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焦點 >>正文
中国与东盟民众广西边城共启跨国阅读
焦點61785人已圍觀
簡介
【東盟專線】中國與東盟民眾廣西邊城共啟跨國閱讀
中新社崇左7月8日電 (張廣權)2025年崇左市跨國閱讀和書法大會8日晚啟動。來自中國、越南、老撾、泰國等國家的留學生、作家和出版人匯聚廣西邊城崇左市,以閱讀與書法為紐帶,推動中外文明交流互鑒。
越南作家杜光俊煌攜其作品《白云生處有人家》亮相。杜光俊煌表示,中國文學在越南擁有深厚的讀者基礎。從古典四大名著到現當代佳作,中國文學始終是越南讀者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他期待自己的作品能成為中國讀者認識越南的新橋梁。
談及越中文學交流,杜光俊煌特別推薦了越南作家山南的《芥某山里的飄香》。他介紹,這部作品以獨特的文學筆觸,記錄了越南西部民眾的生活風貌和文化傳承。“字里行間既有田野調查的嚴謹,又不失文學的詩意。”杜光俊煌說,希望中國讀者能通過這些文字,觸摸到越南文化的溫度。
《人民文學》主編、茅盾文學獎得主徐則臣在活動現場與青年學子分享創作心得時指出,閱讀要像飲食一樣“精挑細選”,汲取最優質的文學養分。他強調,文學交流是文明互鑒的重要途徑,“因為文學不僅能以理服人,更能以情動人”。
活動當晚,主辦方還向中國學生代表和東盟國家學生代表贈送了書籍。中外嘉賓圍繞“同賞翰墨雅韻·共奏文明樂章”這一主題,通過四個特色篇章的文藝表演,展現了閱讀與書法的藝術魅力。
“這次活動讓我接觸到許多優秀的中國當代作家和作品,特別是了解到徐則臣老師的《北上》,非常期待閱讀。”來自越南的留學生陶光凱稱,他計劃接下來重點閱讀一些反映中國現代生活的小說,“通過書中描繪的場景和人物,更好地了解時下中國社會的發展變化。”(完) 【編輯:付子豪】 ...
Tags:
相關文章
“宇宙考古:時空探索”展覽帶觀眾追尋138億年前的第一束光
焦點中新網北京7月2日電 (記者 應妮)由中國國家博物館、瑞士駐華大使館、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主辦,清華大學天文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協辦的“宇宙考古:時空探索”展覽開幕式2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
展覽現場。 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
展覽分為“儀器和技術:繪制宇宙”“大數據的星空”“可持續的太空”“未來:行星之旅”四個部分,融科學探索和藝術詮釋為一體,將宇宙中真實、分散、抽象的數據,通過數字裝置、互動體驗、動態雕塑和前瞻性設計等多種形式呈現出來。這些展品既包含對人類與地球和宇宙關系的思考,又有對宇宙數據和圖像的可視化研究,還有對空間污染治理以及對未來人類太空生存的探索,展示出當代科學研究跨國界、跨學科高度協作的豐碩成果,又從不同維度構建了人類探索宇宙的歷史敘事。
其中,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南宋天文圖碑拓片》呈現了這塊碑的原狀:碑面上半部刻星圖,下半部刻釋文,闡釋天體運行、四季更替、歷法推算等理論。星圖共刻1434顆恒星,還繪有赤道、黃道、二十八宿區線以及銀河的界線。此圖遠比歐洲同時期的星圖更為系統和完整,現代天文學家通過計算機比對,確認其星位與現代星表高度吻合。
展覽現場。 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
交互裝置《宇宙碰撞》是一套交互式天體物理可視化系統,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望遠鏡采集的約500幅深空影像為數據基礎,借助碟形頂投影、光學增強模塊等技術,使螺旋星云結構、星系碰撞過程等天體現象可視化呈現。觀眾沉浸于重構的天幕空間中,既是一種信息體驗,也是一種沉思,將人類與宇宙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影像《光的考古學》數據取自“虛擬現實宇宙項目”天文數據庫,帶觀眾從地球開始,穿越時空,回到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產生之時,直至138億年前神秘的宇宙起點。各種宇宙天體、大尺度的片狀宇宙結構、星星在這里誕生和消亡,刷新觀眾對宇宙歷史的深度理解。
展覽現場。 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帶來的影像裝置《星際時鐘》,通過計算地球、空間站、月球、火星與太陽的相對位置關系,模擬同一束陽光,在不同天體上呈現的光影變化,構成一系列“星際時鐘”,讓觀眾感受星際旅行中的時間流逝。
據悉,展覽將于7月3日起對公眾開放,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三個月。(完)
【編輯:胡寒笑】 ...【焦點】
閱讀更多溺水高發期 務必多留意
焦點原標題:溺水高發期 務必多留意 炎炎夏日,酷熱難耐,人與水自然更加親近,不少人會選擇在水中覓得清涼,放松身心。河流、水庫、水塘、溪流等地,成了人們尋找清涼 ...
【焦點】
閱讀更多和時代比個耶丨如夢大同
焦點編者按:時代造就了怎樣的人?什么人造就了時代?總有有意思的人做著有意義的事,憑著一股勁兒,昂然與時代同行,和時代“比耶”。新華網特策劃《和時代比個耶》人文微紀錄片,首先走進位于山西北部素有“一朝帝都、 ...
【焦點】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汽車推崇彩電、冰箱、大沙發,吉利李書福:本末倒置,安全最重要!
- 蘋果年內發布iOS 18系統,但AI Siri要等到明年
- ICQ用28年從“互聯網活化石”走向終點,是誰殺死了它?
- 5秒爆燃?你了解你的電瓶車嘛?這個視頻也許能救你一命
- 各說各話,雷軍:統一車企生態有好處,李斌:小米加入換電聯盟吧
- 微軟發布新一代Surface Pro:高通驍龍處理器加成,目標iPad Pro
- 賈躍亭發布澄清視頻:樂視沒有舉報快播,只是向版權局投訴而已
- ARM發布Cortex
- 三星沒法離開中國!每4臺手機就有1臺Made in CHINA
- 亞馬遜云科技助力德比軟件數智化升級 生成式AI推動旅游業邁向大數據時代
- 最便宜的激光雷達車型?埃安AION RT上市,最低11.98萬起
- 任天堂社長表示Switch 2不會延期,明年四月之前會發布
- 電動大G、紅旗國雅領銜!2024廣州車展,新車提前劇透
- Redmi K80全系入網,Pro支持120W快充,標準版價格或有驚喜
- 手機電池大爆發!曝一款7000mAh的驍龍8至尊版新機將發布
- 索尼A1終于要更新換代了?還有FE 28
- 做充電寶的安克,也要做機器人了?開始組建具身機器人團隊
- AMD確認CES 2025發布新顯卡:RDNA 4架構,光追大加強
- 小米SU7 Ultra現場實拍,81.49萬元起售太便宜?
- 小米 15 發布,4499 元起售,機身竟然鑲鉆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