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時尚 >>正文
福建广东等5省区陆续迎台风雨 长江以北高温再度发展
時尚45人已圍觀
簡介
中國天氣網訊 昨天(7月8日)夜間,臺風“丹娜絲”二次登陸浙江溫州洞頭區沿海,其后三次登陸溫州瑞安市沿海。今明天它將繼續深入內陸,給福建、江西、湖南、廣東等地陸續帶來強降雨,上述地區需加強防范次生災害。受臺風雨影響,今天起南方高溫范圍有所縮減,但長江以北地區高溫將再發展,公眾需注意防暑。
“丹娜絲”登陸后繼續深入內陸 臺風雨波及江西廣東等地
昨天夜間,臺風“丹娜絲”在浙江溫州洞頭區沿海二次登陸,其后在溫州瑞安市沿海三次登陸。預計今明天,它仍將繼續深入內陸,以每小時15至20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南方向移動,強度緩慢減弱。
今明天,隨著“丹娜絲”繼續向西南方向移動,臺風雨將波及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等地,最強降雨在福建、廣東等地,局地有特大暴雨。
中央氣象臺預計,今天,浙江東南部、福建大部、江西南部、廣東東部以及內蒙古中部、山西中部和北部、湖北西部、四川東南部、重慶西部、貴州中西部、云南東南部和西部、廣西西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福建東部和中南部、廣東東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

明天,新疆伊犁河谷地區、內蒙古東北部、江南中南部、四川盆地南部、云南南部、華南大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其中,江西南部、福建東部和南部、廣東中東部和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暴雨,局地大暴雨。

中國天氣網提醒,“丹娜絲”登陸后在內陸影響時間較長,將給福建、江西、湖南、廣東等地帶來持續性降雨,需加強防范強降雨可能引發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此外,臺風雨對江南中東部、江淮等地高溫緩解和補充水資源有利,但可能導致局地水稻等農作物受淹、倒伏,需加強防范。
長江以北地區高溫發展增強 山東河南等地為核心影響區
昨天,我國高溫范圍依然很大,囊括從黃淮到華南大片區域以及新疆南部等地。其中,福建、江西、湖南、湖北等地部分地區最高氣溫達到38至39.3℃。
今天開始,受臺風雨影響,南方高溫范圍將有所縮減。但由于副熱帶高壓再度西伸增強,且位置偏北,長江以北地區多地悶熱升級,高溫將再度發展增多。
未來一周,高溫核心影響區域將集中在山東、河南、河北南部、湖北、安徽北部、新疆南部及吐魯番盆地等地。其中,山東中西部、河南中南部、湖北北部高溫或持續在線,炎熱程度7月罕見。大城市中,濟南未來一周高溫全勤,不僅白天高溫酷暑,最低氣溫也接近30℃,悶熱感超長待機。
東北一帶今后幾天也會悶熱升級,多地最高氣溫將升至34℃左右,體感也能達到高溫標準。其中,沈陽今明天還可能出現高溫,夜間最低氣溫也能達到25℃左右,從早到晚都很熱。
高溫酷暑天氣下,建議公眾及時補水降溫,盡量避開午后氣溫較高時段出行,在戶外如出現頭暈、惡心等中暑癥狀,需及時轉移至陰涼處,迅速降溫,謹防中暑。
【編輯:黃鈺涵】 ...Tags:
相關文章
學科交叉賦能發展 浙大管院做對了什么?
時尚中新網杭州7月3日電(曹丹)高等教育是人才培養的主陣地、科技創新的原始策源地。在全球科技與經濟格局加速變革的當下,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正朝著多元化、復合型方向轉變。
作為培養、孵化創新企業和科技創業者的“搖籃”,浙江大學管理學院(下稱浙大管院)院長謝小云認為,未來人才應具備跨學科知識結構與綜合能力,“我們推行‘學科交叉BEST戰略’,打破學科壁壘,融合不同領域知識,以應對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挑戰”。
時代所需 學科交叉回應發展需求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提出,要“建立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牽引的學科設置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
這一要求直指當下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如何讓學科建設與產業需求同頻共振。
“跨越學科、學院邊界,培養兼具科學家與企業家精神的管理人才,是商學教育的必由之路。”謝小云介紹,近年來,學院一直在探索管理學科與工程、科學、技術的交叉融合,以解決產業發展難題,為現代化產業體系輸送人才。
事實上,浙大管院在“學科交叉”探索商學教育新路徑上從未止步:建立“數智創新與管理”交叉學科,開設“求是科創星辰”研究生跨學科微輔修項目,與兄弟院系攜手開設商務大數據分析雙學士學位項目、醫療健康產業MBA項目、數智創新與管理工程博士項目,與來自集成電路、能源、醫學等領域的教師聯合開設“學科交叉創新產業課程”等。
2024年3月,浙大管院發布“學科交叉BEST戰略”。(浙大管院供圖)
2024年3月,浙大管院正式推出“學科交叉BEST戰略”。BEST分別代表商業(Business)、工程(Engineering)、科學(Science)和技術(Technology)。該戰略依托浙江大學的多學科優勢,以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推進為基本原則,通過九大學科交叉戰略性行動,開展了一系列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與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開創性舉措,為高水平服務國家、區域和產業需求提供“浙大方案”。
