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能否成为下一电信运营商?工信部推进电信业务向民间资本开放
目前,中國手機用戶數量已超16億,通訊行業早已進入存量時代,迫切需要經營轉型,而引入民營資本或許是激發典型行業創新活力,推動新技術、新業務、新模式的不錯選擇。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在10月7日公開征求對《關于創新信息通信行業管理、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征求意見稿)》的意見。
《意見》指出:營商環境是重要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其中提出,擴大電信業務開放,持續優化高效、開放、統一的準入環境,營造健康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加快構建規范、透明、可預期的監管環境,著力打造便捷、可靠、優質的服務環境,鼓勵基礎電信企業提供更加優質、優惠的互聯網專線服務和信息化綜合解決方案。
事實上,推進電信業務向民間資本開放不僅能夠激發電信行業的創新活力,還有利于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優化企業管理和運營,推進電信行業整體經濟結構的調整和轉型升級,促進結構優化,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的融合發展。不僅如此,電信業務向民營資本開放還有利于增加就業機會和社會福利,這對于目前全球經濟風險不斷加大背景下促進中國經濟持續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對于我們普通人而言,引入新的競爭也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的選擇,讓我們享受到更加便利實惠的服務。總體而言,這一政策體現出工信部對于電信行業發展和改革的積極態度和開放思路,也為民營資本進入典型行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有評論將工信部此舉與華為聯系起來,認為從目前中國通信市場現狀來看,如果放開民營資本進入電信行業,華為是最有可能會成為“第五運營商”。不過事實上華為目前的主要業務集中在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而不是直接面向消費者的電信服務。因此認為華為更大可能性還是在于成為電信行業的技術創新者和解決方案的提供者,而不是電信運營的競爭者。
但這也不排除華為在后續政策推動下,嘗試一些新的商業模式與合作方式的可能,畢竟華為在這方面不乏成功的嘗試。例如此前華為推出的Rural Star系列解決方案,通過“全合一”的設計理念,將基帶、射頻、無線LTE回傳全部集于一體,通過無線技術實現了偏遠地區的移動互聯網覆蓋,獲得了不少的好評,被看作是一種合作共贏的新模式。
華為Rural Star實踐
當然,電信行業向民營資本開放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后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過常言道路雖遠行則將至,相信此次《意見》將會成為一個不錯的開始。
(責任編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