咨詢了數十家培訓機構后,把這家機構的聊天記錄發到了社交平臺,很多人提醒說不靠譜。”最終,他選擇了本地一家與學校有合作的機構報名學習。
隨著低空經濟的發展,無人機“飛手”正成為炙手可熱的新興職業,進入這一行業的關鍵“入場券”——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操控員執照(以下簡稱“執照”)也變得越來越重要。2024年1月1日實施的《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明確規定,操控小型、中型、大型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的人員應當向國務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門申請取得相應執照。這一政策也使得“飛手”執照的價值陡增,成為行業“香餑餑”。
相應地,無人機執照考證培訓機構在全國范圍內大量涌現。據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綜合管理平臺數據,目前登記在冊的此類培訓機構已超過2600家。
無人機“飛手”的就業方向廣泛,巨大的市場潛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涌入“考證大軍”。然而,記者調查發現,在火爆的考證市場背后,要找一份符合預期的工作,遠沒有培訓機構宣傳描繪得那么簡單、輕松。
和想象中不一樣的“包就業”
去年年底,大四學生郭金開始求職。看到無人機專業的同學考取執照后順利就業,他萌生了轉行的念頭。在咨詢了眾多培訓機構后,他發現,培訓機構魚龍混雜,既有5000-7000元的低價班,也有兩萬元左右的“高價包就業”班,“包就業”的形式實際上是機構低價承接吊運項目后讓學員去做,“‘包就業’多久?一個月甚至一周都有可能”。
90后王思奇(化名)告訴記者,他報名的培訓機構雖承諾推薦工作,但提供的機會多是去偏遠地區進行無人機吊運或“撒農藥”。“就是問一句‘去不去’,我們這樣的學徒工又能有多少收入呢?”
記者隨機咨詢了多家在全國設有分校的培訓機構。一家機構的工作人員說:“我們會不定期在學員群分享就業資源,提供推薦但不承諾包就業。”另一家機構的工作人員則稱,若考取“雙機長執照”(即同時擁有多旋翼和垂直起降固定翼的超視距操控資質),以及教員執照,便可簽訂合同享受一對一就業指導。“如果舍得投入,還有費用約3萬元的‘包就業大師班’。”
一紙“包就業”合同,真能保障學員順利入職嗎?記者帶著受訪者提供的一份無人機培訓“就業協議”,咨詢了北京西東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金琳。她指出,該合同存在多處對學員不利的關鍵條款。
首先,合同規定,就業推薦的前提是學員在不超過兩年內成功考取“雙機長執照”。金琳指出,“若學員兩年內未能通過考試,機構不僅無須推薦工作,已繳的培訓費也概不退還”。
其次,合同對“就業”定義寬泛化了,甚至將“畢業前的實習”也納入了“就業”范疇,即使學員實習結束后,用人單位不為其轉正,同樣被認定為“推薦成功”。
“這意味著,哪怕是提供的免費實習,也被視為培訓機構已經履行了就業推薦義務,無須退款。”金琳認為,這些條款實質上與“包就業”的宣傳不符,“更嚴重的是,實習期間學員若發生人身傷害,責任也完全由學員自負”。她提醒說,這份合同限縮了學員的權利,也將培訓機構的義務限定在了很低的范圍內,要謹慎簽署。
“考證熱”帶來開辦培訓機構“新風口”,專家建議謹慎選擇
有的機構在兜售更為昂貴的“包就業”方案:“都是先簽合同再培訓,9萬元考雙機長執照,19萬元則是雙機長+教員執照‘打包’拿下。”一位機構負責人稱,學員考取雙機長執照后,即可在其機構全國分校擔任教員,“沒教員證前當助教,拿到證就能獨立帶課”。
如果無法承擔學費,上述負責人還提出:“可先付一半,余款從工資中扣除。扣除的工資部分,還能通過招募新學員或銷售合作無人機賺取提成,收入很可觀。”她說自己從教輔老師轉型而來,身邊不少同行正追隨她的腳步,“教無人機和教文化課沒什么兩樣”。
然而,當記者詢問機構資質時,她稱首家分校“剛剛獲批”,“其他地區分校急缺師資,基本上這期或下期的合格學員都能直接上崗當教員”。她還透露說,“今年我們還計劃開拓更多城市分校”。
值得關注的是,無人機“考證熱”在催生大量培訓機構的同時,“教員”也成了急缺崗位。記者還發現,一些機構已將“開辦培訓機構”視為一條“新賽道”,開始推出“一站式創業解決方案”——涵蓋無人機培訓機構資質申請、空域審批、教員派遣乃至創業幫扶。