實踐探索 BEST融合驅動創新
謝小云表示,學科交叉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驅動力,能為國家科技創新提供人才支撐。
四年前,浙大管院推出“求是科創星辰班”,每年從全校理工農醫研究生中招收30人,與工商管理專業研究生同堂上課。學科交叉戰略下的人才培養以“學生成長為中心”,提供涵蓋商業管理、工程技術、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等領域的跨學科教育方案,培養學生在戰略性產業與未來產業中的創新創業能力。
在謝小云看來,管理學科與理工農醫學科的融合既是優勢互補,也是商學教育“向實”發展的需要,“如果管理學院的學生不了解行業、產業的科技創新發展趨勢,那將在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時面臨挑戰”。
2023年,求是科創星辰班的課堂現場。(浙大管院供圖)
2024年6月,浙大管院升級課程設計,聯合理工農醫教師開發面向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學科交叉創新產業課程”。首批5門課程一經上線即被“一搶而空”。
在科研領域,該院打破學科邊界,圍繞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等領域推行“學科平臺融通計劃”“學科交叉預研專項”。例如,浙大管院教授周欣悅與環境與資源學院教授谷保靜共同在《Nature》正刊發表ESI高被引文章,揭示了人機混合協作如何緩解農業老齡化的困境。
為促進人才鏈、教育鏈、產業鏈與創新鏈的深度融合,2024年,浙大管院落實“求是星辰青年學者計劃”“求是星辰集賢計劃”等行動,以“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為產業體系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成果初顯 學科交叉賦能產業創新
“我們這款機器人叫‘山主機器人’,我們希望它可以做鄉村振興的愚公,做山的主人。”浙大管院2023級工商管理碩士學生王愷之介紹,他與農業機械化工程專業博士生馮槐區在“求是科創星辰班”結識,共同研發“山主機器人”——一款提升雜交水稻制種效率的智能機器人,該項目已獲多項大獎并收獲種子輪投資。
日前,團隊成員正在測試“山主機器人”。(浙大管院供圖)
這樣的跨學科創新在浙大管院并不鮮見。為了更好地實現技術產業化,2022年4月,該院成立“商學+”孵化加速平臺,成為創新想法落地的催化劑。
浙大管院2022級學生張力元的創業項目借助平臺獲得首輪融資,其不僅開發了基于AIGC的核工業“數字工程師”項目,更在“AI+醫療”領域有了新拓展。
在突破學科和學院邊界的同時,浙大管院還不斷跨越大學邊界,與多家龍頭企業共建聯合實驗室,構建跨學科、跨領域的商學教育生態。
“‘到企業一線去’、扎根實踐一直是我們學院的傳統。”謝小云希望,更多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錘煉核心能力,在全球經貿往來與商業文明交流互鑒中不斷貢獻“浙大智慧”。(完)
【編輯:惠小東】 ...【時尚】
閱讀更多適配機型名單公布,有你的機型嗎?vivo OriginOS 4將在12月開啟公測
時尚vivo今日召開開發者大會,會上正式發布了OriginOS 4操作系統,這套系統除了將會在iQOO 12機型上首發,還將適配更多vivo與iQOO的機型,目前官方也放出了公測適配計劃。OrigionO ...
【時尚】
閱讀更多石油土豪也玩電動車 哪吒汽車與阿聯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時尚哪吒是來自中國的電動汽車新勢力品牌,而阿聯酋則是全球數一數二的石油生產國。按理來說,這兩位之間應該沒有什么交集,然而他們卻在上海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兩天前,哪吒汽車與阿聯酋知名企業EIH Automo ...
【時尚】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歷程,比燃油車早近半個世紀?回顧新能源100年
- 北京奔馳GLC長軸距版下線,將提供插電混動版本,純電續航有望超120km
- 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歷程,比燃油車早近半個世紀?回顧新能源100年
- 聯想YOGA 7000智能投影儀在熱點科技2022五星獎中榮獲:年度優秀產品獎
- 再也不用刪除手機視頻照片了?這款NAS能留住你所有回憶
- 美科推出新25mm f/0.95 索尼版先至 富士版稍后
- Tech G 2022
- 谷歌Pixel 7或存在品控問題 未摔機但攝像頭模組出現破裂現象
- 解決安卓手機卡頓問題,一加11將首發內存基因重組技術
- 2022廣州車展|極氪ZEEKR M
- 浙江省第五屆體育大會將在臺州開幕 全民共享體育熱潮
- 中國高校天文團隊開啟流浪行星探測計劃
- 夏天洗冷水澡,更容易降溫嗎?丨中新真探
- 機械助力換枕忙 護航暑運平安路
- “儒家文化特展”亮相孔子博物館
- 內蒙古開行今年首趟消夏旅游專列
- 夏日三大過敏“元兇”傷身擾人 專家送上防護貼士
- 130多件/套意大利龐貝文物長沙展出 呈現永恒之城魅力
- 美國得克薩斯州洪水已致至少104人遇難
- 川劇變臉、芙蓉、太陽神鳥……成都世運會頒獎物資“劇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