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百科 >>正文
华为展示新一代磁电硬盘:10PB存储不到2000W,功耗降低90%
百科33944人已圍觀
簡介華為目前在眾多領域均有建樹,除了大家熟悉的通信與手機領域之外,包括數據中心,服務器領域均可以看到華為的身影,更不用說現在大紅大紫的新能源汽車領域。而華為也不斷地推出新技術,來讓整個行業的運轉更具有效率 ...
華為目前在眾多領域均有建樹,除了大家熟悉的通信與手機領域之外,包括數據中心,服務器領域均可以看到華為的身影,更不用說現在大紅大紫的新能源汽車領域。而華為也不斷地推出新技術,來讓整個行業的運轉更具有效率。就在最近,華為發布了磁電存儲設備,未來將用于新一代的存儲系統,與現在的存儲系統相比,無論是成本還是功耗都有很大的進步。
據悉華為所推出的磁電存儲設備基于磁電碟片(MED)打造,利用了磁電效應,從而在磁性和電介質之間建立某種特別的關系,從而實現數據的存儲。當然華為只是說自己正在研發磁電存儲設備,而沒有稱什么時候將會發布這些磁盤,同時也沒有透露更多的技術細節。與傳統的硬盤相比,磁電存儲設備最大的優點在于可以省電。按照華為的說法,以主流的數據中心機柜為例,華為磁電存儲設備最高可以實現10000TB也就是10PB的數據存儲,而機柜的功耗僅有2000W,與普通的機械硬盤相比功耗降低了90%,即使跟磁帶相比,成本也將減少20%。
目前數據中心大部分還是采用傳統的機械硬盤,比如說希捷的30TB機械硬盤的功耗為10W,而42U機柜可以塞下288塊硬盤,也就是說總容量大約是8.6PB,功耗為2880W,無論是容量還是功耗均不如華為的存儲設備。而對于數據中心來說,更低的功耗也就意味著運營成本將大幅下降,包括散熱等設備也同樣可以減少投資。
由于華為沒有公布更多關于存儲設備的細節,我們也不清楚這款存儲設備的外形以及實際性能究竟如何,官方表示將會在2025年上半年發布,屆時大家就可以感受這款號稱是黑科技的磁電存儲設備的真正實力了。
Tags:
下一篇:機場的大敵,國家出手了
相關文章
東西問|施華謹:中國文學如何跨海“下南洋”?
百科中新社馬尼拉7月2日電 題:中國文學如何跨海“下南洋”?
——專訪菲律賓華人翻譯家施華謹
中新社記者 張興龍
作為菲律賓最具代表性的華人翻譯家之一,施華謹(Joaquin Sy)數十年來筆耕不輟,穿梭于語言與文化之間,用一字一句搭建起中菲人文交流的橋梁。經由他的譯筆,中國文學作品得以跨越國界和語境,在菲律賓讀者心中生根發芽。他說,文學不只是一種愛好,更是一種使命,連接兩個民族、兩種文化之間的情感與共鳴。近日,施華謹在馬尼拉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講述他如何在語言的邊界上播種理解與認同。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您覺得哪些中國文學作品或文化觀念最容易打動菲律賓讀者?哪些文化差異容易在翻譯過程中“迷失”?
施華謹:盡管我自認熱愛文學,但真正促使我投身翻譯與寫作的,并非單純出于興趣,而是希望將文學作為橋梁,通過文化的傳播與交流,增進菲律賓與中國之間的理解與互信。正因如此,我所從事的翻譯工作始終是雙向的——將中國文學作品翻譯成菲律賓語或英語,也將菲律賓語和英語作品翻譯成中文,盡管后者的數量相對較少。
之所以選擇將中國作家白刃的長篇小說《南洋漂流記》譯為菲律賓語,正是因為這部作品生動展現了早期華僑華人在菲律賓生活的真實圖景。白刃曾于20世紀30年代旅居菲律賓,在唐人街做過店員、報童,亦在華文報刊擔任過翻譯。他與菲律賓社會各階層的互動與觀察,最終成為該小說的素材來源。《南洋漂流記》雖由中國作家創作,卻深植于菲中兩種文化語境中,將其譯為菲律賓語具有獨特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圖為施華謹譯作《南洋漂流記》菲語版封面。(受訪者供圖)
我也致力于將菲律賓的重要文化讀物譯介給華僑華人。比如,我將菲律賓國家文化藝術委員會出版的《塑造菲律賓的一百項事件》翻譯為中文,旨在幫助華僑華人群體更深入地了解菲律賓的歷史與文化。
我認為,最能打動菲律賓讀者的中國文學作品,往往是那些描寫家庭生活、日常情感的文字。菲律賓社會重視家庭,其文化性格也偏感性,注重情感表達,因此中國文學中關于親情、家庭倫理與日常生計的描寫,容易引發共鳴。
當然,在翻譯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文化語境差異帶來的挑戰。最容易在翻譯中“迷失”的,是那些深嵌于中華歷史文化語境的成語與典故。中國源遠流長的文明賦予了語言豐富的隱喻與文化象征,而這些常常無法直譯成菲律賓語或英語。在這種情況下,往往需要在譯文中加入解釋性說明,以彌補語義缺失,確保讀者理解其真正含義。
中新社記者:您在翻譯中國文學的過程中,如何在文學性與可接受性之間找到平衡?