記者進一步咨詢了一家自稱“擁有豐富資質代辦經驗”的公司。其業務員介紹,開辦培訓機構需要自行解決場地和至少配備兩名教員。“其他準備事項和資質申請我們都能代辦。”他補充道,“如果招不到教員,我們也能‘派遣’,但就需要增加教員所產生的相應費用了。”
該業務員坦言,即便尚未取得批文,也可提前宣傳招生,并舉例稱其代辦的一家機構“靠前期宣傳就招了幾十個學員”。他還提到,做好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平臺的宣傳很重要,“我們也提供招生運營方案,可以直接‘抄作業’。還有一種模式,如果不想投入太大,就做‘頭牛’(即招生代理),跟其他機構合作只負責宣傳和招生”。
對于培訓機構的“推薦就業”,該業務員稱“很簡單”,“我們有全國業務派單群,很多機構老板都在里面。你加進去,看到派單信息轉發給學員也算‘推薦’,這樣招生宣傳時也好聽點”。
華南農業大學工程學院機器人工程專業主任李繼宇指出,當前培訓機構亂象的根源在于“政策滯后于市場爆發”與“資本逐利驅動”疊加。他提醒,學員必須首先確認機構是否具備中國民航局(CAAC)或行業協會(如AOPA)認證的培訓資質。“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部分機構可能存在‘掛靠資質’的情況,建議通過官網直接查詢資質有效性,并要求機構出示最新的資質證明。同時具備‘培訓+考點’雙資質的機構更具優勢。”
李繼宇還提到,培訓機構的口碑與售后也不容忽視,要警惕“低價陷阱”,“培訓費用應公開透明,過低價格的機構可能會壓縮課時或隱藏收費,最終影響學習效果”。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坦言,無人機飛行執照如同汽車駕照,是對學員基礎理論、操控技能及系統運用能力的入門認證。“但‘持證上路’僅是起點。”他強調,“還要極為謹慎地在‘復雜道路交通’中度過新手期。空域規則、氣象判斷、飛行器及通訊系統狀態評估,都高度依賴實操經驗,這是執照培訓難以完全賦予的。”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孟佩佩
來源:中國青年報2025年07月03日 07版 【編輯:劉湃】 ...
【百科】
閱讀更多比亞迪騰勢N9到店:全國首臺,售價預計在35.98萬元起
百科1月22日消息,今天有消息稱,首臺比亞迪騰勢N9今天已經到店,新車定位中大型旗艦SUV,預計今年一季度上市。而據該店銷售稱,新車起售價預計為35.98萬元,頂配價格有望控制在45萬元之內。作為騰勢中大 ...
【百科】
閱讀更多配置曝光年后發布!盧偉冰稱小米15 Ultra將全球發售
百科近日小米總裁盧偉冰在回復網友熱點問題時,稱小米15 Ultra在發布之后會全球同步發售,具體細節需要等到年后再公布。此前有消息稱小米15 Ultra延遲發布,不過小米手機市場部總經理魏思琪回復網友,表 ...
【百科】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搭載1.5T插混系統 BJ60e諜照曝光,對標坦克300 Hi4T
- 索尼FE 24
- 阿維塔12上市品鑒:鴻蒙座艙、HUAWEI ADS加持下的智能體驗
- 6分鐘充電換1小時續航,你要更大電池還是更快充電?
- 魅族AR智能眼鏡曝光!11月30日揭曉真容,你怎么“看”?
- 阿維塔12上市品鑒:鴻蒙座艙、HUAWEI ADS加持下的智能體驗
- Web Summit 2023丨在Web Summit 2023數字的背后
- 從新入局到雙十一銷量第一,追覓居家清潔產品爆火從何處起?
- 2023廣州車展丨2024年正式上市并量產交付,地平線攜征程6亮相
- 盧偉冰站臺!Redmi K70E首發天璣8300 Ultra,支持生成式AI同級無對手
- 2024電博會專訪海爾智家張丹:四大品牌煥新不同人群的美好生活
- 提供出色綜合性能表現:英特爾發布酷睿Ultra 200S系列處理器
- 太貴根本沒人買:蘋果大幅下調iPad Pro出貨量
- 聯發科計劃明年進軍PC市場:與英偉達合作,即將正式流片
- 售價235萬美元,全球僅25輛,Oilstainlab HF
- 聯想攜海量數碼終端亮相上海國際消費電子展:用AI創造美好生活
- OPPO Find X8系列官宣10月24日發布,窄邊直屏的影像旗艦要來了!
- 10年前的SUV有多精彩?道奇酷博亮眼細節展示
- 能玩《黑神話:悟空》的統信UOS是什么樣?
- 比亞迪全新偽裝車諜照曝光:定位中型SUV,或為唐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