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来袭 防暑降温这样做
原標題:高溫來襲 防暑降溫這樣做
圖片來源于網絡
太原市氣象臺6月22日發布高溫黃色預警。持續高溫天氣,中暑風險增加。如何科學防暑?中暑后如何急救?6月22日,太原市人民醫院健教科主任郝京提醒,高溫來襲,長時間在室外作業或運動的人,容易出現中暑,嚴重的會引發熱射病,公眾要高度重視,正確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日常防暑 生活細節要記牢
“高溫天氣,要做好日常防護,調整生活習慣。”郝京提醒,要避免高溫時段外出,盡量將戶外活動安排在早晨或傍晚,避開10時至16時烈日時段。若外出,要佩戴遮陽帽、太陽鏡,使用防曬霜,并選擇淺色、寬松、透氣的棉麻衣服,利于散熱。
科學補水,少量多次,飲用白開水,每天飲水至少1.5升至2升。出汗較多時,可補充含電解質的飲品,如運動飲料或淡鹽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飲水導致電解質失衡。飲食宜清淡,可增加富含鉀的食物,如香蕉、豆類,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攝入,減少高油高糖食物攝入。
保證充足睡眠,午休時間不超過30分鐘;保持情緒穩定,可通過冥想、聽輕音樂等方式舒緩煩躁心情。
合理使用空調或電扇,避免室內外溫差過大,建議空調溫度不低于26℃,避免冷風直吹;定時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空調房內可用加濕器保持濕度,防止干燥。
中暑急救 快速降溫很重要
一旦中暑,如何急救快速降溫?郝京表示,要識別中暑先兆,若出現頭暈、口渴、多汗、注意力不集中或體溫略升,大于38℃,要立即轉移至陰涼處休息;用15℃至20℃的涼水擦拭皮膚,或用濕毛巾包裹冰袋置于頸部、腋下等血管豐富處,避免冰塊直接接觸皮膚。意識不清者,需側臥防誤吸,禁止喂水;意識清醒者,可少量補充水分。及時撥打急救電話,持續監測體溫,直至救援到達。
“老人、兒童及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需加強防護。”郝京特別提醒,這些特殊人群避免單獨外出,要穿著透氣、寬松衣服,家中常備體溫計監測體溫變化;戶外工作者,要定時休息,隨身攜帶防暑藥品,如藿香正氣水、風油精。
“可選擇中醫調理去火。”郝京提示,肝火旺,表現為眼干、易怒,可用金銀花5克、菊花3克煮水喝,按揉太沖穴;肺火旺,表現為咽痛、咳嗽,可用金銀花5克、百合5克煮水喝,按揉魚際穴;心火旺,表現為心煩、失眠,可用蓮子心泡水喝或飲用酸棗仁茶,按揉內關穴;濕熱體質者,可飲用荷梗陳皮山楂水,或煲五指毛桃茯苓湯,健脾祛濕。(記者 劉濤)
(責任編輯:探索)
- ·2025年國際大體聯足球世界杯會徽、口號、吉祥物正式發布
- ·我來助你!網易有道詞典筆X7亮相CES2025,用AI助推學生成才
- ·張朝陽都來體驗!九號公司亮相CES,聚焦智能短交通與服務機器人
- ·游戲直播界新寵,我不允許你錯過Shure MV6 USB游戲麥克風
- ·東西問|齊延平:回望古典思想雙峰 開啟人權新敘事
- ·CES探展長虹:中國“智”造有看點,國際范兒的長虹大不一樣!
- ·蘋果2025年首發新款Macbook Air:搭載M4處理器
- ·微博年度數碼大賞評選結果公布,vivo X200 Pro成最大贏家
- ·三部門調撥中央救災物資支持四川、甘肅、遼寧等地做好受災群眾安置救助工作
- ·BLACKLYTE逐夜亮相CES 2025,讓你的電競體驗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