施華謹:我的翻譯工作重心之一,是聚焦生活在菲律賓的華人作家,特別是他們關于自身生活經歷、文化沖突與身份認同的文學創作。這類作品深植于菲律賓社會,能更直接觸動本地讀者,也更有助于增進華僑華人與菲律賓人之間的文化理解和社會融合。
在選擇翻譯中國作家的作品時,我會優先考慮那些在菲律賓文學圈已有一定知名度的作家。例如,中國文學巨匠巴金就是一位深受菲律賓文學愛好者喜愛的作家。因此,當菲律賓語言委員會(Komisyon sa Wikang Filipino)邀請我為其“世界文學經典系列”翻譯中國文學作品時,我選擇翻譯了巴金的若干短篇小說。
圖為施華謹譯作《巴金:啞了的三角琴及其他故事》菲語版封面。(受訪者供圖)
為了提升翻譯的獨特價值,我特意選擇了一些尚未被譯成英文的中文作品,直接翻譯成菲律賓語。菲律賓現有的許多中國文學譯本,是先由中文譯為英文,再從英文轉譯為菲律賓語。相比之下,直接從原文翻譯而來的版本,無論在語言的精準性,還是文化的還原度上,都更具優勢,更能傳達作品的原貌與神韻。
中新社記者:您如何評價當下中國文學在菲律賓及更廣泛海外的傳播狀況?
施華謹:在菲律賓,中國文學的“出圈”過程具有階段性。最初,菲律賓文學愛好者通過英文譯本接觸到中國的唐詩宋詞,進而產生濃厚興趣。其后,魯迅與巴金的代表作,如《阿Q正傳》《狂人日記》及《家》《春》《秋》等作品,也通過英文譯本被廣泛閱讀。十余年前,中國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其作品的英文譯本在菲律賓引發新一輪閱讀熱潮,進一步擴大了中國文學在當地的影響力。
一個國家在國際社會的政治地位與經濟實力,構成其文化傳播的重要支撐,也直接影響其文學作品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度與接受度。隨著中國在全球政治和經濟舞臺上的影響力不斷提升,中國文學正迎來更為廣闊的“出海”空間。
中新社記者:您曾公開呼吁將常見漢語詞匯正式納入《菲律賓語詞典》,能否談談這一主張的初衷和意義?
施華謹:在菲律賓社會,中華文化最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體現在三方面:飲食、家庭生活及日常用語。這種影響已深深滲入菲律賓主要語言系統中,尤其是他加祿語。菲律賓語言學家馬努厄爾在《他加祿語中的漢語成分》一書中收錄了數百個來源于漢語的詞匯。
從20世紀40年代至今,隨著老一代華僑華人與新移民不斷與菲律賓社會互動,許多原本“舶來”的漢語詞匯早已融入本地詞匯系統,包括“sioti”(小弟)、“siobe”(小妹)、“kungfu”(功夫)、“wushu”(武術)、“naicha”(奶茶)、“chaofan”(炒飯)、“xiaolongbao”(小籠包)等。此外,一些中國傳統節日的名稱,如今在菲律賓社會中也已廣為人知,并被廣泛使用。
在一次關于菲律賓語發展的全國語言大會上,我建議將這些詞匯正式收入由菲律賓大學編纂的權威版《菲律賓語詞典》。語言本身既是文化交流載體,也是交流成果的見證。更多源自漢語的詞匯被納入菲律賓語系統,是菲中人文交流日益頻繁的直觀體現。
中新社記者:作為華人,您如何看待自己在中菲之間的“文化橋梁”角色?
