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宣布:2026年,赢回中国
2001年,保時捷正式進入中國。
彼時,國內汽車市場還是一塊待開發的荒地。不過,憑借出色的產品力和高端的定位,保時捷很快就在中國站穩腳跟。
和其他外國品牌“以價換量”不同,保時捷并不單純追求銷量的增長,而是將全球標準引入國內,讓中國人也開上世界頂級跑車。
隨著中國經濟的起飛,保時捷的銷量也不斷增長,尤其是2015年-2023年,中國甚至超越歐洲和北美,成為保時捷在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不斷刷新銷售紀錄。
然而自2022年開始,保時捷的銷量開始連續下滑,除了丟掉“全球最大單一市場”的稱號外,還獲得“全球跌幅最大單一市場”的名號。
從數據上我們可以感受到,2022年,保時捷全年銷量9.33萬輛,2023年,這一數字降到了7.93萬輛,而2024年前三季度,中國保時捷的銷量僅為43280輛,同比下滑15%。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保時捷,勞斯萊斯、賓利、瑪莎拉蒂這些超豪華汽車品牌的銷量也在不同程度下跌,背后原因與減速的經濟有直接關系。
為了應對銷量下滑,保時捷中國采取縮減經銷商數量以及針對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的研發進行擴張,希望能打造符合中國消費者胃口的智能化保時捷。
甚至保時捷中國CEO喊出,2026年贏回中國市場的口號。
但是,國內汽車產業如此內卷,保時捷這種品牌在性價比方面毫無優勢。在燃油車時代,保時捷積累的性能、操控優勢,正在被中國造車新勢力們趕上甚至超越。真正留給這一豪華品牌的只有兩條路,一條降價促銷,另一條,在中國建廠生產,同時再降價促銷。
不過,按照保時捷一貫高傲的調性,想讓他們做出根本性改變,很難。
相關文章: