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知識 >>正文
萌宠科普课堂|王金全:高蛋白≠优质 买宠物粮注意这些误区
知識87888人已圍觀
簡介 近年來,消費者對寵物食品的營養、安全等問題關注度日益提升。新華網河北頻道推出系列短視頻《萌寵科普課堂》,向公眾普及寵物食品知識,推動形成正確寵物喂養觀念,助力產業健康發展。本期 ...
近年來,消費者對寵物食品的營養、安全等問題關注度日益提升。新華網河北頻道推出系列短視頻《萌寵科普課堂》,向公眾普及寵物食品知識,推動形成正確寵物喂養觀念,助力產業健康發展。本期邀請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寵物營養與食品團隊首席、全國飼料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寵物飼料分技術委員會秘書長王金全介紹目前寵物食品市場存在的常見消費誤區。
Tags:
相關文章
東西問|施華謹:中國文學如何跨海“下南洋”?
知識中新社馬尼拉7月2日電 題:中國文學如何跨海“下南洋”?
——專訪菲律賓華人翻譯家施華謹
中新社記者 張興龍
作為菲律賓最具代表性的華人翻譯家之一,施華謹(Joaquin Sy)數十年來筆耕不輟,穿梭于語言與文化之間,用一字一句搭建起中菲人文交流的橋梁。經由他的譯筆,中國文學作品得以跨越國界和語境,在菲律賓讀者心中生根發芽。他說,文學不只是一種愛好,更是一種使命,連接兩個民族、兩種文化之間的情感與共鳴。近日,施華謹在馬尼拉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講述他如何在語言的邊界上播種理解與認同。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您覺得哪些中國文學作品或文化觀念最容易打動菲律賓讀者?哪些文化差異容易在翻譯過程中“迷失”?
施華謹:盡管我自認熱愛文學,但真正促使我投身翻譯與寫作的,并非單純出于興趣,而是希望將文學作為橋梁,通過文化的傳播與交流,增進菲律賓與中國之間的理解與互信。正因如此,我所從事的翻譯工作始終是雙向的——將中國文學作品翻譯成菲律賓語或英語,也將菲律賓語和英語作品翻譯成中文,盡管后者的數量相對較少。
之所以選擇將中國作家白刃的長篇小說《南洋漂流記》譯為菲律賓語,正是因為這部作品生動展現了早期華僑華人在菲律賓生活的真實圖景。白刃曾于20世紀30年代旅居菲律賓,在唐人街做過店員、報童,亦在華文報刊擔任過翻譯。他與菲律賓社會各階層的互動與觀察,最終成為該小說的素材來源。《南洋漂流記》雖由中國作家創作,卻深植于菲中兩種文化語境中,將其譯為菲律賓語具有獨特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圖為施華謹譯作《南洋漂流記》菲語版封面。(受訪者供圖)
我也致力于將菲律賓的重要文化讀物譯介給華僑華人。比如,我將菲律賓國家文化藝術委員會出版的《塑造菲律賓的一百項事件》翻譯為中文,旨在幫助華僑華人群體更深入地了解菲律賓的歷史與文化。
我認為,最能打動菲律賓讀者的中國文學作品,往往是那些描寫家庭生活、日常情感的文字。菲律賓社會重視家庭,其文化性格也偏感性,注重情感表達,因此中國文學中關于親情、家庭倫理與日常生計的描寫,容易引發共鳴。
當然,在翻譯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文化語境差異帶來的挑戰。最容易在翻譯中“迷失”的,是那些深嵌于中華歷史文化語境的成語與典故。中國源遠流長的文明賦予了語言豐富的隱喻與文化象征,而這些常常無法直譯成菲律賓語或英語。在這種情況下,往往需要在譯文中加入解釋性說明,以彌補語義缺失,確保讀者理解其真正含義。
中新社記者:您在翻譯中國文學的過程中,如何在文學性與可接受性之間找到平衡?
施華謹:我的翻譯工作重心之一,是聚焦生活在菲律賓的華人作家,特別是他們關于自身生活經歷、文化沖突與身份認同的文學創作。這類作品深植于菲律賓社會,能更直接觸動本地讀者,也更有助于增進華僑華人與菲律賓人之間的文化理解和社會融合。
在選擇翻譯中國作家的作品時,我會優先考慮那些在菲律賓文學圈已有一定知名度的作家。例如,中國文學巨匠巴金就是一位深受菲律賓文學愛好者喜愛的作家。因此,當菲律賓語言委員會(Komisyon sa Wikang Filipino)邀請我為其“世界文學經典系列”翻譯中國文學作品時,我選擇翻譯了巴金的若干短篇小說。
圖為施華謹譯作《巴金:啞了的三角琴及其他故事》菲語版封面。(受訪者供圖)
為了提升翻譯的獨特價值,我特意選擇了一些尚未被譯成英文的中文作品,直接翻譯成菲律賓語。菲律賓現有的許多中國文學譯本,是先由中文譯為英文,再從英文轉譯為菲律賓語。相比之下,直接從原文翻譯而來的版本,無論在語言的精準性,還是文化的還原度上,都更具優勢,更能傳達作品的原貌與神韻。
中新社記者:您如何評價當下中國文學在菲律賓及更廣泛海外的傳播狀況?
施華謹:在菲律賓,中國文學的“出圈”過程具有階段性。最初,菲律賓文學愛好者通過英文譯本接觸到中國的唐詩宋詞,進而產生濃厚興趣。其后,魯迅與巴金的代表作,如《阿Q正傳》《狂人日記》及《家》《春》《秋》等作品,也通過英文譯本被廣泛閱讀。十余年前,中國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其作品的英文譯本在菲律賓引發新一輪閱讀熱潮,進一步擴大了中國文學在當地的影響力。
一個國家在國際社會的政治地位與經濟實力,構成其文化傳播的重要支撐,也直接影響其文學作品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度與接受度。隨著中國在全球政治和經濟舞臺上的影響力不斷提升,中國文學正迎來更為廣闊的“出海”空間。
中新社記者:您曾公開呼吁將常見漢語詞匯正式納入《菲律賓語詞典》,能否談談這一主張的初衷和意義?
施華謹:在菲律賓社會,中華文化最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體現在三方面:飲食、家庭生活及日常用語。這種影響已深深滲入菲律賓主要語言系統中,尤其是他加祿語。菲律賓語言學家馬努厄爾在《他加祿語中的漢語成分》一書中收錄了數百個來源于漢語的詞匯。
從20世紀40年代至今,隨著老一代華僑華人與新移民不斷與菲律賓社會互動,許多原本“舶來”的漢語詞匯早已融入本地詞匯系統,包括“sioti”(小弟)、“siobe”(小妹)、“kungfu”(功夫)、“wushu”(武術)、“naicha”(奶茶)、“chaofan”(炒飯)、“xiaolongbao”(小籠包)等。此外,一些中國傳統節日的名稱,如今在菲律賓社會中也已廣為人知,并被廣泛使用。
在一次關于菲律賓語發展的全國語言大會上,我建議將這些詞匯正式收入由菲律賓大學編纂的權威版《菲律賓語詞典》。語言本身既是文化交流載體,也是交流成果的見證。更多源自漢語的詞匯被納入菲律賓語系統,是菲中人文交流日益頻繁的直觀體現。
中新社記者:作為華人,您如何看待自己在中菲之間的“文化橋梁”角色?
施華謹:菲律賓華人天然肩負著連接菲中兩國的“橋梁”使命。我們在菲律賓出生長大,深深扎根于本地社會,同時承載著中華文化的精神血脈。正是這種“雙重文化”身份,使我們更能體察兩種文化之間的共通與差異,也賦予我們獨特的跨文化表達與調和能力。
當地時間6月3日,菲律賓馬尼拉,施華謹(右一)獲頒“中菲相知獎”之“重要貢獻獎”。該獎項旨在表彰為促進中菲兩國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誼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或團體。中新社記者 張興龍 攝
作為文化工作者,我始終堅信交流能帶來理解,理解能孕育共鳴。
中新社記者:您期待未來中菲在語言文化領域有哪些更深層的交流與合作?