施華謹:菲律賓華人天然肩負著連接菲中兩國的“橋梁”使命。我們在菲律賓出生長大,深深扎根于本地社會,同時承載著中華文化的精神血脈。正是這種“雙重文化”身份,使我們更能體察兩種文化之間的共通與差異,也賦予我們獨特的跨文化表達與調和能力。
當地時間6月3日,菲律賓馬尼拉,施華謹(右一)獲頒“中菲相知獎”之“重要貢獻獎”。該獎項旨在表彰為促進中菲兩國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誼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或團體。中新社記者 張興龍 攝
作為文化工作者,我始終堅信交流能帶來理解,理解能孕育共鳴。
中新社記者:您期待未來中菲在語言文化領域有哪些更深層的交流與合作?
施華謹:希望未來菲律賓與中國的文學工作者能夠開展更多面對面的深入交流。在這個基礎上,逐步建立起制度化的交流機制,比如定期互訪、聯合寫作、合作翻譯等。(完)
受訪者簡介:
施華謹。中新社記者 張興龍 攝
施華謹(Joaquin Sy),菲律賓知名華人翻譯家,已出版譯著逾20部。代表譯作包括《南洋漂流記》《巴金:啞了的三角琴及其他故事》,以及菲律賓國家文化讀物《塑造菲律賓的一百項事件》等,其中《南洋漂流記》榮獲菲律賓2008年最佳國家圖書獎。他還曾獲菲律賓語言委員會頒發的“語言捍衛者”獎,以表彰其在推廣國家語言方面的貢獻。
【編輯:付子豪】 ...【百科】
閱讀更多奇瑞、吉利、長城、比亞迪 國產混動哪家強?
百科短短四五年前,混動還是日系車的天下。一臺搭載THS或i-MMD的混動車型,往往要比同配置的純燃油版貴3-5萬元,就算在油價極高的當下,想要靠油費省回這筆錢,得開15-20萬公里。然而沒想到,國產品牌在 ...
【百科】
閱讀更多MWC2023丨小米13系列海外發布,999歐元起售沖高端
百科熱點科技&鳳凰科技聯合報道,西班牙時間2月26日下午2點,在世界移動通信大會正式舉辦前一天,小米舉辦了小米13系列海外發布會,這是小米首次在海外推出與徠卡聯名的智能手機,因此也頗受矚目。在本次 ...
【百科】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明基舉行高端家庭影院發布會 旗艦新品W6000L正式亮相
- 年輕人的第一臺MPV?小鵬X9申報圖曝光!
- 紅米手機能有多卷?定位中端的紅米Note13 Pro+官宣支持IP68
- 2023工博會丨金士頓攜SOME行業類存儲產品亮相工博,賦能全行業領域
- 徠卡也愛鈦合金 推出價值近19萬Noctilux
- 華為回歸,市值蒸發,剛發布iPhone 15的蘋果到了內外交困的時刻?
- 5999元,選華為Mate60還是iPhone 15?近60%的網友做了這個選擇
- 1000馬力+4電機是標配!下一代M3動力系統曝光
- 美女產品經理離職熱度壓過iPhone15,壓力或許來自華為?
- 美式輕奢75年功力?杰士The One Plus音箱
- 三星獵戶座2600處理器跑分曝光:全球首款2nm,產能才是關鍵
- 哈啰進軍Robotaxi,國內無人出租車要來了?
- AMD銳龍X3D處理器太過吃香,英特爾表示我也要
- 谷歌低調更新Chromebook,并首次推出“設備端AI”
- 還在質疑小米芯片?小米已申請注冊“XRING O2”商標
- 為了輕薄犧牲太大:iPhone 17 Air前攝挪位,電池容量暴跌
- 賣不動那就當網約車,消息稱某網約車公司批量采購寶馬i3跑滴滴
- 京東外賣試點騎手幫扔垃圾,網友:臟!強烈反對!
- 三缸還會更新?寶馬表示將繼續研發內燃機
- 小米汽車靠營銷贏?雷軍:絕大部分領域小米都是領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