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四五年前,混動還是日系車的天下。 一臺搭載THS或i-MMD的混動車型,往往要比同配置的純燃油版貴3-5萬元,就算在油價極高的當下,想要靠油費省回這筆錢,得開15-20萬公里。 
然而沒想到,國產(chǎn)品牌在混動領域飛速成長,沒兩年時間就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取代了豐田、本田壟斷的局面。例如,比亞迪的DM-i、長城檸檬DHT、奇瑞鯤鵬DHT、吉利雷神Hi·X等等。那么問題來了,這四款國產(chǎn)核心混動技術,都有什么區(qū)別,各自又有什么優(yōu)缺點呢?今天咱們就來做個科普,看看誰家的技術更適合你!
比亞迪DM-i 代表車型:秦PLUS DM-i、唐DM-i、宋PLUS DM-i 
從技術路線的角度來看,比亞迪DM-i系列就是最典型的日系混動技術延伸,其雙電機(發(fā)電機+電動機)的組合模式,與本田i-MMD技術有著80%以上的相似度。而剩下20%的差異則重點體現(xiàn)在雙電機電驅模塊,也就是比亞迪聲稱的EHS機電耦合系統(tǒng)。 
這一模塊比亞迪采用了類似豐田THS的雙周布局,但電機功率相比后者要大很多,并且電機耦合時通過離合器進行,這樣就繞過了豐田專利的行星齒輪組。針對不同的車型,比亞迪DM-i擁有三種EHS型號,對應的電機功率各不相同,低功率版適合秦PLUS DM-i這樣的緊湊級車,而高功率版則更適合唐DM-i等車型,并且高功率版還能兼容P4電橋,實現(xiàn)強大的電四驅功能。 
當然,比亞迪DM-i系統(tǒng)也在發(fā)動機方面進行了提升,驍云1.5L/1.5T發(fā)動機通過阿特金森與米勒循環(huán)的高壓縮比,實現(xiàn)更高的熱效率,進一步降低油耗。得益于比亞迪自身電池制造商的身份,DM-i系統(tǒng)搭載的電池容量普遍較大,一方面是可以獲得贈送新能源車牌的資格,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充電實現(xiàn)成本更低的短途純電行駛,進一步降低出行開支。 吉利雷神Hi·X 代表車型:星越L Hi·X、帝豪L Hi·X 
如果說比亞迪DM-i系統(tǒng)借鑒了本田的i-MMD混動結構,那么吉利雷神Hi·X則更有豐田THS混動的味道。因為在這套混動系統(tǒng)內部,我們可以看到行星齒輪機電耦合外加本田同軸電機布局的組合。 按照此前吉利公布的結構剖析圖顯示,1.5TD發(fā)動機、電機1、行星齒輪組、電機2位于同一條軸線上,其中的行星齒輪組也有三個物理擋位,可以整合左邊的動力輸出,并與右側電機進行耦合,進而直接驅動前橋半軸。 
這種結構布局的缺點非常明顯,那就是寬度太大,橫置布局很難塞進一般緊湊級車型的機艙內,但得益于吉利雷神Hi·X使用直列三缸發(fā)動機,寬度方面節(jié)省了25%,因此能順利搭載。 這套系統(tǒng)具備非常強的兼容性,例如搭載小容量電池,就變成了不能送新能源車牌的HEV,而如果搭載大容量電池,則就能夠變成PHEV,順利獲得免購置稅和送綠牌的政策。 長城檸檬DHT 代表車型:WEY拿鐵DHT、哈弗H6S DHT 
整體結構上,檸檬DHT與比亞迪DM-i非常類似,但不同的是,檸檬DHT在發(fā)動機輸出端增加了同軸齒輪,實現(xiàn)兩個物理檔位的調速。這種結構可以進一步優(yōu)化發(fā)動機的轉速、功率、扭矩,使其可以在更寬闊的行駛工況下實現(xiàn)最佳輸出狀態(tài),提升全場景適用性。 
舉例來說,1.5T發(fā)動機一般在2500-3000轉/分鐘時擁有最高的效率,但如果沒有變速裝置,那么車輛在低速行駛時會直接憋熄火,而高速則行駛速度又太慢。有了多個檔位的減速機構,就可以通過放大扭矩讓發(fā)動機介入驅動,并且始終保持在高效區(qū)間運轉,實現(xiàn)低油耗與強動力。 在實際行駛過程中,兩個擋位讓發(fā)動機的動力輸出更從容,即便在動力需求較大且電池電量不足的情況下,也很少有發(fā)動機轉速瘋狂拉高的狀態(tài),因為直接靠發(fā)動機就能實現(xiàn)車輛的直接驅動。 奇瑞鯤鵬DHT 代表車型:瑞虎8 PLUS 鯤鵬e+、星途追風ET-i 
如果說上述三家的混動技術結構較為簡單,那么技術宅出身的奇瑞則直接來了個“王炸”——在鯤鵬DHT內塞進了三個擋位。要知道,每增加一個檔位,就能進一步優(yōu)化發(fā)動機的轉速、功率、扭矩,實現(xiàn)驅動、增城、混動等多種模式下的最佳工作狀態(tài)。 
硬核技術不止如此,鯤鵬DHT的兩臺電動機也能通過雙電機結構進行調速,在純電模式下也具備更完美的動力外特性曲線。這就好比一臺燃油車,有6個擋位的肯定比4個擋位的更加經(jīng)濟好開。 但上述分析僅限于理論,實際上,三個擋位的鯤鵬DHT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強大。因為單電機+單擋位的模式,其能量轉化效率已經(jīng)超過90%,增加的兩個擋位并不能更明顯地起到提效的作用,反倒是更復雜的結構讓成本和故障率變得難以控制。 總結 對比國內目前做得最好的四家混動技術,比亞迪DM-i結構簡單、成本更低,因此具備大規(guī)模普及的實力,但在效果方面還有提升空間。吉利雷神Hi·X和長城檸檬DHT則實現(xiàn)了效率與實用的完美結合,是高品質混動車型的技術首選。而奇瑞鯤鵬DHT則有些開發(fā)過頭了,更復雜的結構與更先進的技術,并未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
所以,國產(chǎn)混動選哪家,你現(xiàn)在清楚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