施華謹:希望未來菲律賓與中國的文學工作者能夠開展更多面對面的深入交流。在這個基礎上,逐步建立起制度化的交流機制,比如定期互訪、聯合寫作、合作翻譯等。(完)
受訪者簡介:
施華謹。中新社記者 張興龍 攝
施華謹(Joaquin Sy),菲律賓知名華人翻譯家,已出版譯著逾20部。代表譯作包括《南洋漂流記》《巴金:啞了的三角琴及其他故事》,以及菲律賓國家文化讀物《塑造菲律賓的一百項事件》等,其中《南洋漂流記》榮獲菲律賓2008年最佳國家圖書獎。他還曾獲菲律賓語言委員會頒發的“語言捍衛者”獎,以表彰其在推廣國家語言方面的貢獻。
【編輯:付子豪】 ...【知識】
閱讀更多U19世界杯:中國男籃險勝喀麥隆隊 2勝5負獲第13名
知識中新社北京7月6日電 當地時間7月6日,在瑞士洛桑舉行的國際籃聯U19男籃世界杯排位賽中,中國隊以81:77險勝喀麥隆隊,最終以2勝5負的戰績位列本屆賽事第13名。
本次世界杯共有16支球隊參賽,分成四個小組。小組賽階段,中國隊先后以72:80、66:90、82:99敗給加拿大、德國和斯洛文尼亞隊,排名墊底。隨后,中國隊在16強淘汰賽中以86:99不敵新西蘭隊,無緣八強。中國隊進入9-16名排位賽。
當地時間7月4日的首輪排位賽中,中國隊以76:85不敵法國隊。次日,落入13-16名排位賽的中國隊以97:78擊敗約旦隊,獲得本屆賽事首勝。中國隊與喀麥隆隊展開第13名爭奪戰。
當地時間6日的這場比賽中,上半場雙方比分緊咬,半場戰罷中國隊以41:40領先。易邊再戰,喀麥隆隊通過二次進攻獲得5分優勢,陳家政和張博源的三分球為球隊延續火力,第三節結束時,中國隊以58:60暫時落后。
末節比賽,雙方比分再度緊咬,中國隊內外開花連得5分反超,郇斯楠連續送出封蓋,陳家政再中三分。然而,關鍵時刻中國隊的掩護犯規讓喀麥隆隊的巴松連投帶罰拿到5分。終場前,張博源被判違體犯規,但隨后制造殺傷,兩罰全中。最終,中國隊以81:77力克喀麥隆隊,本屆賽事排名第13。(完) 【編輯:韋俊龍】 ...
【知識】
閱讀更多龍三格斗MMA中日韓冠軍賽7月26日將在金華開賽
知識中新網金華7月6日電(郭天奇)6日,龍三格斗MMA中日韓冠軍賽暨中國杯綜合格斗巡回賽·金華站賽事新聞發布會在浙江金華舉行。該賽事將于7月26日在金華市體育中心開賽,屆時將有來自中國、日本、俄羅斯、美國等8個國家的30位頂尖拳手參賽。
圖為發布會現場。(主辦方供圖)
本次賽事嚴格遵循國際綜合格斗標準制定規則。參賽選手中既有MMA冠軍級選手,也有嶄露頭角的新銳力量,他們將在擂臺上展開高規格、高水準的熱血對決。
其中,頭條主賽將由中國新星太依拉克對戰巴西傳奇選手法布里西奧,比賽極具看點。
作為本次賽事的一大亮點,著名功夫巨星梁小龍將以賽事總顧問身份深度參與,助力綜合格斗運動發展。龍三格斗創始人龍三作為梁小龍先生的得意弟子,則始終秉承“弘揚中華武術”的師訓。師徒將攜手,把中華武術的精神與技藝融入綜合格斗,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的自信與力量。
賽事將為各國選手搭建一個切磋較量的平臺,體現國內賽場內外的文化輸出,讓賽事不僅成為競技舞臺,更成為傳播中華文化的窗口。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賽事不僅是競技體育的盛會,更是金華市貫徹全民健身國家戰略、推動“體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重要舉措。通過這場國際級賽事的舉辦,金華將進一步提升城市影響力和美譽度,帶動體育消費與文旅經濟發展,打造體育賽事新名片。(完)
【編輯:曹子健】 ...【知識】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AI賦能制造業數智化生態革新
- 原晉能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馮培一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 半月談丨當AI可以提供更好的情緒價值
- 氫能貨運車高速費全額補貼 呂梁市氫能產業迎來重大利好
- “玉”字能組哪些詞?來山西這個文物展看看
- 夏荷田田
- 山西省“好房子”設計競賽開始報名
- 山西省醫保定點醫藥機構服務更透明
- 山西推進醫保藥品“無碼不采、無碼不收、無碼不付”
- 夏季達沃斯論壇丨嘉賓共話新時代企業家精神
- 小紅書AppleWatch閉環打卡挑戰,可領兩枚限量徽章!
- 榮耀MagicBook X Pro系列銳龍版發布:性能續航兼顧,價格4000元出頭
- 蘋果A17處理器規格曝光:6+6的核心組合,仍然采用6GB內存
- 2023成都車展丨阿維塔11鴻蒙版智駕全面來襲,駕馭體驗更出色
- 2023P&I丨啟動“記憶之城”,雷克沙全品類存儲產品盛宴來襲
- 預估售價60萬+ 大眾電動面包車推出性能版!
- 70年傳統被拋棄!卡宴放棄擰鑰匙,改用一鍵啟動
- 拋棄ARM,重回自研:驍龍8 Gen4將采用自家Nuvia架構
- NACS與CCS1都能用!特斯拉推出萬能家用充電樁
- 合作時長兩年半,vivo與蔡司為下一代X系列旗艦手機做好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